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緣珍法 悲智入群

2016-12-29   | 慈濟基金會
慈濟前往柬埔寨進行冬令發放,證嚴上人開示:「現在整個社會穩定下來了,都很期待慈濟人跟當地的慈善機構來會合,為窮困人付出。」
【證嚴上人12月28日三重歲末祝福上午場開示】
「今天(12/28)的受證就是我們一輩子的一大事因緣,因為受證只有一次,這一次完全與過去的人生不一樣,我們今天受證,就是下了決心,發大心、立大願,肯定自己未來方向,那就是人間菩薩道的方向,所以今天是定我們的終身大事,真的要很用心。」

證嚴上人12月28日在新北市慈濟三重志業園區,主持「慈濟授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為一百七十二位慈誠、委員、榮董授證。上人在感恩會中開示,不管過去人生歷經多少悲歡離合,從受證的這一天開始,人人了解佛陀出世人間的一大事因緣,積極在人間求法,盼能徹悟道理而成就佛道。

「人世間的道理,不只是人世間,天地宇宙,佛心、覺性與宇宙合為一體,(佛陀)體會到了人間就是苦,所以他向著人間說法,第一場第一句就是『苦,苦啊!』莫名其妙眾生為什麼有這麼多、這麼多的苦,佛陀很細心地發揮他的智慧,為我們眾生解說,『苦、集』都是集來了許許多多過去生中的習氣,帶來今生的因緣果報,讓我們能了解過去所造的因緣,帶來今生這一分緣的果,所以我們要清楚要明白,你要聞法才能體會。」

佛陀說法初宣苦 開權顯實在法華

上人每一次行腳,各地慈濟志工都會把「晨鐘起.薰法香」的聞法札記,陳列出來與大家分享,每一本札記裡工整的字跡,在在呈顯了志工們聞法的精進與用心,讓上人甚感欣慰與感動。

「過去將近四十年以上都是為眾生,四大志業都是因為慈濟人所有的愛心,點點滴滴讓它完成起來,每一個志業都已經穩定,從那一年開始,我就打從心裡下定決心,我開始要好好準備,要認真的為佛教,要把佛法真正的留下來。」

佛陀講經四十九年,在最後的七年裡,捨方便、重真實,轉而開始講述《法華經》,一直到涅槃的時刻,集成了《涅槃經》。

「這就是佛陀一生中心靈本懷的《法華經》,所有的妙法都隱藏在《法華經》裡面。其實佛陀時代,佛陀所說法的涵義,是兩千多年前傳來中國,一直一直都是這樣在翻譯,那個時候的時代,還是兩千多年前的社會背景,那個時候的人類思想對宗教的了解看法。可是佛陀所說的涵義,是充滿了科學觀,而且不管是科學、物理學、生理學、天文學……甚麼學都有,涵蓋在裡面。」

烽火遺雷寸步險 如今鋪愛濟苦難

佛法艮古恆新,能因應各個時代。上人期待人人能謹記慈悲為懷的道理,轉古為今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的普世價值,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拔除眾生苦難。上人提及12月24、25日,來自臺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共五十九位慈濟志工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展開發放大米的援助行動。

「看到柬埔寨就會想到一、二十年前,我們也曾經到柬埔寨去,那個時候是柬埔寨很動盪的時刻,我們去幫助他們的時候就是1994年,要到那裡去發放很不單純,救災團前面要有坦克車先開道,因為那個時候柬埔寨什麼最多?地雷多,土地上到處都是地雷,很多殘疾人沒有手、沒有腳,那是因為種田的人,不小心鋤頭鋤下去會碰到地雷,他們叫做蝴蝶雷,就像黑點一樣沒多大,但是鋪得滿地都是,一接觸就會炸起來……」

1994年柬埔寨連續三個月暴雨成災,全國計有十三省受災,柬埔寨政府透過中柬文經貿協會向慈濟尋求援助;同時十一月,慈濟勘災小組抵達重災區,緊急提供抽水馬達抽水,隨後進行大米發放,改善農民生活。

「有一次記憶很深的,想來也是很悲淒的故事──有一個家庭家境窮,就是天天沒有米下鍋,家中的主婦天天看到自己的孩子受餓、受飢寒,一家一共十三口,夫婦兩個生十一個孩子,孩子都還小,但是她忍不住天天聽孩子在叫餓,但是找不到東西給孩子吃,有一天她狠下心來,抓到兩、三條魚,她就把那兩、三條魚,煮魚湯裡面下毒,一家十二口通通死掉,只有一個小女孩差不多五、六歲,跑到外面去跟孩子伴玩,所以沒有吃到」

時間或許會沖淡一切,但這一幕幕人間苦難的景象,卻深深烙印在上人的心盤裡,遲遲揮散不去。將近二十年過去,慈濟志工再度踏上柬埔寨這片土地,為當地受水患影響的窮困人家,發放來自臺灣的愛心米。

「我們的賑災團昨天(12/27)晚上才抵達回來,這一回聽來充滿希望,現在整個社會穩定下來了,而且領導者的兒子也開始組織慈善團隊,他們也投入慈濟,期待慈濟能跟他們合作,不管是醫療、慈善,都很期待慈濟人跟當地的慈善機構來會合,為窮困人付出。」

