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善覺性 擔籮無量

2018-01-2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期許,「我們大家一同,不要被自己的年齡約束,我們要開放出來,佛陀說,壽無量,就是覺性無量,所以不要一直想我現在幾歲,要想還有多少力,我們付出,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成長慧命,這才是我們的目標,只要用心,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攝影者:龍艷婷)
【證嚴上人1月28日臺中歲末祝福開示】
「我們(臺中)靜思堂裡每一個空間的菩薩們,還有在花蓮靜思堂的慈青菩薩們,雖然有一點距離,可是(網路連線)也是同時同步。慈青有大陸,也有臺灣、馬來西亞……他們在大學裡,有緣共一個方向、理想,走入慈濟,同樣都是關懷天下事,因為慈濟這個團體,不是進來唱唱跳跳同樂一下,走進慈濟來,要發心立願,大家都要有共同承擔,挑天下米籮的志願。」

1月28日,證嚴上人行腳至臺中靜思堂主持授證典禮暨歲末祝福感恩會,在花蓮靜思堂參加慈青幹部薪傳營的學員也透過網路同步參與盛會。上人藉此強調透過教育讓愛向下扎根,以及恆持初衷的重要,如此才能成就有承擔的人間菩薩,挑起天下的米籮。

薪傳不息善循環 教育有禮好品德

社會的希望在孩子,然而許多年輕人心性未定,很容易因為同儕或社會潮流的影響,改變了單純的心志。曾經,上人也對此心生感慨,並向著朝自己發願的慈青說:「囝仔心多變啊!」輕輕一句如當頭棒喝,讓往後的慈青引以為戒,紛紛發願「會再回來」。

「所以『你的孩子回來了』,就是他們和我的密碼。這都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一屆屆的畢業投入社會,經過了歷練,不離開慈濟,總是見習培訓,就會來受證。看到了,上個月學姊學長們,每一屆的薪傳,叫作薪傳營,每一年都在傳心,每一年學長的成長,經驗的輔導,這都是生生不息,我們的希望。」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在臺中靜思堂會場中也有數十位認同慈濟教育理念的校長、主任,他們除了重視學生的課業,也用心在人品道德的傳授。

「人的希望在教育,看到校長們都能理解,校風建立,大家合和互協,孩子受教就有希望。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支持老師,每一次學校的系統(慈濟教育志業體)有了家長,我都會跟家長們說要支持老師,不是去管學校,是要去護學校,這才是正確的方向。現在辦校很不簡單,能這樣辦學才真有希望。」

聚善串愛能弭仇 展愛重啟心希望

「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是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而慈濟能在全球串連起日不落的大愛網絡,靠的是各行各業,跨宗教、種族、國界的善心匯聚。

「我們的《大藏經》,不是經典的誦經,是為人間所寫下來的歷史,為時代的見證。過去一年,我們可以看到國際間的災難偏多,四大不調和,受災受難人偏多。所以我們期待著,盼望有人來幫助;平安的地方,我們更期待人人發出一分愛心。所以,需要大愛,大愛就是要點點滴滴來累積,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小小的力量,集中起來,也是很大的力量!」

在《2017年慈濟大藏經》的全球慈善足跡中,國際難民援助最是能展現世界愛心凝聚的成果。

「不只在約旦,還有土耳其、塞爾維亞,多少萬人啊!所以我們從臺灣呼籲起來,開始辦了大愛心蓮音樂會,全球不分貧與富,剛才大家也有看到,非洲也在啟動種菜義賣,也看到了世界最窮困的海地,有一位神父在做勸募,幾分錢、幾角銀,他們不分點滴的愛心匯聚起來,這滴水入大海,都是永遠不乾枯的一滴水,很窮很窮,他們也是富有愛心,我都很感動。」

在土耳其,上人期待滿納海學校的難民兒童在接受教育時,能感受到全世界對他們的愛,消弭心裡的仇恨。也因此當他們聽聞2016年臺灣臺東受尼伯特颱風重創或其他國際重大天災時,都願意將將珍貴的零錢投入竹筒,同時也透過祈禱,將祝福傳送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所以校長們也可以動員學校,讓他們感受普天之下,有這麼多人愛他,也期待臺灣的愛不要斷掉,他們在那裡很可愛的,愛的存款,零錢都會匯聚在竹筒,美國的哈維颶風,他們也不缺席,同樣也是投竹筒要幫助美國,雖然過去,但是慈濟在呼籲,還是要感恩心也要付出,還有墨西哥的災難,同樣也是全球動員,每一個,哪一個國家有災難,慈濟一呼,就是全球人的愛心的會同。」

不輕點滴聚小善 聞善跟進能造福

細數2017年的點滴,雖然四大不調,災禍頻傳,但也能從慈濟人的付出中,看到人性互愛的光輝,讓上人心中滿是感動與感恩。

「像是大前天在臺北,我走進大同環保站,他們很開心,聚了一團人在那裡,有一群阿嬤,他們搓芋圓,匯集了二十萬元,五、六個人帶來師父面前,就跟師父說:『師父,現在天下災難這麼多,我們要救,這是我們這幾個搓芋圓,累積下來的錢。』看,是二十萬啊,所以不要小看這樣的點滴累積,他們也聚集了二十萬。」

上人又舉菲律賓一位遭逢水災的小女孩為例,她自己的文具都被水沖走了,但卻將報佳音得來的五十塊菲幣交給慈濟人,表明她也要參與救濟。當慈濟人接過前後,小女孩開心地跳起來,說道:「我也做到了。」

「這總是不要輕視點滴,不管是大力小利,都是愛的能量,所以今年的,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的確,年齡不分老少,總是愛的能量匯聚起來。看看我們花蓮的慈青,他們在那裡薪傳營,期待他們聽到,有大陸幾個省的孩子,很善良,很優秀,還有臺灣的慈青,還有學長們的陪伴,還有馬來西亞的慈青很精進,這都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壽量銀行續長情 再度精進增慧命

青年志工發願護著大地,挑起天下米籮,上人也要年長的志工不認老,將五十歲存入「壽量五十儲存庫(壽量銀行)」,持續精進慧命,同時傳承經驗,帶動後進。

「大家都知道師父開了一個『壽量銀行』,師父是第一個報名,我也是三十出頭,這個時候,才是功德會成立的第二、三年的時間,那個時候正是在克難中承擔了這樣的米籮,這時候還要再度提起那個時候的精神,也要提起身來,不然我稍微再駝一下,如果又想到就趕快挺一下,但願還是挺身,還是三十出頭的年齡,開始要再挑起了更重的。」

上人續言:「我們大家一同,不要被自己的年齡約束,我們要開放出來,佛陀說,壽無量,就是覺性無量,所以不要一直想我現在幾歲,要想還有多少力,我們付出,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成長慧命,這才是我們的目標,只要用心,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