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越南志工回臺尋根 首日茄苳體驗做環保

越南志工回臺尋根 首日茄苳體驗做環保

E-mail 列印
今天11月24日早上,遠從越南來臺的七位慈濟志工,來到桃園茄苳環保站參訪,龍安區的慈濟人因此特別安排體驗做環保,並且邀請高齡八十二歲的環保志工陳秀花阿嬤,教她們 學習做手工藝品。

說了一口標準中文的越南慈濟志工蔡小華,是這趟行程的領隊,負責翻譯和陪伴。她表示在越南有四個協力,每個協力都會帶新發意菩薩回來受證,但受到這次伊波拉病毒的影響,海 外慈濟人都取消回臺受證,大家買的機票都可以退,唯獨她們這一組買的是較便宜的機票,不能退、也不能換,讓大家既失望又擔心,之後趕緊與宗教處連絡,進而促成這趟難得的尋 根之旅。

行程共有八天,大部分的志工都是第一次來,蔡小華接著說:「今天還會有四位培訓志工搭乘另外一班飛機回來,一起到志業體參訪,和回花蓮精舍當志工。」

◎環保實作 體驗分類

「師兄、師姊,我們先來禮佛!」來到環保道場,慈濟志工黃淑珍首先帶領他們一同禮佛。展開今日的參訪活動。由於在越南沒有環保站,慈濟志工邱珮宜便為大家介紹環保如何分 類,接著慈濟志工簡阿葉與羅月娥帶領他們實際做環保。環保總類多,有紙類、塑膠類、瓶瓶罐罐等等,他們專心地跟著志工學習做分類,完全不受髒亂的環境所影響。

利用做環保的空檔,蔡小華分享,因為越南拾荒維生的人很多,如果撿回收好像是跟他們搶一口飯吃,為了不和他們爭回收物,所以志工都到市場去呼籲,請賣菜、和買菜的人少用塑 膠袋,及保麗龍碗,宣導人人做環保。在越南沒有環保站,師兄、師姊都在自家做分類,到了發放日,再將已整理、分類好的回收物,給有撿破爛的感恩戶,讓他們可以拿去賣。

十點了,當區志工貼心的準備水果、餅乾,請他們享用,過程當中高齡九十歲的慈濟志工李登山和他們分享,他每天凌晨二點就出門撿回收,八點到環保站做環保,十點再回家分類他 一早撿回來的回收物。當大家聽完後,無不為他這份投入做環保的精神和毅力大為讚嘆。

接下來就是秀花阿嬤教大家做紙鶴,阿嬤除了會做紙鶴,還有袋鼠、青蛙、鸚鵡、小鳥。「只要我看過之後,自己就會回家研究,製作出不同的動物和許多人來結好緣。」今天阿嬤利 用做回收時,將無法回收的紙類,廢物再利用,教大家做一隻隻可愛的小紙鶴。學習過程中,將一張裁成約五公分的正方形回收紙,折成一隻約拇指大的小紙鶴,做起來可不容易,大 家都睜大眼睛的學習,並互相交頭接耳的切磋,才完成紙鶴,彼此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陪伴培訓志工已有多年經驗的蔡小華直呼太棒了,回去後可以自己動手DIY了。

◎回臺不易 貸款請假精進尋根

向公司請假即使扣薪水也沒關係的蔡小華接著說:「支撐我這份承擔的動力是來自上人的法,有法的滋潤,進來慈濟後,受益良多,自己的個性、習性,甚至家庭和工作,都有好的轉 變。所以有心栽培新的志工種子,希望他們將來不僅僅可以自度,還可以度人。」

帶著燦爛笑容的越南培訓志工阮金嫻,手很巧,很快地就做好了一隻紙鶴。她分享這次要來一趟很不容易:「一個月前就要先申請,日子接近時還得再申請一次,很感恩有此因緣。在 越南回收沒有分得這樣細,在這裡分類做得非常的細,無論是紙、還是塑膠袋都還分好幾種,從做中感受不同的環保文化,我要把在此所學的,帶回越南教授其他的人。」

同樣是請假來台,甚至抱著被老闆罵的越南培訓志工黃燕嫻說:「雖然自己的收入不多,但在師姑、師伯的鼓勵和幫忙下,以分期付款和省吃儉用的方式來圓滿此行,因為因緣難得, 要好好把握。在我工作的工廠裏,大部分的工人都沒有環保的觀念,垃圾都亂丟,我想把今天學到的環保分類和經驗帶回公司,呼籲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將近兩小時的活動,越南的五位培訓志工和二位資深的慈濟志工,第一天的行程不僅學會如何做環保分類,更學會紙鶴手工藝品,可說是收穫滿滿。最後簡阿葉送上「感恩水滴」吊飾 當結緣品,圓滿了今天的活動。

圖左 : 越南培訓志工阮金嫻〈左一〉和黃燕嫻都是貸款請假回來花蓮尋根。今天很高興參與環保實作。[攝影者:林三寶]
圖右 : 越南慈濟志工蔡小華〈右一〉,與其他志工們跟著環保志工陳秀花,學習做紙鶴手工藝。[攝影者:林三寶]
圖 : 活動最後,當地志工送上每人一串「感恩水滴」吊飾當結緣品,[攝影者:林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