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啟善 會愛全球
2021-11-07 | 慈濟基金會「歲末祝福就是告訴我們新年快到了,舊的一年快要過去了,所以我們要送過去、要迎未來。我常常都說,我每天在分秒鐘,每一秒鐘要很謹慎地送它平安過去。感恩現在的平安,平安很重要。」
以感恩送走過去,是證嚴上人每逢歲末年終都要提醒大眾的叮嚀。在11月6日新北市新店靜思堂所舉辦的歲末祝福中,上人提起慈濟慈善的起源,並感恩全球慈濟人在新冠肺炎蔓延將近兩年的日子之中,仍持續在各自的國家地區與社區之中濟貧扶困,為個人與社會植善造福。
不捨病苦無所依 克難慈善難中行
在歲末祝福活動所播放影片之中,可以看見在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的初期,證嚴上人親自帶領委員訪貧。而當時個案所受的貧病之苦,上人仍記憶深刻。
「看到了苦啊,人生真是那樣苦嗎?那樣的生活,那樣的房屋是人住的嗎?但是我真正地腳踏進去了,彎著腰在那黑暗的小房屋,破爛的草茅裡,看見了一個人躺在床舖上,小小的一張床,他躺在那裡,我進去了裡面都黑了。」
上人回憶當時,茅草屋裡又暗又黑,待擰開了電燈泡微弱的光線,所見的場景令人不敢置信。
「這看到這麼小一個板床裡,躺的是一個(人),有一隻老鼠在啃他的腳,裡面很臭很髒。看到老鼠不怕人,我們人進去了,牠還是在那一隻腳啃著,看了真的是很震撼。我們就趕快伸手靠近,老鼠悠哉悠哉離開了。我們就問他:『老鼠在啃你的腳,你不知道嗎?』他就說了:『師父,我只有頭殼活的,我其他的都死了,全身都不會動了。』」
這個慈善個案遭遇工傷意外,身體被木材壓傷導致癱瘓。上人不捨男子的生活淪落,連老鼠齧咬腳指都無法知覺,因此列入長期照顧。
「這個個案,從他受傷提報給慈濟,也是慈濟接案要送醫的一個很嚴重的個案,那個時候慈濟人沒有錢,但是生命是要救,不管怎麼樣接來了。送醫了,醫師就宣告,可能連命都救不回,但是不忍心,他還有氣、還有呼吸。那個時候還是克難慈濟功德會,我們就同樣接了。想,接來才來想辦法呼籲大家用心、用愛來付出。」
教富濟貧蘊善風 大愛共伴同扶弱
從以前到現在,慈濟在上人的帶領下,所承擔的工作並非先評估成本效益,但濟貧需要資金,所需的開支都仰賴志工進行勸募。
「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來呼籲,人人點滴點滴來付出,也許累積了,遇到了有因緣,我們要及時幫助,不只是一回的幫助,還要設立了委員,委員要居家關懷。所以,我們現在委員的組織,每三個月復查一次。現在都是這樣開新的個案,了解他家庭的情況,所以有急難救助,有中期幫忙,也有長期的照顧,這都是在幾十年來,一步一步不斷地改善,不斷地想方設法,能長期照顧好這一群孤老殘疾,無依靠的人,讓慈濟人好好地照顧他。」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上仍有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早年上人推動慈善,除了濟貧,更希望教富,啟發人人的愛心,才能讓慈善永續。
「最近幾年來,我們的社會福利提高了,政府社工員也都很認真,走入了社區去關懷,那樣長者關懷,這做得很好。但是再怎麼好,都無法長期去關懷。所以,慈濟人還是保持的這社區的照顧,老人、病苦的人,我們還定期的去關懷。所以說來,慈濟人的方向,所造福方向真的是功德多。幾十年來,大家一心一志向前走,在社會引起了善的方向,很感恩,這就是在臺灣,很多的慈善機構現在也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也有,都是會合起來,有慈善的基金在為貧窮苦難人在付出。」
會天下善齊紓困 宗教大愛跨藩離
慈濟會合天下善士之力,為每個時代的需要而付出。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開始現跡,將近兩年的時間已經奪走數百萬計的人命。而各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在各自回應當地需求,施行紓困、救濟持續不斷。
「剛剛畫面上看到神父、修女、還有伊斯蘭教長老等等,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信仰,在愛心的付出是不分別的,同樣是人類。今年(2021年)這一波疫情是全球,不管是貧富都無差別,一旦感染都是很惶恐,所以不能安定人心,慈濟每一個國家都開始啟動,如何安定人心,要如何安住生活。因為這一波影響到了很多商業、工業,平常靠工資生活,今天有去打工,今天家庭有飯吃;今天沒工作,就沒有米可以下鍋,真的這樣的苦難人很多。」
菩薩聞聲而救苦,這一波疫情之中,各地慈濟分會、志工都會接獲許多提報,而不管是發放、紓困方案,或是提供醫療防護用品等,志工總是無所求地付出。
「泰國在這幾個月來,日日都在發放,慈濟人都幫他們送到家,不能走進,每一個窮困家庭,他的門口就放一張椅子,表示他的家有困難,慈濟人就把食物、營養品送到他家的門口,放在椅子上,家裡的人在門內向著門外的慈濟人互相彎腰、感恩。救人的人感恩,被救的人也感恩,被救的人感恩把物資送到我的門口來救命,感恩;門外的慈濟人向門內的人也是合掌、彎腰、感恩,立志為行菩薩道,因為有苦難眾生,才有菩薩道可行。」
