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捨無求-慈濟教育志業簡介

2023-05-1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常言:「好醫師,是活佛;好護士,是白衣大士。」80年代花蓮地處邊陲,醫護人才多躇躊不肯東來。此外,當時臺灣雖然已有一百多所大專院校,教育不可謂不普遍,從整個社會資源來看,慈濟似乎不需要再花這麼大的力量,投入醫學的教育工作,但是臺灣教育風氣過於偏重學業成績,學校沒有針對學生品德嚴格要求,缺乏人倫的素養,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為了培育優秀且慈懷柔腸、聞聲救苦的現代護理人才及醫術精湛、視病如親的良醫,也為了東部地區原住民少女就學就業的問題,證嚴上人在籌建慈濟醫院之際,即萌念興辦醫學教育。

1986年8月佛教慈濟醫院矗立於花蓮,1987年,證嚴上人再度以高膽遠囑的魄力,開始籌辦慈濟護專,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以迄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慈濟教育志業體辦學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是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的優質教育。

教育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陪伴工程,需要時間的蘊釀與空間的陶冶,當然更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文化成,所以每個階段的教育特色都要強調本分與使命。一個人唯有了解自己的本分,才能勇於承擔社會的使命,懂得「自愛而不自我、自律而不自是、自信而不自大」的微塵人生、奈米精神,以此彰顯生命在生活瑣事中所呈現的人文品格。

慈濟教育並非「標新立異」,而是希望在此人生價值觀模糊不清的紛亂時代,塑造教育的典範,帶動社會未來教育的理念,培育出有理想、有品格的下一代。誠如證嚴上人所云:「空談理論而無法將道理落實,容易讓人感到空虛惶恐,於是計較、爭鬥、煩惱不斷產生。教育即是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否則生命方向一旦脫軌,要花費更大的心力,才能調整過來。所以教育孩子要從根本開始,人生的方向沒有調整好,人的行為就會像樹枝般散漫。慈濟的教育志業,從幼教開始一直到大學,使學生們在愛的教育下,一路長大成人。」這是慈濟的完全教育,也是自孔子以降所堅持與倡導的理想教育。

上人的教育理念不只在學校教育,更是不分年齡、包含各行各業及各階層,事實上,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都是全人教育的一環。

慈濟人為了讓這樣的教育理念更廣泛的扎根,將這一念種子帶到自己專業或辦理活動的領域裡,使慈濟人文不僅在有形的學校裡開枝散葉,更在每一個有愛的地方開花結果,所以「兒童班」成立了,「青少年成長班」動起來了,「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更在多所大專院校裡成立社團,「社會推廣教育」也走入了社區。當然,引領教育理想前進的火車頭──各大專校院及中小學的教師也不落人後,以「秉佛心,承師志」的精神,成立「慈濟教師聯誼會」,相互切磋教育的意涵,推動「靜思語教學」,並與社區志工結合成立「大愛媽媽」,在校園中推廣生命教育,讓孩子們從靜思語中學習正確的人生價值與人文品格。

為協助泰北義胞村的義胞後代脫離困境,慈濟繼「泰北三年扶困計劃」後,在泰北芳縣設立慈濟學校,依泰國學制設立的普通學校,招生對象以義胞村、當地少數民族和泰籍子弟為主。而海外慈濟人為幫助華裔子弟學習華語文,涵泳中華文化,紛紛成立「慈濟人文學校」,進而開辦「大愛幼兒園」,在傳授中文教育之外,也透過靜思語教學,拉近親子間的關係,讓每位孩子心中都擁有一顆善種子。

曾經有學者提問:「慈濟教育的理想這麼高,在濁世洪流中,可能持續嗎?」是的,慈濟以其有形無形的教育模式,正在影響臺灣現有教育的思維與內涵。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一個「全人」教育的世紀,因為全人教育不僅是專業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啟發人的「良能」,成就身心健全的完整人格。

期待從淨化的心靈到淨化的社會,從善美的教育建立善美的人格。慈濟教育最終希望展現的是彼此尊重的生活涵養,唯有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人本、尊重、感恩、大愛、關懷」,才是終極的理想。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