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慈大暑期生活營 偏鄉撒播善種籽

慈大暑期生活營 偏鄉撒播善種籽

E-mail 列印
「讓我們拍手遇見你,歡迎你到慈濟來,你的笑容親切又可愛,祝你天天都愉快……」自7月13日起連續三天,早上八點一到,就有二十八位來自臺北教聯會的老師,和八位包括慈 濟大學和另外兩所大學的隊輔哥哥姊姊,在埔里聯絡處佛堂門口拿著彩帶又唱又跳,熱烈歡迎一百一十位來參加「2014慈濟大學【靜思‧智慧‧愛】~希望種籽暑期生活營」的國 小學員們一起快樂學習。

「希望種籽暑期生活營」,主要的目標是將服務學習的教育理念灌輸到資源缺乏的社區,尤其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援建的偏鄉學校。身為領隊的慈濟大學服務學習組陳建智組長表示, 營隊已經連續舉辦三年,今年有別於往年的特色是讓在地志工參與部分隊輔的工作,希望社區透過參與的過程,將經驗傳承下去。所以他期許當工作團隊離營之後,社區不只是「善 後」而是「後善」,因為「愛的種籽」已撒播在社區,希望所有參與的在地志工找到對的方法,運用「靜思」生出「智慧」繼續耕耘,從而提升社區良善的人文氣息。

◎無毒有我 健康成長

反毒宣導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分別播放了《逆子》和《破浪而出》兩部影片,學員全神貫注觀賞,隨著劇情高潮迭起,有人偷偷擦拭淚水,有人低頭深思。

分享時,許多學員紛紛表示,一定要勇敢拒絕毒品的誘惑,以免誤了自己的一生。第六隊的劉旻哲說:「毒品太可怕了,傷害自己也傷了家人。」第二隊的張馨予看了有感而發:「毒 品真的不能碰,染上後要戒很難,必須要擁有很大的毅力」,所以她很佩服黃瑞芳師伯能夠戒毒成功。

在「地球的孩子」的課程中,播放「乘著夢想的翅膀」影片,也引起學員很大的迴響。二十歲的郭韋齊,七歲時因為生病,導致四肢截肢,但她克服困難逆境,學會跳舞彈鋼琴,還到 醫院當志工,跟人分享她的生命故事。

第九隊的張耕齊對於郭韋齊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她沒有手,卻什麼事都難不倒她。」也讓他們體會到「生命有無限可能,只要具足信心、毅力、勇氣加上認真學習,就一定會成 功。」

◎多元課程 深富啟發

三天的課程豐富而多元,「生活裡的科學」課程教導「魔法氣球不倒翁」和「聞聲起舞的飛輪」。學員在「魔法氣球不倒翁」中學到靜電和帶有不同電荷的氣球會互相吸引,帶著相同 電荷的氣球會互相排斥。「聞聲起舞的飛輪」,則是用鼓掌的雙手,對著凹處鼓掌或搧風,飛輪就會慢慢轉動起來。張瑀真老師藉此提醒學員們:「常常給人掌聲鼓勵,人的心情也會 跟著跳舞哦!」

「克己復禮」課程中,溫惠如老師教導學員「有禮真美」,她說:「老天爺給了我們『容貌』,但『氣質』要靠自己塑造。」她鼓勵人人都要發好願、說好話,人人心存善念,知足、 感恩,每天歡喜快樂。

「大愛全紀錄」課程內容報導了慈濟援助菲律賓海燕風災,以及敘利亞內戰,有許多孩子挨餓受苦的畫面。第十一隊的陳冠宇說:「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有很多慈濟人去救他們,讓 我很感動。」同在十一隊的豐安見苦知福而惜福:「敘利亞的人都沒有飯吃,瘦到皮包骨,所以剛剛吃點心的時候,我把不喜歡吃的番茄全部吃完了。」

營歌〈天地好像是大課堂〉唱出孩子們的天真無邪與快樂,搭配多首手語教學,把歡樂氣氛散播到毫無冷場。「手語它不但好玩,歌詞裡還有教人道理」第十隊的趙偉岑覺得手語好特 別,所以他要好好學習,也感恩教手語的老師。

