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協助新住民融入社會 慈大社教中心辦研習

協助新住民融入社會 慈大社教中心辦研習

E-mail 列印
桃園靜思堂國際會議廳裡,傳來陣陣優美而有點傷感的歌曲「日久他鄉是故鄉」,道盡了所有新住民的心聲。11月14日,這裡正舉行著今年度唯一一場由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所舉辦的「2010年『築愛新住民、攜手創未來』研習」,讓志工更了解新住民的現況與需求,設計的課程能幫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

王淑娟老師介紹新住民的學習發展與課程設計,同時也說明實際推動課程時會遇到的問題,和學員們一起分享。[攝影者:唐崇文]
「天皇皇地皇皇,無邊無際太平洋;左思想又思想,出路在何方。天茫茫地茫茫,無親無故靠台郎;月光光心慌慌,故鄉在遠方。」

桃園靜思堂國際會議廳裡,傳來陣陣優美而有點傷感的歌曲「日久他鄉是故鄉」,道盡了所有新住民的心聲。11月14日,這裡正舉行著今年度唯一一場由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 心所舉辦的「2010年『築愛新住民、攜手創未來』研習」。

這一場研討會不但吸引了桃園區很多的新住民、社區志工、教育志工來參加外,也吸引了遠從花蓮、台南、高雄及台灣各地社區教育志工團體前來參與。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大家 更了解新住民的現況與需求,及如何設計出符合各地新住民需求的理想課程,且希望能讓課程發揮其最大功能來幫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

新住民需要更多的關懷,因此主辦單位邀約了聞名台灣各地的社會教育老師前來授課,如:慈濟大學社會推廣中心主任曾漢榮、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教育發展組組長王淑娟老師及南 洋台灣姊妹會名譽理事張明慧老師。

◎貼近與理解跨國婚姻

研討會中,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淑娟老師所主講的「貼近與理解跨國婚姻」。她說,外國姊妹嫁到台灣後,要融入台灣社會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精心策劃,及探討如何為新住民的需求來設計裡想的課程,因此而開辦了許多對新住民有幫助的課,如:中文和台語課程、親子共學班、新住民生活融入班、駕照班、諮詢與輔導等課 程,來協助新移民婦女融入台灣社會。

除此之外,王淑娟老師更分享到「台灣人如何看待越南姊妹」時,她舉了幾點她常遇到的事情,像「妳是越南仔」、「妳是我用錢買回來的,所以你要聽我的話!」、「老師,我的老 公如果沒有打我,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老師,我老婆被我打跑了,我該怎麼辦?」

有鑑於此,王淑娟老師為了讓台灣國際家庭能有個圓滿和樂的家,老師們也想盡辦法讓「老公」也來參與課程,也因此用心策畫了「國際老公俱樂部」,讓這些「台灣老公」在等待 「外國老婆」上課的同時,也能夠和其他的老公一起分享及討論生活中的喜樂。

最後,王淑娟老師也分享了今年協會裡的老公和老婆,透過自己作詞作曲,用唱歌的方式來講述國際家庭的酸甜苦辣。如「娶某」歌裡所要表達的是一個台灣男人因為過了適婚年齡, 無法再慢慢談戀愛而選擇到國外去娶親的過程,。現場演唱,幽默調皮的歌詞讓在場的學員聽了又感動又好笑。而另一首「我從越南來」是說盡了越南姊妹想念故鄉、思念父母的心 情,。由於淒涼優美的旋律和歌聲讓大家聽了淚珠在眼眶裡打滾,也讓在座的兩位來自越南的姊妹泣不成聲。

◎公公帶媳婦一起學習

午齋休息時間,二位媳婦及姪女來參加研討會的慈濟志工鄭吉浩師兄,向志工分享,二位兒子是老實人,不懂得結交朋友,每天只懂得埋頭工作,所以他們也經過朋友的介紹,娶了二 位遠從越南而來的媳婦,她們非常乖,非常孝順,但是在生活上還是有些的不適應的地方,令他不捨又心疼,所以今天帶著他們一起來參加研討會,希望自己和媳婦都有學習的機會。

鄭師兄的大媳婦黎虹芳和小媳婦阮玉后,就是在研討會上泣不成聲的二位越南姊妹,被問及上王老師的課有何收穫時,姊妹倆眼眶就開始注滿了淚水,無法言語,一旁的鄭師兄還不斷 給予鼓勵,請她們儘量講,沒關係。當問及是不是王老師把她們的心聲都說出來了,兩人的眼淚就不約而同的潰堤而出,看了真的讓人很心疼。

陪著她們一起來,希望看到她們一家人能夠快快樂樂生活的表姊鄭寶玉也分享,上了王老師的課後,她才真正了解到要如何和這兩位弟媳溝通,才不會傷到她們的心。

除了王淑娟老師的課程分享,張明慧老師也在課堂上分享「南洋台灣姊妹會」裡的姊妹們如何從生活中學習成長的影片。 當大家看到美濃鎮裡來自不同國家的姊妹如越南、印尼、 泰國等能夠用同一個語言──客家語來溝通時,真的可以看得出姊妹會裡的老師的用心。除此之外,姊妹會也訓練各國的姊妹成為志工老師,來協助新嫁到台灣來的姊妹融入台灣社會 與文化,不但如此,她們還舉辦了外語班,讓有心的台灣民眾學習東南亞國家的語言。

聽完了整場的研討會後,主辦單位除了頒發證書給學員外,所有出席者都收到一份精美小禮物,讓大家都感覺收穫滿滿的,最後這場研討會也在大家的互相祝福聲中慢慢拉下序幕。 .

圖左 : 參加研習課程的學員針對在社區推動相關課程時,所遇到問題向上課的講師發問。[攝影者:唐崇文]
圖右 : 接受採訪後的一家人,合影留下紀念,由左而右分別為爸爸鄭吉浩、大嫂黎虹芳,媽媽鄭寶玉和二嫂及小朋友。[攝影者:唐崇文]

圖左 : 上完今天的課程後,學員們除了吸收到上課講師的相關課程及經驗外,又可領到上課的證書,真是收穫滿滿。[攝影者:唐崇文]
圖右 : 慈濟大學社會推廣教育中心曾漢榮主任所上課的課程主題「新住民的現況與學習需求」。[攝影者:唐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