輕膚柔抹傳敬誠 熱粥暖心溫發放

全球氣候極端異常,旱澇同存,冷熱相接。中國大陸正進入嚴寒冷冬,慈濟志工正陸續安排冬令發放,志工們在正式發放之前,都會進行家戶探訪,了解每一戶人家的生活環境,提供最需要且適切的物資與援助。

「我們臺灣慈濟人去了,就打電話回來跟常住師父說,『很感動、很感動』,現在大陸的師兄師姊們,很細心、很用心、很虔誠的心,充分的愛心,他們放下身段對待阿公阿嬤,總是那樣的柔和與愛,凌晨兩點多,三點還不到,他們就開始冒著風雪出門,開始香積去煮熱騰騰的粥……」

每次的發放活動,在志工們抵達發放活動現場之前,就可看見一大群遠道而來領取物資的鄉親們,瑟縮在冷風中等候。志工們體貼鄉親們急於領到物資的心情,並體恤他們在受寒的身體,在布置活動場地的同時,先奉上熱騰騰的食物,讓他們暖暖身,也溫暖他們的心。

「這就是法脈傳承,已經傳在當地,人人的那一分愛,看到老公公老婆婆那一雙手,很粗糙也裂開了,看到他們(大陸慈濟志工)也是拿凡士林的油,趕快把老公公和老婆婆的手牽來,輕輕地敷著抹著油,這麼輕柔的愛他、疼他,走不出來的(志工)到家裡去。這都是在大陸,一粒粒種子都已經成大樹了,愛的相傳,這就是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可以讓每一個國家、每一寸土地,都有這樣粒粒的種子成長。」

粒米含愛日月情 聞法心得宜珍惜

去年(2015年)慈濟五十周年,上人以「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祝福每一位慈濟志工,期望人人以誠之情誼,從臺灣發祥地開始,用愛鋪滿寸寸路,讓臺灣的愛與善廣披在全球。

「慈濟人出門,總是要去救濟苦難人,這九十幾個國家地區,是真的九十幾個國家地區,不是一個去三次就三個,有的國家是反覆、反覆地救濟,可見我們的愛,寸寸的愛鋪出多麼遙遠,多麼長的路呀!大家要了解這五十年,很紮實地步步寸寸愛鋪路走過來。」

五十年前,因為一念不忍之心,上人捨親棄俗,效法佛陀慈悲濟世的胸懷,行於菩薩道上。慈濟將屆滿五十一周年,上人以「修福,粒米藏日月;持慧,毫芒有乾坤」,藉此提醒人人要克勤克儉,小善也能積大福。

「大家要記得,那個時候精舍還沒有蓋,在地藏廟的那個時候,我們精舍師父、五六個弟子,米常常不夠吃,要跟人家借米,但是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藥師經》法會,《藥師經》誦完就是中午,要來領米的人,要給人家吃,都是用煮鹹粥。」

精舍早期生活困苦而儉樸,為了讓每一位來領取物資的鄉親,都能飽足一餐之後再回家,那一鍋粥經常是米少水多,掀開鍋蓋總能映照出藍天、高山、大樹……在克難的環境中,慈濟已經走過悠悠五十年。

「就是這樣克難中走過來,一直到現在(援助過)全球九十多個國家地區,不知道去發了多少白米、發了多少毛毯,很多囉……五十年了,師父這幾年一直重視講經,期待有辦法把《法華經》說完,能不能說完?我不知道,盡心力講。但是看到大家筆記下來,我一直交待,每一本筆記簿都不要丟掉,以後結集起來,或是有人整理一下,這個聞法札記要留存下來,將來這部經成冊,這些札記也可以見證你們聽法的心得,所以這應該長長久久,將來要流傳下去。」

修福持慧聞法起 勤行善道悲智運

修福之餘,修慧同樣重要。道理本是看不到,也摸不著,可是力量不可小覷,就如合抱之木,也是從一顆種子落土,經過陽光、空氣、水的培育之後,才能深根茁壯,長成大樹。

「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的根要深廣,這一棵樹就可以變成合抱之樹,會更廣、更大,這就是因,這就是種子,這就是從毫芒而來。我們人生的道理也是一樣,智慧要從這裡開始,要從道,聞法道理開始,大家現在要精進,修福需要,但是聞法持慧也很重要。」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今年(2016年),慈濟宗門已立,靜思法脈正傳,以花蓮靜思精舍作為法的出發點,需要每一位慈濟人用心傳承。

「靜思起點的道場在花蓮,花蓮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精神,法的家,所以大家要很親。而且這個法,我們的家規就傳在宗門裡,宗門人間路,經就是道,所以叫做『法脈勤行道』,修行者在宗門裡,靜思精舍就是要以佛陀的教育,依教修行,所以叫做『勤行道』,從經典這樣而來。再說白一點,道就是路,精神理念要傳給在家居士菩薩,你們要在普天之下,條條道路,條條菩薩道,人間的道路,就要取之社會,用於社會,為天下蒼生而付出,這就要天下人人去做。」

修行就是要入群中,懷抱「悲智雙運」的精神,啟發人人的愛心與覺性,為人群、為社會、為天下眾生而付出,從而廣傳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我們大家要古往今來,一直讓法脈再傳下去,同樣都是要我們,我還有你、還有他,我們這一念信心永恆的傳下去,期待大家要珍惜把握當下,才能傳於未來。」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