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精進聞法調伏身心悲智行

精進聞法調伏身心悲智行

E-mail 列印
2024年6月2日凌晨六點多烏雲覆蓋著天空,雨時大時小持續的下著,來自南投、草屯、埔里、竹山的慈濟志工不畏風雨紛紛來到慈濟南投聯絡處參加精進共修,佛堂內正連線進行志工早會,螢幕上播放國際間天慈濟人救災 相關新聞,大家虔誠祈禱祝福,雨落在屋頂上發出叮咚叮咚聲響,卻影響不了大家靜心等候求法的一念清淨心。

志工莊永龍表示在志工早會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分享如何幫助印度村民的故事,他們也一直致力於解決社區酗酒問題,雖然很多村民口頭上同意減少飲酒,但真正改變的人仍然很少。然而也有一些人完全戒酒,他們的家人見證了他們的父親或丈夫的顯著轉變,家庭也有了轉機。莊永龍讚歎:「這些工作不僅幫助個人,而且幫助整個家庭。我們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真正體現了和諧社會和清淨心靈的理想,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

花蓮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和德晴師父帶領佛堂內近二百名志工以恭敬虔誠的態度一起禮拜《法華經序》,一字一拜,發心立願。滿頭白髮六十五歲的志工蔡月美在前面跟著大家一起跪拜,她表示在拜經的過程中可以運動到身體,訓練腰和膝蓋的柔軟度,她說:「在禮拜《法華經序》時我觀想自己與諸佛菩薩及上人在同一空間一起參與法會,心裡很法喜,也更堅定我的道心。」

今年參加委員培訓的草屯區志工塗家卉表示:「在禮拜《法華經序》的過程中讓我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生命的價值,我也將拜經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希望天下萬物都能夠得到平安祥和。」

花蓮演繹團隊緊接著登場,藉由近年發生的天災人禍事件,呼籲人人戒慎虔誠、茹素救地球,只有善的循環滋潤大地,天下蒼生才能安身立命。來自竹山區的社區志工劉碧麗今天是第一次參加精進共修,她看到影片八仙塵爆事件,災難發生當下現場聲聲痛苦的哀嚎聲,彷彿置身人間地獄,深刻體悟人間無常,她發願:「我要跟隨上人的腳步,多聞法,多做利益眾生的事。」

志工丁原玫分享入經藏即閱讀與學習佛教經典,確實能幫助我們調伏身心,清淨心靈,去除驕慢習氣,更可以長養智慧與慈悲,若由社區接引更多人來入經藏,佛法音韻永流傳,可以淨化人心,讓社會更祥和。

「慈濟人的宗教人文」由花蓮本會連線,德宣師父表示宗教是門終生學習的課業,且要落實於生活中,師父提醒靜思弟子慈濟之美,美在於禮儀,行住坐臥都要有威儀,誠如上人的靜思語「一個團體的美,是美在每一個個體。」

德宣師父課程中特別為大家講解「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難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埔里培訓志工陳月千對此印象深刻,她說:「我們應將『食存五觀』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時時反觀內心,自我覺察,才能去除貪、嗔、癡等煩惱,走向解脫之道。」她表示聽完德宣師父講解的「慈濟人的宗教人文」讓她對宗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更加堅定自己修行向善的決心。

德禪師父則講解《靜思法髓妙蓮華.譬喻品》,有一段經文中提到的「大白牛車藏諸寶,心靈山下真道場,切莫戲論是日過,保握當下正念過。」是德禪師父對學佛者的諄諄教誨。陳月千表示:「以前我也經常聽聞佛法,但卻未能將其落實於生活,因此收穫有限,後來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佛法,例如練習正念、觀照、慈悲等,漸漸地我發現佛法不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讓我們的心更定,心定就能生出智慧。」

「慈濟人走慈濟路,就是覺有情,就是菩薩道。常常用兩個字,一個字是『學』,一個字是『覺』,帶著赤子之心學習、見聞,行走菩薩道。」上人勤勉弟子都能聞法入心、法入心髓,「付出無所求」是慈濟不變的核心價值。

圖左 :志工以恭敬虔誠的心禮拜《法華經序》,一字一拜,發心立願。[攝影者:曾富春]
圖右 :志工早會與花蓮本會進行連線,新馬團隊分享如何用心於佛陀的故鄉,幫助當地的居民翻轉人生,莊永龍(右二)讚歎:「這些工作不僅幫助個人,而且幫助整個家庭。我們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真正體現了和諧社會和清淨心靈的理想,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攝影者:曾富春]

圖左 :滿頭白髮的六十五歲的慈濟志工蔡月美在前面跟著大家一起跪拜,她表示在拜經的過程中可以運動到身體,訓練腰和膝蓋的柔軟度,她說:「在禮拜《法華經序》時我觀想自己與諸佛菩薩及上人在同一空間一起參與法會,心裡很法喜,也更堅定我的道心。」[攝影者:曾富春]
圖右 :今年參加委員培訓的草屯區志工塗家卉(中間)表示:「在禮拜《法華經序》的過程中讓我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生命的價值,我也將拜經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希望天下萬物都能夠得到平安祥和。」[攝影者:曾富春]

圖左 :志工丁原玫分享入經藏即閱讀與學習佛教經典,確實能幫助我們調伏身心,清淨心靈,去除驕慢習氣,更可以長養智慧與慈悲,若由社區接引更多人來入經藏,佛法音韻永流傳,可以淨化人心,讓社會更祥和。[攝影者:曾富春]
圖右 :臺中慈濟醫院鄭宜哲醫師表示要活就要動,傳授八段錦延年益壽。[攝影者:陳建昌]

圖左 :大家跟著鄭宜哲醫師練習八段錦,希望大家身體健康能在菩薩道勤精進與勤耕福田。[攝影者:陳建昌]
圖右 :德禪師父(右一)、德晴師父(右二)帶領大眾投下善款,微光成炬,積少成多,希望幫助各角落的苦難人。[攝影者:洪文啟]
圖左 :德禪師父講解《靜思法髓妙蓮華.譬喻品》,埔里志工陳月千聽後表示:「以前我也經常聽聞佛法,卻未將其落實於生活,因此收穫有限,後來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佛法,例如練習正念、觀照、慈悲等,漸漸地我發現佛法不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讓我們的心更定,心定就能生出智慧。」[攝影者:曾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