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米日月 風雨無悔
2019-11-21 | 慈濟基金會「時間真的是無情,不過人間覺有情,是覺有情,師徒結緣。慈濟幾年了?五十四年。是從一個小木屋,黑黑的、小小的、簡陋的那一個小木屋,師父在那裡半年的時間,大自然的一個颱風,風雨把我拉出來,從此那間小木屋,我再也無法再進去……」
2019年11月20日,證嚴上人行腳來到新店靜思堂,於慈誠委員授證暨歲末祝福中帶領大眾回溯慈濟源頭,點點滴滴都是上人與弟子胼手胝足中,自力更生還要推動濟世宏願。
風雨飄搖人堅定 走出小屋向眾生
1963年,上人在臺北受三壇大戒、皈依印順導師慈座,5月返花後,在秀林鄉普明寺後方不遠處,得許聰敏老居士之助而建一小木屋閉門潛修《法華經》。現今小木屋雖已不復存,但上人的記憶卻仍相當清晰。
「那一年(1963年)的颱風。因為一個那麼開闊的地方,只有那一棟孤屋,許老居士不安心,所以還有電力公司一位處長的媽媽也來住在外面,地藏菩薩(普明寺)外面,他媽媽在那就是要在後面照顧我。所以她(處長媽媽)就說:『兒子要用車來載我,你要跟我出去。』所以我就跟她出去,等到風雨過了再回來。」
上人回憶當時的場景,直言是不可思議。
「那時候風雨很大,(小木屋)旁邊還有矮矮的竹子圍著,風很大,出來回頭一看,那個矮籬笆,北風來倒一面了,整個倒下去;奇怪的是,(另一陣風吹來)牆圍又站正回來了。老居士的太太,許老太太說:『天,菩薩要給你住,可惜人不准。』她說,這個地方是委員會的主意(要拆),現在颱風來,風若吹不倒,一人一根竹竿就能將它壓倒。她說有人這麼講,我就站在那躊躇,所以就沒跑進去小木屋。」
胼手胝足磨手皮 自力更生還度人
種種因緣下,上人看見的東部人民生活艱困,連醫療都沒有保障,堅持要留在花蓮推動濟貧工作。而常常來聽上人講法的老居士們,也以各種方式投入,幫忙推動濟貧教富的工作。
「那時候,三、四個(常住)才一個出家,德慈一個出家,其他的都是在(幫忙)打工。德融是媽媽帶來交給師父,說『我這個女兒跟師父修行,她有一技之長,會鉤毛衣。』所以織毛衣來維持,有夠嗎?不夠!因為我們開始,功德會要成立,會員要來,人總是這樣不夠,慈濟人要跟師父修行的人要做工。」
上人細數當年依靠「竹筒歲月」之外,其實靜思精舍每一個人都要工作來存濟貧所需,每一項手工都是「磨手皮」。
「糊過水泥袋。早期的水泥袋,一包水泥四、五層的牛皮紙。那麼去撿來,牛皮紙拆開,最髒的把它剪掉;裡面還有三、四張,把它裁一裁,賣給人家去裝飼料;最上面那一張再給人家裝五金,所以曾經一層一層拆、一張一張糊,這樣糊過來了。」
除了拆水泥袋來再製紙袋,上人還親自帶領弟子們縫嬰兒鞋、種稻。
「那鞋子一雙一雙,那時候還有兩、三位老菩薩在跟我,所以六個人六雙鞋,我是負責滾邊,每雙鞋都經過我的手滾邊,那時手還很靈巧,車(縫)得很漂亮。現在連摸都沒辦法了……想起了五、六十年前,是這樣組織出來的,一直這樣一路一路的走,步步踏實,從來沒有空踏過的時候。」
一粒米中藏日月 半升鍋裡煮山河
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辦,是現今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前身,儘管當時還沒有籌建靜思精舍,上人就借用普明寺的空地進行發放,並籌米來煮粥飯,讓來領物資的貧苦民眾能吃一餐再離開。
「看到那間黑黑的木屋,前面一口鍋,那時候我就覺得,這要走過來很困難。『一粒米中藏日月』,沒米,就要跟這間地藏廟的廟公借米,何其不容易啊!那個時候我就說,一粒米來得不容易啊!那粒米從種子耕田,從農夫顧、插秧、顧水到它挺穗,很不簡單。它要幾百天才能夠收割稻子,尤其是我們的手裡不簡單,所以叫做『一粒米中藏日月』。」
一句成語「僧多粥少」,但當年上人請弟子們煮粥,是為了給貧苦人吃,來的窮人很多,米卻仍只有一點點,怎麼辦?
