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無憂-慈濟人文志業簡介

2023-05-19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林宜龍
證嚴上人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以「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為慈濟的精神內涵,並依此開展出四大志業,從慈善延伸到醫療、教育而至人文,正是藉著有形的志業來淨化無形的心靈空間,進而提昇社會的祥和美好;把慈濟的成長比喻成一棵樹,那麼,慈善是根,醫療是幹,教育是枝椏,而人文則是接收雨露的樹葉。

1967年7月創刊的慈濟月刊雖始於徵信,但其間轉載的佛理闡述和好人好事報導,是慈濟人文志業的濫觴。如今,包括定期刊物、出版書籍乃至廣播、電視,皆以闡揚人性真善美為依歸,擔負起「報」的天職,更以「導」為責任,「正人聽聞」,傳播「真」的訊息、透過「美」的作法、引導「善」的方向。 佛陀說世間有「成、住、壞、空」四相,因人心貪欲、對立等造成戰禍不斷,再加上天災的破壞,使得承載萬物的地球慢慢崩壞。要消弭人世間的災難,唯有淨化人心,而電視是當今淨化人心最迅速的媒介。證嚴上人認為「台灣無以為寶,以善為寶」,電視媒體必須作為人們的清明眼目,收集美好,播送光明。

大愛電視台1998年開播,以關懷社會及尊重生命的理念,致力傳遞真善美的訊息,亦象徵上人弘法理想立起新的里程碑;上人曾說:「在我有限的生命裡,想要度化廣大眾生,實在非常困難,如果能結合群體力量,運用當代發達的科技,就能真正在二十億佛國,現廣長舌相。」

基於「對天地的尊重、對萬物的疼惜、對生命的承諾」,來自各行各業、老少皆有的慈濟環保志工,一肩挑起回收資源、愛護大地之責,同時也挑起天下福,將「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滋潤大地、淨化人心」,回收所得用以護持人文志業向全球播放人間真善美的故事。環保志工以行動,實際修補地球的傷痛、減少資源的浪費;人文志業則以傳播媒介,無形中淨化人人心靈,啟發善念與悲行,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慈濟的文化傳播隨著資訊媒體科技之發達,從文字而音聲而影像,從平面到立體,從深遠到立即,從臺灣延伸至全球,透過衛星及網際網路傳播,全世界均可同步收看大愛台及廣播節目;《經典》雜誌、《慈濟》月刊等電子刊物,不僅可讓人隨時、隨地透過網路下載,沉浸慈濟人文世界裡,更回歸環保原點,減少紙張運用、資源耗損。

從平面、立體的媒體傳播,到落實社區的道場建設,旨在「淨化人心」。《華嚴經》云:「造立塔廟種種莊嚴,令諸眾生種植善根,皆悉能知。」花蓮慈濟靜思堂,1986年動土興建,而後慈濟陸續於各地興建靜思堂,設置分支會所,融合「靜思寧靜」、「淨如琉璃」及莊嚴樸實的建築特色,對人做「觸覺說法」、「無聲說法」,不僅能傳承慈濟人文精神,又兼具弘揚佛法、學術教育、社區推廣等多樣功能。證嚴上人說:「靜思堂是搶救慧命的殿堂,作為慈濟指標,於建設上要有『真空妙有』的內涵,讓人一進到這個空間,即在寧靜中沉思;讓人目光所至,即能收攝法理,這其實就是一部能『說話』的經典。」《法華經》亦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慈濟道場落實社區,具有多重功能。不論是分支會、環保站,或是靜思堂之建設,一律秉持「取於社會、用於社會」之原則,為社會建設硬體以造福社會,啟動教育軟體以安定社會,不僅是「慈濟人的家」,更是社區的教育道場,方便社區民眾前來瞭解、學習常識之外的智慧,進而凝聚社區力量,人人能彼此互愛、敦親睦鄰。

「慈濟人文志業」,初始稱為「文化志業」,是「慈濟人文」的化城。《妙法蓮華經》的「化城喻品」中,佛陀為度眾生而造化城,讓眾生得以暫時停憩、再次出發。證嚴上人眼見現今社會病態叢生,媒體報導雖多元卻失序,導致「文化」失去品質標準,如年輕人視染髮、穿鼻洞、舌洞為潮流時尚,乃至衣著不整等,盲目追隨,在「潮流文化」裡喪失了個人應有的自尊和品格。在社會風氣混濁如污泥之際,上人期許慈濟人應蛻去「文化」外衣顯其精髓,付出「真」誠心,共行「善」事,如污泥中生長的蓮花,散發一池道德清香,盡力以「人文」清流引導眾人回返至真實之路,到達「美」的成果。

2004年11月遂將原有之「文化志業」,涵蓋文字、聲音、影像等範疇,蘊含慈濟人文精髓,更名為「人文志業」。從「文化志業」匯聚而成「人文志業」,不但彰顯人與人間關懷互助的大愛情操,也要昇華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信仰理念;這正是人類的核心價值,也是慈濟的軸心思想。慈濟人文志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為時代見證好人好事,創造愛與善的循環;肩負「為心靈淨化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顛狂荒亂作正念」的任務。歸本於一,慈善、醫療、教育三大志業終極目的,亦在提升生活品質、淨化人心、光明人性,因此,慈濟四大志業中均蘊含人文。

慈濟的慈善人文,在於真誠之愛的無私付出,無論何處有苦難,皆會立即伸出百手、千手去撫慰一切眾生;醫療人文實踐「志為人醫」,尊重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建立溫馨醫病關係;教育人文落實「教之以禮、育之以德」,自幼培養禮儀、人品道德,養育出懂得感恩、尊重、愛的孩子。把生命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做得歡喜,而使人格價值昇華,就是慈濟人文的精粹。「人生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祈願人人都能見證慈悲、深耕人文,擁有亮麗豐富的生命內涵及幸福人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