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參與義診 看見自己的幸福

參與義診 看見自己的幸福

E-mail 列印
寬敞寂靜的移民署南投收容所地下一樓,5月24日,因為埔里慈濟人的到來而顯得熱鬧溫馨。每月一次的義診,不管是醫事人員或慈濟志工總是把握難得的因緣,歡喜前來付出。

義診次數多了,志工都是識途老馬,效率極高,不多久的時間,量血壓、內科、牙科、婦科、以及迷你藥局等所需的桌椅和器材一一就位,只等待看診者的到來。

◎見苦知福 學子成熟懂事

牙科義診處由洪育煌及陳奕蓉兩位牙醫師為患者服務,他們身邊都有一位小志工拿著吸唾管幫患者排除口腔的血水,兩位小志工是陳奕蓉醫師的兒子陳長忻及外甥黃彥禎。

陳奕蓉經常參與義診活動,在兒子讀幼稚園中班時,她就帶著他參加南投啟智教養院義診,「希望讓他了解到一個家庭若是有這樣的孩子是很辛苦的,看到別人的辛苦,知道自己的幸 福,經由這樣學習對自己有責任感。」

就讀國二的陳長忻專注工作的神情有如大人,他有些靦腆地說:「雖然做志工有點累,但看到他們要出國賺錢,很辛苦,覺得自己很幸福。」

◎見賢思齊 盪起善的漣漪

用布簾所圍起的空間是婦科義診處,由饒禹平醫師看診,跟診服務的是任職於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的專科護理師陳馨與和林鳳釵。

第一次參加移民署義診服務的陳馨,平時總是利用時間做善事,「哪裡有需要志工我都願意參加,尤其是義診,以自己所學幫助別人,很開心。」

但一年前的她其實判若兩人;身為護理師,十幾年來在醫院看盡生老病死,深感人生無異是灰暗的色彩,也因為自己體能不佳,只能照顧好自己,沒有多餘心力去關心別人。直到一年 前參加馬拉松賽跑,看到一群志工熱心地為眾人服務,深受感動,激發出她生命的熱情,也開始學習付出。她會抽空帶著就讀國小的孩子到惠明盲童育幼院幫忙打字、收取垃圾等等。

「我雖然是基督徒,但只要是做善事我都喜歡。」陳馨時常聽起學姊林鳳釵分享做慈濟事的心得,看到她常常利用休假日做志工,還能將家庭打理的很好,十分敬佩她,所以學姊一邀 約,她一口答應。

接引陳馨的林鳳釵加入慈濟人醫會已經十多年了,當初她也是同樣因為被志工感動而加入。「每次看到災難現場有許多慈濟人投入,很感動;而我有這個能力,所以也把握機會,以自 己的專長貢獻微薄的力量,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心懷一分願力讓林鳳釵樂此不疲。

◎犧牲假期 體驗不同服務

年輕的蕭韻萱和蔡惠涵護理師同在臺中慈濟醫院服務,從慈院的員工信箱中看到移民署義診的訊息,為了體驗不同性質的服務,她們相邀報名參加,而義診當天下午四點蕭韻萱還要值 班呢,出於一念助人的心,她們願意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

來到此地他們面對的是症狀較輕微的外籍人士,蕭韻萱說:「在語言不通之下,要用比手畫腳去溝通,以幫他們解決病痛,也是很有趣,和在醫院照顧重症病人的心情完全不一樣。」

義診在中午圓滿結束,四十八位醫護及志工共提供了八十一人次的就診及義剪服務。第一次參加義診的培訓志工黃素娥有深刻的感受:「很多外國人都想到臺灣來,臺灣真的是一個福 地,所以我們要珍惜福報、勤耕福田。」

志工,猶如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同時也照亮了自己。

圖左 : 四十八位醫護及志工來到移民署南投收容所義診,共提供了八十一人次的就診及義剪服務。[攝影者:陳眉翼]
圖右 : 身為基督徒的專科護理師陳馨(左)參加慈濟的義診活動,她說:「只要是做善事我都喜歡。」[攝影者:施金魚]

圖左 : 服務於臺中慈濟醫院的蕭韻萱(右)和蔡惠涵護理師,她們犧牲假期,來體驗不同性質的服務。[攝影者:陳眉翼]
圖右 : 原本寬敞寂靜的移民署南投收容所地下一樓,因為慈濟義診的進行而洋溢著溫馨氛圍。[攝影者:陳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