「若到(農曆)每月二十四藥師法會(進行發放),鍋裡的米很少很少,煮鹹粥,水很多很多;如果有人跟我說,『師父今天有更多人來。』我說,『再加水,不加米再加水。』你們有看到那張照片,小木屋外面大樹下一口鍋子,那口鍋子在下米煮,米和水淨淨的,如果探頭看,可以看到自己、可以看到樹、可以看到山,所以我說『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
訪貧車陷眾人推 經典畫面上人留
看著慈濟歷史照片,上人進行了一場「回眸來時路」,提到負責記錄慈濟歷史的第一個「人文真善美志工」。
「我們看到樹下的影(像),那就是地藏菩薩(普明寺)旁邊的角落,我曾在這顆樹……其實真善美不是你們頭一個,是我,我(拍過)兩張照片,現在真的是很珍貴,我那兩張照片,現在看起來比你們照的還更漂亮。」
當年,有人贈予一台相機用作記錄之用,上人曾試拍兩張,成為慈濟歷史經典畫面。
「那個時候我不會用(相機),剛好看到兩隻鳥,貓在那邊玩,我就鏡頭拍一下照起來,很漂亮。你們現在(看到)一臺車在推,那是我照的。這在鳳林,叫做六階鼻,在這個地方,車陷在溪底,我下來就這樣把它照起來,一些娘子軍、小螞蟻脫鞋在那溪底推一臺車。」
當年的經典影像,顯示了慈濟人眾志成城的精神,從半世紀之前一路走來,始終不變。
「慈濟人歷史到現在,各位菩薩,慈濟路不好走、很克難。(我)自不量力,覺得方向在那裡,『為佛教,為眾生』,眾生在苦難,菩薩要開門,還要鋪路開道——這條路不好開,要讓它平坦更困難;路要讓它大條,要更多人,天下救蒼生。現在豈止只有萬多人而已,光大臺北兩萬多的委員、慈誠,現在是幾百萬人(慈濟會員)擔米籮救天下人。」
紙薄物豐情意摯 半世一生不後悔
「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代表的是慈濟克難為人的精神,也是傳達慈濟所致贈的每一份濟貧救難的物資,都包含著綿長的祝福情意。2019年3月,中國大陸青海自治區傳出雪災,青海與四川慈濟志工承擔起勘災、賑災重責,他們是繼1996年的慈濟從臺灣派遣賑災團後,再一次援助玉樹藏族自治州。
「二十三年前,我們去到了玉樹,很高,四、五千公尺,空氣稀薄,去到那裡,高山症的人走不到。丁榮,臺北(慈濟志工)郭丁榮去到那裡就高山症,血壓高很受不了,王端正副總很勇敢,你看他弱弱的,都他帶隊上去的;第一次去的時候,很震撼,那小孩、大人頭髮都是成團,很像那個鳥巢,摸起來硬硬的像鐵絲,因為他們沒有水洗,風沙很厚,所以大人小孩都一樣。那一年是雪災,我們去救災,去的時候看到他們,大家來領米,還給他現金。」
1996年青海玉樹州雪災,慈濟兩度派團進行勘災與發放,除了提供急難金,還有當地藏民的主糧青稞。這份情意,當地純樸的藏民許多仍緬懷至今,當今年(2019年)青海慈濟志工再度造訪,就有一位長者阿拉,拿出當年的發放憑證與上人慰問信,保存得相當仔細與完好。
「我們(1996年)發放的時候,很尊重的,我寫一封信慰問、安慰他,他這一封信把它放在佛龕裡。這回他們去,王副總有拿回精舍給我看,這封信,已經紙都脆了,我把它打開來看,還要小心翼翼,怕展開會散掉……」
歲月如織,發放的物資早已不存,但誠摯的情誼卻跨越時間一直綿延下來。上人看到這封信,心中相當感恩。
「看到二十三年前的感恩心情還留在,所以法喜充滿。這就是說,我們五十四年的現代到五十四年前,師父要走出來,『半升鍋裡煮山河,一粒米中藏日月』,這一粒米中,可以很豐富,無數無數米這樣送到那裡去,他們的鍋子掀開香噴噴的米飯;和師父當時,很多的水和很少的米不同了。所以心回顧起來,莫忘那一年,很扎實、很安慰,此生無悔!這一生師父沒有後悔過,這話還是跟大家說,相信各位,師父也跟你們說過,『做慈濟讓你一生不後悔。』你有聽到嗎?有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