​馬拉威農耕計畫  420位農夫為慈善而耕

2024-05-09   | 朱秀蓮、袁亞棋
三天內,奇夸瓦部落共動員兩百多人次投入玉米收成。(圖:慈濟基金會)
非洲國家馬拉威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約有55%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加上天災不時降臨,導致民不聊生。然而,在這樣貧困煎逼的生活底下,仍阻擋不了他們發揮大愛的精神。  

奇夸瓦11部落總動員  370位農夫輪流耕種20公頃地
 
2024年1月6日高非酋長,帶著布蘭岱的農耕團南下60公里來到奇夸瓦,陪伴奇夸瓦部落村民開展農耕計畫。
 
馬拉威的奇夸瓦有11個小部落,部落酋長們感恩慈濟,從2022年持續關懷至今,在村民們共識之下,以一筆20公頃土地作為該農耕計畫的農地,以「慈善關懷自更生化」為目標,由慈濟提供種子500公斤玉米種子和250公斤的大豆種子,肥料和尿素各4,500公斤以及農具,讓部落居民耕種,收成作為慈善用途。 

 
關懷團隊與奇夸瓦農耕計畫志工的大合照。(圖:慈濟基金會)


奇夸瓦總人口數有760人,投入農耕計劃的村民共370人,幾乎是扣掉小孩和老人後,所有的人都投入此計畫。這塊地距離部落約10公里,村民們就輪流騎腳踏車來投入耕作。
 
4月15日,玉米可以收成了。布蘭岱農耕團隊30位志工團再度南下奇夸瓦參與收成。短短3天內,動員了兩百多人次投入其中,收成了21公噸的玉米,只留下5公噸在奇夸瓦慈善關懷使用,另外16噸回捐給慈濟做進一步的慈善規劃。

 
關懷團隊與奇夸瓦農耕計畫志工的大合照。(圖:慈濟基金會)


布蘭岱7部落  50農夫50塊地合計耕種20公頃
 
同樣的農耕計畫,在布蘭岱則是由7個部落的50位農夫,每位耕種約0.5公頃至1公頃的小型耕地,合計約20公頃的土地,由慈濟提供了500公斤玉米種子和250公斤大豆種子,期望農民能自力更生。
 
史黛拉52歲,2019年加入慈濟志工行列,她擁有1公頃土地,在一月份收到慈濟援助的10公斤玉米種子。因聖嬰現象缺雨,導致收成比預期的15包少,最後只收成了5包,仍然回捐2包50公斤的玉米給慈善使用。

 
五十二歲的史黛拉師姊在2019年成為志工。(圖:慈濟基金會)


六十歲的安妮也是2019年成為志工,她有1.5公頃的土地,雖只收成7包50公斤玉米粒,也回捐2包20公的斤玉米粒。「收成已經很不好了,你們又把玉米捐出來,這樣能生活嗎?」志工關懷問。
 
「我們已經很足夠了。因為如果沒有慈濟援助種子,我們將一無所有。因此我們抱持感恩心,回捐這份愛,希望能再幫助更多人。」史黛拉和安妮異口同聲表達了她們樂於回饋的感恩心。
 
連同布蘭岱回捐的5公噸,兩地共回饋了21公噸玉米,部落村民就如貧婆,即使一無所有,還是盡心想要去幫助比他們更需要的人。馬拉威愛的力量,令人讚歎。
 
(文:朱秀蓮、袁亞棋 馬拉威報導 2024/05/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