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慈善援助原則與效應

慈濟基金會於1991年因孟加拉水患展開國際賑災行動,同年中國大陸華東水患,證嚴上人呼籲全臺志工為流離失所的災民募心募愛、寒冬送暖,短中長期的援助計畫,落實物資發放、建房、希望工程等目標,並在行動中奠下以「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的賑災原則。時至今日,累積海外賑災經驗已逾二十年的慈濟,慈善足跡遍及全球逾八十個國家,尤其以2013年的菲律賓海燕風災,於勘災評估、援助方式、中長期計畫的作法上,均創下慈濟賑災史上許多的第一次。

回顧賑災歷程,證嚴上人透過網路視訊,每日與前線勘災志工連線,第一時間給予指導、表達關懷,其後獨魯萬市的第一次毛毯、祝福金發放,更是首次以網路現場連線轉播發放現場的畫面,現代科技於勘災、救災的運用,於此次行動中成為一大關鍵。

科技除展現在訊息通訊上,也在運用在急難期的物資使用上,除了環保毛毯,火箭爐、太陽能板、Q-water淨水器以PP板為材質之簡易教室,皆是科技與慈濟賑災智慧的結合,讓賑災行動能快速地提供熱食、淨水與臨時安置教室。而PP板簡易屋、福慧床,也是經研發後,首次使用於賑災行動中。

物資還需人力動員,來自十三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總計逾六千多人次前往災區投入人道救援工作,而當地災民在兩個月內即有近三十萬人次投入以工賑災,人力動員規模之巨,抑是前所未有。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至今萊特省災區奧莫克、獨魯萬、帕洛仍有志工投入中長期重建工作,估計將援建三千間簡易屋。於此期間志工持續帶動善的循環,以「竹筒歲月」讓手心向上者也能手心向下,而此身分的翻轉,幫助一時受災的災民走出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