生活營課程編排活潑又有趣,知性與感性連結得環環相扣。一堂又一堂提醒、啟發學員們對於「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生活教育;而不同方式的團康活動,讓學員親身體驗健康 促進的重要;以及個人在團隊中應該具有的合作態度,培養如何縮小自己,重視團隊榮譽感等觀念。

◎以愛陪伴 回歸童真

每天學員享用營養美味的菜餚、茶水、點心,那是埔里區慈濟志工的用心,尤其可口小菜,足足牽動所有人的味蕾,不只呈現埔里地方特色,還充滿了山城濃濃的好客情懷。「師姑煮 的飯菜都很好吃!」在「愛的迴響」海報上,第三隊的林邱以倫在貼紙上寫出他的讚美。埔里區志工從事前準備就全力以赴,各個功能組盡職發揮,一直到圓緣始終洋溢著滿心歡喜。

「非常感恩三年來一年一度的暑期生活營,為社區帶來了活力。」埔里區和氣組長曾麗玲同時也感恩播放反毒宣導影片,持續在小朋友幼小心靈扎根,讓他們清楚知道毒品不僅會殘害 身心也會對家庭造成嚴重傷害。

第八小隊的隊輔張景豪是慈濟大學的畢業生,目前在埔里中心碑消防分隊服替代役,去年參加第一梯次在南投竹山的營隊,今年特別將七天的假期時間排定,連續參加了兩個梯次的活 動,因為和小朋友互動當中讓他有回到小時候,享受那單純只為了得分過關的快樂心情。和張景豪有同樣心情的是頭髮花白的第二隊隊輔藍火盛,他感覺自己又回到十歲的年紀。

第九小隊的黃于倫屬特教型孩童,台北教聯會的張瑀真老師委請大愛媽媽陳淑華特別給予關照。陳淑華已婚多年沒有生小孩,她激動的流著眼淚說:接到這項任務,剛開始只知道把他 顧好,但是兩三天相處,讓沒有孩子的她非常珍惜有這個機會可以像媽媽一樣學著照顧小孩,她很感恩這次營隊送給了她最大、最好的福報。

擔任學員長的北區教聯會王慧鈴老師第二年參加這個營隊,她從小朋友「愛的迴響」貼紙上注意到埔里的小朋友勇於表達,坦率的性情和大臺北的小孩完全不一樣,而且非常純真可 愛,炯炯發亮的眼神,清澈又自然。

◎秉智運悲 勤於耕耘

圓緣時刻,小隊盡情演出,每個小隊各有不同造型,展現了創意與合心,有結著帥氣領巾的、有頭戴綻放的太陽花、高貴冠冕的各式裝扮,還有彈奏各種造型吉他的小隊……許多家長 前來觀賞孩子們的演出,不只沾染到孩童們的歡樂,對於能來參加生活營都感到欣慰。

「很高興能夠讓孩子有機會在善的團體,種下善的種籽。」第八隊學員辜俊翔的媽媽看了滿心歡喜。就讀南光國小五年級的朱奕吉的媽媽表示,去年太慢報名了,已經額滿,今年就提 早報名,明年還可以參加的話,一定會讓他再來學習。

蒞臨會場的還有生活營指導單位之一的法務部保護司侯淯荏科長,他以專家學者的論述「不管哪一種專業,成功的最大前提,都是要有一萬個小時的不斷練習。」呼籲人人學習任何東 西一定要投注相當的心力去努力。同時他也以修行人「一再徒手救起落水蠍子而遭螫傷」的故事叮嚀學員,切勿因不忍拒絕朋友而嚐試毒品:「希望人人以後成為慈悲,又有智慧的小 菩薩!」

圖左 : 學員欣賞《逆子》影片,劇情描述黃瑞芳吸毒乃至戒毒成功的真實人生,故事感人,吸引了全場的目光。[攝影者:石振賢]
圖右 : 手語歌不但好玩,歌詞裡還有為人處事的道理,學員認真地學習。[攝影者:吳吉代]

圖左 : 要傳遞滾動的乒乓球不容易,學員玩得不亦樂乎。[攝影者:吳吉代]
圖右 : 圓緣活動,第六、第八隊個個手持造型吉他,搭配活潑輕快的《清掃是舞蹈》歌曲,人人樂在其中。[攝影者:吳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