聞聲救苦憑一念 盤點生命心無悔
慈濟志工付出還要說感恩,因為行善布施並非是身分階級的特權,而是有心付出的人,創造自我生命的價值。
「很多的慈濟人分布在國際的每一個點,就是一樣在做。有錢人的大企業家,也是一樣跟貧窮苦難,他們也發心要救人。所以說來,愛心不分貧富,他願意出力,拿到需要人的家裡去,那一分的法喜,真誠的歡喜叫做『法喜』。人間慈善的方法,有錢的人願意付出,做出人間很有價值的,回歸到自己的生命,就是生命價值。」
上人提醒大眾,人人都應檢視、盤點自己的生命,過去曾經所付出的法喜,切莫輕易丟失。
「最近我都一直在跟慈濟人說:『盤點生命價值。』很資深的菩薩,都可以再回憶一下,把我們的記憶,不要讓它睡著,要把它叫醒。回憶一下,我們在哪一年?什麼因緣?走入慈濟,付出無所求,一路走來都是感恩,感恩,這不是菩薩做不到,這麼長的時間沒有間斷過。」
慈濟委員跟隨上人,慈善從社區走向全球,五十五年來許多困難都用信心、毅力、勇氣克服難關。上人提起1991年中國大陸華東大水災的賑濟,當時兩岸已隔閡多年,要發起大規模的勸募、大規模的賑濟工作,談何容易。
「這幾天看見在那個時候勇於承擔,從臺灣到大陸去做採購,去請軍方、政府來幫助,翻山越嶺,浩盪長的車隊,還有紅綠燈都可以不停,到處一排過去,都是暢通無阻,因為前面有軍車在開道。這都是慈濟人點點滴滴匯合起來,人人的愛心力量組合起來,可以翻山越嶺,還要渡海過河——這都是二、三十年前曾經有過,那個時候慈濟還是沒有錢,但是有膽量,總是憨膽,先說,做了,做就對了,開始才來呼籲。我相信人人有愛,相信自己無私,點滴都無私,無漏掉,所以取得人人的信心,愛的能量再付出。」
醫護前線守疫關 捨小為大勇承擔
勇於承擔,為眾生的苦難付出,五十五年前如此,三十年前也一樣,至今仍沒有改變。上人提起這一次慈濟採購BNT新冠肺炎疫苗,五百萬劑需新台幣數十億元。
「這一波,我看見臺灣的愛,開始要疫苗,要先好好的穩定臺灣,讓臺灣平安。總是預防勝於治療,所以起一個動念,我就說要買疫苗,這一呼籲,我也不知道要多少錢?原來五百萬劑那就是要幾十億喔!尤其是現在,不只是每一劑貴,而且等不到貨源,我們在這國外慈濟人,他們都要去交涉、去打通、排隊,讓我們能早日得到這樣的疫苗;還要進來;還要這林林總總、關關卡卡都很不簡單。」
上人感恩慈濟人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謹守愛與善的本分。而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日夜勤勞,守護生命。
「這醫療、醫護人員是站在了這樣疫情第一關,所以我很感恩,感恩有這麼多好醫師。每天早上,只要我在臺北新店,我們的大醫王一大早都會來分享,那在門診、在急診、在病房裡,如何用愛照顧好怎麼多的社會群眾。每一天聽,很捨不得,他們很辛苦,而且護士、醫師這一段時間都不能回家。」
不只是慈濟醫療體系,上人感念這一群醫護人員為了照顧病人,也為了保護家人,必須與家中孩子分隔。
「有(人)的孩子很小,會想念媽媽,那電話跟媽媽呼叫,有的是阿嬤帶來隔著厚厚的玻璃,孩子的手搭在玻璃的那一邊;媽媽手也搭在玻璃的這一邊,母子相會,孩子在玻璃的那一邊呼叫著:『媽媽,回家了。』『媽媽,不要再上班了。』媽媽還是在玻璃跟孩子手搭著手,『媽媽要顧很多人,現在還不能回家。』聽到她們母子對話,實在是也很心疼、很捨不得。」
竹筒歲月念念善 點滴造福益群生
大時代裡,許多人善盡職責,不管是守護健康或守護愛心慧命,都是社會的進步與他人的福祉而堅持。
「我很感恩,感恩這一群醫護人員,他們奉獻,我就會跟他們說:『要守志奉道。你們當初的志願,所選擇的護理;當初的志願要選擇醫師,所以要守志,這樣的志願你們要守好,這個時候才是要發揮你們的志願良能,所以要守好守志、要奉道,你們的醫道,這個時候要守好這一條道路堅持的走下去,這是生命的可貴。』這都是要跟醫護菩薩說的話。」
不只是醫護人員堅守崗位,長年以來為愛付出的慈濟人,也為社會愛心永續,持續勸募勸善,如同早年「竹筒歲月」,五毛錢也可以救人。
「我都一直一直,天天都在說:『我們要知福;我們要感恩;我們要多造福啊!』這樣的天天發心立願,所以我們的竹筒,期待人人家庭都一個竹筒,天天哪怕是五毛錢,五角、一塊錢、五塊錢,只要有零錢這摸到了,就放下就是發願,發願這就是要救人——當你每天一念要救人,那就是福,要助人就是福,幫助苦難人,這都是有心造福的人。」
福地福人居,上人期待社會人人都能理解「平安最大福」的道理,而這只需要天天發一念善心,日日身行好事。
「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有人氣,人要什麼氣呀?造福、善念,這就是人善福氣,人的善心造福,那這一股氣,那自然人間平安。所以說,很期待人人發起一念心,自己一念善,自己身體力行,還要再呼籲其它的親朋好友,好事多做,才會福氣凝聚,保護臺灣永遠平安、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