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禮物】多用腦筋 不要傷腦筋

2013-05-07   | 林聖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生理檢查室主任
(攝影者:林炎煌)
近年來,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我最近到臺北或國外參加一些會議後,有些感觸,想跟大家分享。

失智症解秘 期待預防機制

失智症是我們要對抗的疾病,也是人類老化後不可避免的狀況。不過有好消息,從影像中,我們知道失智症是因為類澱粉的沉積,沉積在腦部裡。

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到,在我們還沒有失智之前的十年到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之前,就可以從腦部的影像,看出有沒有類澱粉的沉積。也就是說,以後有機會在發生失智症之前的二十年,可以預先知道,然後做處理、預防。

現在全世界的藥廠都在做一些疫苗,希望能夠把這個類澱粉移除,不過大概要再五年或十年之後,這個藥物才有可能成功。

失智症照顧 忌從頭到尾同一種態度

那我們要怎麼不罹患失智症,及幫助家人盡量不要得到這個疾病?

就像骨科醫生常講的一樣,年輕的時候要多存一些骨本,多運動、營養均衡,老了才不會骨質疏鬆。失智症也是一樣,現在發現比較會動腦筋的人,通常發生失智症的機會比較低,所以這是我們目前能夠做的,希望大家多動腦筋,多看書、多思考,增長智慧。

除了個人預防失智症,還可以再從照顧患者的角度來看。我最近從靜思書軒買了一本書《記憶的照護者》,是一位英國作家寫的。她花了八年的時間,照顧失智症的婆婆,因為婆婆罹患失智症後,變化非常多,讓這位作家在這八年受盡了很多苦,她也自我檢討,怎麼照顧失智症的病人。

書中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現在罹患失智症的人,越來越多了,該怎麼照顧?其實我們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要根據患者不一樣的時期,有不一樣的症狀,調整心態;我們絕不能從一開始到最後,都用同樣的態度去照顧他。

另外,作者認為大眾應該要多了解失智症。所以身為神經科醫師,我覺得有責任,讓大家知道失智症是什麼?可能會有什麼症狀?這樣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我們和患者都會得到更大的幫助。

證嚴上人開示
感恩林主任,的確,到了老來的時候,最擔心罹患失智症,這我也很擔心。現在知道病要依靠醫師來治療,但那還是很困難,因為藥還沒有真正發明出來,所以最好就是依照林主任跟我們說的預防方法,多用腦筋,不要傷腦筋。

如何會傷腦筋呢?因為多煩惱的人就傷腦筋,這哪是健康的呢?所以要多一點愛的能量去思考「如何發揮助人的良能」,應該是這樣子,才會慧命增長。

生命在消退中,可是智慧還是會不斷的增長;預防最重要,愛心就是我們生命的能量。

(二○一二年八月八日志工早會 整理╱袁淑珍)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