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進來兒童班的決定是對的!

進來兒童班的決定是對的!

E-mail 列印
「進來兒童班的決定是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如此懂事,伍玲的心裡感到很安慰,期許孩子能更好的她說:「我相信只要她們持續在慈濟這個大家庭,一定會更好更出色。」

和美區兒童親子成長班,經藏手語課程,為了感恩家長與孩子們一年來的支持,於8月30日在和美環保教育站舉行圓緣感恩茶會,與會人數約有六十人。

◎清涼退火妙方 慈濟四神湯 

「學點頭學低頭,不要學拳頭,馬上多一個好朋友……多一點忘記,煩惱不要記,天空變得更自由……」感恩會一開場,經藏班的小學員就為大家帶來了<點頭低頭> 的手語表演。

承擔司儀的小學員黃渝笙、楊竣翔與大家分享在課程中練習<語四惡業>手語時,就能理解到何謂開口動舌最易造業,他們說:「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句話的誤解,就產生不好的惡 緣,所以我們體會到要常說好話,守好口業。」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產生磨擦,若無法善解就容易動了氣,懂得包容的人會說忍住一口氣,然而,證嚴上人教導:「忍一口氣還不夠,要吞下那口氣並消化掉。」只要多喝清涼退 火的「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心中的瞋怒與不平,自然消逝無蹤。

◎我的孩子變懂事了

「佛法」聽來彷彿有些深奧難懂,但一年來在經藏手語班,孩子們透過經文的學習,接受了佛法的滋潤與薰陶;經過手語的練習,經典裡蘊涵的處世道理,在潛移默化中也漸漸植入孩 子們心裡,佛法改變了孩子,也成了父母們最窩心的收獲。

志工林世力與鐘素暇夫婦在課程中也時常提醒小朋友們要感念父母的恩惠,孩子們很聽話,一一的將它落實在生活中,讓家長們都有著一樣的感受:「我的孩子變貼心懂事了。」

學員黃鵬升在入班以前,是個很容易動氣的孩子,而當媽媽請他幫忙做家事時,常常怎麼也叫不動;然而上了經藏班的課後,鵬升的個性有了轉變,尤其在學習了經文<語四惡業> 後,媽媽廖雅鈴說:「鵬升現在像換了一個人的樣子,會控制脾氣,反而我們大人生氣時,還會告訴我們要調和聲色,好好說話,跟爸爸的相處也更親近了。」

改變的還有小兒子楷勛,現在經常會詢問媽媽需不需要幫忙、也會即時表達他對父母的愛,「感恩你」、「謝謝你」就像口頭禪似的時常掛在嘴邊。

有一個晚上,雅鈴陪楷勛睡覺時,楷勛突然對著她說:「媽媽我愛妳」讓雅鈴當下好感動,回了孩子一句:「我也愛你呀!」可愛的楷勛隨即又說了句:「我比您更愛!」,孩子有點 頑皮又貼心的模樣,讓雅鈴感到好窩心。

一年來雅鈴陪伴著孩子們參與了無數次的經藏演繹表演,看著孩子們總是非常認真用心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上臺的呈現也時常博得許多喝采,在在讓雅鈴非常的感動與驕傲。

她感恩的說:「是你們讓我的小孩比一般的小孩更懂事有禮貌,也比一般的小孩個性上更純真善良,參加了經藏班,小孩的改變,是給我們很棒的收穫,我們家長也跟著成長,感恩師 兄師姊們,有你們真好。」

◎ 天真童語 媽媽不再當母老虎

而心中有著千言萬語,一時間卻不知該從何說起的家長伍玲,心中最深的感觸就是:「進來兒童班的決定是對的!」

以前的伍玲在孩子眼中就像是母老虎,有一回孩子下了課回到家對她說:「為什麼班媽媽們都那麼溫柔,你就對我們那麼兇。」孩子的這句話,讓伍玲決心改掉自己的脾氣:「我現在 是動口不輕易動手了,我也會繼續朝著做一位好媽媽來努力。」

來自大陸的她有一回帶孩子回去探親,在地鐵上遇到一群小朋友在打鬧,而在伍玲身旁的三個女兒就是很守規矩,相形之下顯得特別乖巧,身旁的親友見狀就說:「還是臺灣的教育比 較好!」

