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志合一 甜心女深信笑容是力量

2018-12-03   | 陳誼謙
陳婷(左)經常把溫暖帶給周遭的人,其中一位王嘉苡(右)大學畢業後回到台北,跟著陳婷投入志工服務,參加每個月平安站送餐服務已三年。(照片提供:陳婷)

【基金會新聞稿】「今天是我出社會的第一天,我剛好要去面試。感謝你的靜思語安定了我的緊張與不安!」用一句好話,布施一個安心力量,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的陳婷「用心結好緣、有心布善種」,看見人間美善力量在人我之間傳揚。

所到之處展歡顏 關懷周遭純粹楊善

時下年輕人除了讀書、上班,假日大多是跟朋友去逛街、揪團遊玩,總是掛著甜美笑容的陳婷卻顛覆了這個印象。陳婷在高中時跑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大學時加入慈青做志工服務,大學畢業後,每個月「揪團」到人安基金會萬華平安站發放便當、陪爺爺奶奶聊天,這一號召,持續了六年……

熱情、喜歡交朋友的陳婷,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時,為了不浪費搭火車通勤的時間,經常主動跟鄰座的人聊天。有次和一位大姊姊聊天後,當時陳婷已加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離別前翻了背包只找到《慈濟月刊》,就跟大姊姊說月刊裡的「靜思語」是送她的小禮物。這位大姊姊之後傳訊息給陳婷:「今天是我出社會的第一天,我剛好要去面試,感謝你的靜思語安定了我的緊張與不安。」
陳婷平時也會帶動慈籃小朋友,引導生活中小細節注意的事情。(照片提供:陳婷)


自此,陳婷每天都帶著自製「靜思語」搖搖包在身上,以熱誠、開朗的笑容跟周圍的人互動。

陳婷的微笑,也把溫暖帶給身邊的人。有次陳婷在校園遇到一位不認識的學姊在哭,就上前拍拍她的肩膀,儘管學姊不理會,陳婷再拍拍她的肩,對方終於回頭問:「哎!你是誰呀?」陳婷問她怎麼了嗎?學姊才表達:「論文被教授退件,我知道該怎麼做,妹妹感謝你。」之後學姊跟著陳婷買兩杯咖啡送人,體會那種幫助人純粹的感動。

邀眾響應公益事 青年行善助世間愛

大學畢業後,陳婷沒有中斷助人的行動,陳婷在履歷表上的應徵條件是「每週三提早下班作環保」,讓老闆記憶深刻。原來,陳婷在高一時,因為對「環保」有莫名的熱情,自己跑到家裡附近的慈濟環保站做回收,陳婷開始帶環保餐具、邀約年輕人作回收,一直到現在,還沒三十歲的陳婷,人生已三分之一在環保站度過,她希望未來大家討論的不再是「世界末日」這四個字,而是「冰山重建」之類的。

陳婷的老闆在尾牙時,邀約同事做便當給人安基金會萬華平安站的寒士,有了慈濟委員身分的陳婷加入後,發送便當的服務從一年一次,變成每個月一次,便當也從無法回收的紙盒,變成可回收又素食的環保餐盒,後來萬華區慈濟志工也加入煮便當的行列。
陳婷(右)除了自己投入人安基金會萬華平安站送餐服務,也號召公司同仁一起響應。(照片提供:陳婷)


儘管陳婷已離開之前的公司,仍每個月邀約年輕人到萬華平安站發放便當,從一開始七十幾個,到現在每個月送出約一百多個便當,從餐盒整理、消毒、打餐,到發送便當、帶動活動,這群年輕人讓萬華平安站年輕了起來。

陳婷也很感恩作好事有這麼多人響應,有次原本預估號召五十位志工到平安站大掃除,沒想到來了七十多人,大家分成多條動線從清掃、整理物資、粉刷……儘管偶爾在移動櫥櫃時出現老鼠、蟑螂,尖叫聲此起彼落,年輕人持續完成手邊的工作,把平安站打掃得煥然一新,讓工作人員能為寒士提供更好的服務。

讓陳婷感受到善的循環,還有「捐髮」這一項。陳婷已捐髮三次,曾有一位慈濟志工看到陳婷的短髮,跑去抱她,原來這位慈濟志工罹癌做化療時收到慈濟的捐髮,因為真髮比假髮還自然、不易過敏,這位志工因感動而進入慈濟。

如今的陳婷在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的靜思人文上班,讀美術設計的她,也是出版多年的《靜思語》改版之設計團隊之一。陳婷始終相信年輕人都有一股助人的熱誠,只是沒有機會,因此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做環保、機構關懷,或是蘇迪勒颱風後到烏來清掃,透過臉書、Line,陳婷將年輕人的力量號召起來。

其中一位任職臺北慈濟醫院的王嘉苡,在讀慈濟大學時來精舍當志工,認識了當時還在精舍上班的陳婷,原本擔心回到臺北不知去哪裡當志工的王嘉苡,一畢業回到臺北就找陳婷報名當志工,也因為陳婷,更堅定了回到志業體服務的心,王嘉苡在12月1日(2018年)受證為慈濟委員。

陳婷期許自己能繼續堅持下去,邀約更多人投入志工服務行列,讓世界更美好。
平時跟著陳婷(右)投入志工服務的王嘉苡(左),今天(2018年)12月1日也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照片提供: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8/12/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