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臍帶血庫 化廢棄物為救人希望

2013-09-16   | 楊國梁
慈濟臍帶血庫與骨髓資料庫平行作業,提供血疾病患者更多元生存希望。圖為楊國梁主任。(攝影者:顏霖沼)
臍帶血是胎兒的臍血管和胎盤之中、寶寶出生後殘留的血液,是寶寶產後的醫療廢棄物,但是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因此捐贈臍帶血是愛心的發揮,也是利他精神的昇華。

何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1988年,法國醫療團隊利用患者手足的臍帶血幹細胞,成功移植並治癒了一位患有貧血症的五歲小男孩;美國則是在1990年將手足間的臍帶血幹細胞,成功移植至白血病童身上;1993年,美國亦利用臍帶血以基因治療三名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孩童。

從此之後,臍帶血移植與冷凍保存臍血蔚為風氣,成為治療血液疾病、免疫缺失或代謝功能失常等疾病移植治療的重要選項。

臍帶血移植的優點是,收集臍帶血無須做任何手術或麻醉,非常安全;冷凍保存可以配對的臍帶血幹細胞,同時已經完成所有需要的疾病和傳染病的檢驗和調查,需要時幾乎可以「隨要隨到」。

臍帶血移植的排斥反應和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較骨髓幹細胞或周邊血幹細胞的移植來得溫和,配型只要與病人六分之四或以上相符即可,因此配對成功率高,病人可免苦等之難,尤其特別的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來自於新生兒,活性及分化力強,所以移植時幹細胞數量可以較骨髓少。

臍帶血庫的功能

繼成立慈濟骨髓資料庫及免疫基因實驗室之後,證嚴上人於1999年創立了慈濟臍帶血庫,旨在鼓勵人人一方面資源回收物盡其用,另一方面發揚奉獻祝福他人的理念,將適合應用的臍帶血保存下來,並在適當時候為病人做移植使用,搶救罹患血液疾病的人。

臺灣臍帶血移植的現況

根據美國骨髓資料庫的預計,到2015年時,每年使用臍帶血異體移植量將達一萬例,因此NMDP接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耗資擴大臍帶血儲存的工作。

但是在臺灣,臨床臍帶血移植因為發起較晚,經驗較少,成本費用比成人骨髓造血幹細胞高,因而使用臍帶血的治療頻率偏低,讓一些病患錯失移植良機。

慈濟臍帶血庫

匯集廣大眾多愛心人士的慈悲心和善意,慈濟臍帶血庫是儲量達一萬二千多袋的公益臍帶血庫,至今已提供了七十六位病人在世界數國移植醫院完成臍帶血移植,臺灣的愛心像一股清流,源源不絕的流向世界各地,給予病患治癒的希望。

臍帶血移植合作計畫

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和慈濟醫院慈濟臍帶血庫為了推展臺灣臍帶血移植的經驗,並幫助經濟弱勢病患治療血液疾病,締結了合作計畫,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為止,三年期間免費提供一百二十位病患,每人最多兩袋的臍帶血,於衛生署評定合格之移植醫院進行移植。目前已有數家移植醫院提出申請並完成移植手術。

(文:楊國梁/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 本文摘自:《髓緣二十愛流轉》)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