聽到親友的讚賞,又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如此懂事,伍玲的心裡感到很安慰,期許孩子能更好的她說:「孩子的改變,雖然離我的目標還有一小段,但我相信只要她們持續在慈濟這個大 家庭,一定會更好更出色。」

為人父母最擔憂的就是當孩子進入國中時期,會有所謂的叛逆期出現,志工吳文如說:「來這裡的孩子還是會有叛逆的時候,但無形中就是會有一個戒律在,好像會把孩子箍住,因為 有上人的法,也有師兄師姊一起來教導,所以孩子不會犯太大的錯。」

◎ 法入行 體會付出的喜悅

每逢星期六上課的時間,學員何欣蓉總是特別開心:「我也不知道這些經文有什麼魔力,在練手語的時候,我的心都能很平靜,雖然這過程中會有些辛苦,但每次表演完聽到那些掌聲 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這一年多來我很謝謝師姑師伯們的陪伴,要不是他們的辛苦也不會有今天的我們。」

向來沈靜的欣蓉心思比同齡的孩子來得細膩,她分享說:「接觸了師公上人的佛法後,會讓我想要去幫助更多人,並且覺得我應該要知足,因為還有那麼多人的生活不是像我們一樣 好。」

課程中志工林世力也多次安排孩子們到彰化火車站,協助行動不便的學生下火車,並幫忙推輪椅穿過月台,再扶上學校的交通車。

有一回欣蓉小心翼翼的幫一位姊姊推輪椅,在行進間姊姊轉過頭來問她:「妳那麽小就來當志工哦!」對方親切的問候,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初次參與的欣蓉緊張的情緒瞬間消逝, 打開了話匣子,也讓二個原本陌生的孩子,情感有了交流。

「 我好喜歡她們笑的樣子。 」 受助者臉上綻放的笑容讓欣蓉體會到付出的喜悅:「幫忙推輪椅是希望她們能夠少走一些路,才不會那麽辛苦,再陪他們聊聊天,看到他們笑的那 麼開心,自己也覺得很快樂。 」

◎孩子知而行成典範

雖然欣蓉的年紀約莫才十三歲,卻已懂得見苦知福,她說:「 也許他們並沒有像我們一樣有著健康的身體,卻還是為自己的未來辛苦的努力著,所以我應該更感恩自己有著那麼健全 的身體。」

因為證嚴上人的佛法很生活化、不會太深,尤其是淺顯易懂的靜思語,讓孩子們很容易就入心,學員黃媚楦就說:「師公上人的法,對我來說影響滿大的,尤其是行善行孝不能等這一 句,我都把它放在心裡。爸媽也常說我們不能常常只在意學業,品行的學習更重要,我也希望能發揮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談到如何教育孩子,志工林世力分享:「上人常在說,父母是孩子的模,教育孩子,父母們一定要有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智慧在哪裡,就在佛法裡。在慈濟裡可以學到慈悲心,有了慈 悲心就能開啟很深的智慧。」

孩子的心清淨單純,一點點的法入心,就懂得要身體力行,在法的薰染下,漸漸調伏自己不好的習氣,不知不覺間影響了父母的身行,也改變了整個家庭,著實為家長與志工們學習的 典範。

茶會在感恩聲中劃下句點,家長們的肯定也讓志工們更有信心,期望能在社區帶領更多的孩子,在佛法中一起找到幸福的方向。



圖左 : 和美區兒童親子成長班,經藏手語課的小學員以<點頭低頭> 的手語表演,教導大家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學點頭不要學拳頭。[攝影者:葉基財]
圖右 : 小學員黃渝笙(圖左)與楊竣翔(圖右)在 <語四惡業>經文中,理解到開口動舌最易造業,因而體會到要常說好話,守好口業。[攝影者:葉基財]

圖左 : 孩子變得懂事又貼心,拉近了家人的距離也增進了彼此的情感,媽媽廖雅鈴(圖右二)感動的說:「小孩的改變,是給我們很棒的收穫。」[攝影者:葉基財]
圖右 : 志工們藉由奉茶儀式,教導孩子要懂得感念父母恩。[攝影者:葉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