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融一石 人間光明大愛

2017-09-09   | 慈濟基金會
臺東市光明國小常有附近居民入校運動、泡茶,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就如同社區居民的第二個家。(攝影者:蕭寂興,地點:臺東,日期:2017/08/08)
臺東市光明國小成立於1947年,起初是私立臺灣糖業公司臺東糖廠員工子弟小學,1968年奉令交由臺東縣政府管理,擴大招收學區孩童。多年來,校園就如同社區居民的第二個家。閒暇時,附近社區的居民常到校園內運動、聚會泡茶,就可感受到這股洋溢於社區、校園的濃密情感。

不分校內外 人人一條心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校地太小、活動空間有限,加上老舊校舍由磚塊堆建而成,守護師生五十年,禁不住時間考驗,油漆水泥剝落嚴重,校方限於經費,僅請包商以鋼筋鐵片補修牆角接縫,年久生鏽,不堪使用。
光明國小校園緊密凝聚校園師生與社區居民的情感。(攝影者:蕭寂興,地點:臺東,日期:2017/08/08)


慈濟基金會本於守護光明國小師生安全、防災減災的慈善理念,邀請各方會勘評估後建造堅固校舍,也在校園與社區之間建構一個堅強的情感堡壘。從2016年2月動土後,臺東慈濟志工善用環境的教育功能,入校推動「靜思語彩繪圍籬」,一起與師生拿起彩筆塗塗畫畫,帶給孩子一個正向的生命與品格教育,讓校園生活處處都能學習,並透過人文教育活動,邀約附近居民參與,緊密凝聚校園師生與社區居民的情感。

這股人人引發的善效應也呈現在2017年3月25日的落成典禮中。自動土以來的一年內,光明國小師生人人日存一元,把愛心投入竹筒,希望一起匯聚點滴愛心,在落成啟用時捐出。這一天,社區居民熱鬧搬演車鼓陣、臺東慈濟志工準備好吃的湯圓,也一起與師生迎接光明的未來。

建築設計說明 

整體建築規劃希望能達到與社區環境共享的目的,並降低對當地環境的衝擊,改善對鄰接現有建物的干擾,因此計畫上將建物配置於基地的東北方,以劃出與鄰近大樓間的開放空間,使校園空間與社區更加緊密結合,共享空間環境。
光明國小3D模擬透視圖(圖片由委任建築師曾瑞宏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在尊重現有建築及景觀的思考下,試圖以友善的「置入模式」,建築物採取退讓的做法,框圍出緩衝的開放空間,並且創造出能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關係。

延續校園既有的軸線,藉由量體配置的調整,重新界定於圍塑校園的開放空間。使建物量體與戶外空間的關係更加緊密與多元性,進而產生「多面向的呼應」,將建築物、景觀與社區做三度空間的串聯,並藉此產生一個「聚焦」的效果,型塑校園的場域核心與師生記憶。

校舍外觀以樸實的色彩為基調,加上造型欄杆的活潑點綴,期待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沉澱心靈,並且心無旁鶩、專注學習,課餘活動時也不失活潑好動與純真自然的天性。

另外也從設備減量的設計思考出發,在節能的考慮上,利用深遮陽、挑高斜面屋頂來阻隔過度的日曬;二樓走廊與教室兩片屋頂分開設計除爭取採光面積外,並增加自然換氣與通風導流的效率,期待建築物本身得以最低的能源,創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

委任建築師:曾瑞宏建築師事務所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