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把志工當親人 榮家伯伯開心回「家」

把志工當親人 榮家伯伯開心回「家」

E-mail 列印
在桃園靜思堂舉辦的歲末祝福進行到第二天(12/31),特邀請八德榮民之家的伯伯來參加。一年多來的銀寶學習互動,他們早以將志工當家人看待,毫不猶豫地接受邀請,一踏進「家門」,就看到慈青遞上鞋袋、幫忙換鞋,小心翼翼地攙扶自己,臉上盡是藏不住的幸福笑容。

第一次踏進門感覺好溫馨,而志工們的熱情,讓俞伯伯笑呵呵地說,這裡簡直比「總統府」還好。[攝影者:謝依靜 ]
2010年底(12/31),社區歲末祝福在桃園靜思堂進行了第二天。強烈寒流來襲,仍湧進了將近九百多位社區民眾,在溫馨、愉快的芬圍裡,一同送舊年迎新年。

海外慈青活潑熱情,手舞足蹈的在靜思堂大門口唱著歡迎歌,社區會眾偕同家人、鄰居、朋友結伴而來。約莫八點多,緩緩駛進一輛中型巴士,吸引眾人的目光,當車停妥車門一開, 一群老伯伯有的柠著拐杖,拖著年邁的身軀緩步下車,寒風中伯伯們臉龐露出陽光般慈祥開朗的笑容,他們是桃園榮民之家的伯伯。

回顧慈濟大學桃園社教中心自九十八年四月開始,在八德榮民之家展開每二星期一次的銀寶學習課程,讓志工與榮民伯伯有了更多的互動,建立起如家人般的情感,彼此相依相惜。今 年歲末年終,第一次邀請榮家伯伯參加歲末祝福,十位的伯伯在榮家行政人員及二位社工的陪伴下,踏進了桃園的「家」。

海外來台的慈青,在準備回居住地的前夕,把握因緣加入了歡迎的行列,展現了活力,榮家伯伯一到,隨即遞鞋袋、幫忙換鞋,小心翼翼地攙扶伯伯們進入會場,這溫馨的情境讓伯伯 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俞毓鑫伯伯提到以前曾住在桃園靜思堂附近,第一次踏進門感覺好溫馨;而志工們的熱情,讓俞伯伯笑呵呵地說,這裡簡直比「總統府」還好。

陳榮發伯伯頭戴著銀寶學習活動裡志工親自編製的毛線帽:「看到影片中大小災難,無論國內國外救災不分種族宗教,都看到慈濟人的身影,連在遠方的家鄉都受到溫暖與照顧,就像 頭上戴的帽子,不但身子暖了,心裡更窩心,冬天一點都不覺得冷。」

陳伯伯感慨地說,十六歲就離開家鄉,如今已高齡八十八歲了,一路顛沛流離,歷經戰亂隻身在台,從沒有感受過家的溫暖,年老之後更覺得孤單。因為銀寶活動和志工接觸,感受到 慈濟人的愛,所以志工一邀約,毫不猶豫地來參加,陳伯伯說:「我要回家」。劉炎生伯伯熱淚盈眶地說:「回到這裡,以前所受的苦都忘了,在慈濟這個大家庭我有了依靠,有了家 人,也找到了『家』的溫暖。」

家鄉遠在越南的謝玉梅及陳郁蓮,是新住民。從小在貧困的環境中成長,發願將來有能力付出時,一定要幫助貧苦的人。嫁來台灣以後,收看大愛台,也常聽到街坊鄰居及家人提到慈 濟人的善行;在靜思堂更感受志工們熱切的招呼,而慈濟行善的精神,就是自己從小抱持的願望,玉梅笑咪咪地:「想不到在這遙遠的地方,找到和自己想法一樣的人,做的都是我夢 想的事,就像我的家人一樣,這裡就像『家』一樣。」會眾心頭的壓力獲得舒緩,又能做環保、做善事,歡喜地加入了志工的行列。

感恩過去的平安,以歡喜的心迎接新的一年,溫馨的歲末祝福,感受彼此的愛與關懷,離家遊子有了心靈寄託,孤寂的心有了依歸。 .

圖左 : 今年歲末年終,第一次邀請榮家伯伯參加歲末祝福,十位的伯伯在榮家行政人員及二位社工的陪伴下,踏進了桃園的「家」。[攝影者: 陳國麟]
圖右 : 陳榮發伯伯頭戴志工編製的毛線帽表示,慈濟人救災不分國界、種族,連在遠方的家鄉都受到溫暖與照顧,就像頭上的帽子,不但身子暖了,心裡更窩心。[攝影者:謝依靜 ]

圖左 : 新住民謝玉梅及陳郁蓮,從小在貧困的環境中成長,發願將來有能力付出時,一定要幫助貧苦的人。看到慈濟志工在各地的善行,與自己小時的願望一樣,讓她非常感動。[攝影者:謝依靜 ]
圖右 : 強烈寒流來襲,桃園靜思堂仍湧進了將近九百多位社區民眾,在溫馨、愉快的芬圍裡,一同送舊年迎新年。[攝影者: 陳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