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環保志工樂讀書 三好三願修福慧

環保志工樂讀書 三好三願修福慧

E-mail 列印
配合世界閱讀日,汐止區志工吳春榮、魏麗蘭、林怡君聯手推動「環保站三好三願讀書會」,2015年4月15日於慈濟汐止聯絡處福慧講堂正式開跑,三十七位環保志工歡喜參 加,共饗讀書樂趣。

◎聞法入心 致力推動讀書會

推動環保志工讀書會的構想,在志工吳春榮的心中已醞釀許久,長久以來,他一直想要向環保志工分享證嚴上人的智慧,但自己要先心中有「法」,才能與大家分享。從2013年 3月開始,吳春榮每天到聯絡處參加早課連線、聽聞上人說法,並勤做筆記,再於上午十點,在環保站分享當天早課聽到的內容。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吳春榮娓娓道來:「剛好志工林怡君提議推動讀書會,因此一拍即合,成就了『環保站三好三願讀書會』。這是環保站踏出的第一步,也是希望的開 始,就從《年年三好三願》這本書開始,廣泛的吸收法資糧。這也是上人對環保志工修福還要修慧的殷殷期盼。」

首日讀書會,吳春榮先為大家導讀〈口說好話以淨化人心--溫言軟語〉章節,下次再導讀下一章節。期望環保站讀書會綿延長久,人人在法海中聞法增福慧。

◎親身付出 用時間累積福德

在讀書會中,志工黃慧慈分享:「唯有親自去做才有體悟與心得,才能將親身的體驗與人分享,且是要多做多看,才會多得。在真正投入後,才能在付出中的同時,去除習氣,成長智 慧。」

志工潘湘淳也分享書中的心得,他說:「人圓、事圓、理就圓,人人和氣相處,彼此互道感恩,遇事用和平的方式去溝通說明,說通了,理也就圓了,實在不需要去互爭,爭到最後雙 方都輸了。」

張金英接著分享:「福與德都是用時間做出來的,付出一分愛,就是造一分福,天天做就能天天造福,福就隨侍左右了。」 常常到園區上早課、薰法香、拜經聞法,其實都是迴向給 自己,令自己覺悟,保有清淨心。張金英邀約大家一起來薰法香,精進共修。

◎去除貪嗔痴 年年三好三願

「您看到什麼?您想到什麼?」讀書會中穿插播放《粉紅豬》影片,粉紅豬為了拿取冰箱上的一罐餅乾,用了各種方法,使盡全力,就是要擁有、享受那一罐餅乾,但總是事與願違。 司儀林怡君引領大家深入思考:「這部影片揭示世人內心三毒,粉紅豬對餅乾之貪愛、貪婪,非得到不可的心,即是『貪』;又為得到餅乾而不擇手段,失去理智,意氣用事,即是 『瞋』;固執、愚痴,顛倒妄取,即是『痴』。這正是眾生經常煩惱無明不斷的寫照。」

林怡君接著說:「舉辦環保站讀書會,是要讓環保志工多接觸上人的法,也是配合世界閱讀日,讓人人都浸潤在書海中,讓環保志工在法海中,得到法資糧的滋潤,是修福也修慧,福 慧並進。」

在分享的同時,林怡君邀約張金英三歲孫女馮東嫻報名書軒小志工。三歲的馮東嫻靦腆卻肯定地應允。馮東嫻天天跟著阿嬤做環保,讀書會也全程參與,不哭、不鬧、不亂跑,充分展 現書軒小志工的人文特質。

慈濟志工魏麗蘭認為,把《年年三好三願》的書籍帶進環保站,希望環保志工能利用空檔翻閱書籍,書中蘊涵一切法,也印證吳春榮每日的分享。啟動環保讀書會也讓大家知道,環保 志工不是只會低頭「憨憨做(臺語傻傻地做)」,而是「惦惦做(臺語靜靜地做)」;不是只會修福,也會抬頭聽法修慧,把上人的法帶入心中省思,也帶入生活中,做為與人相處的 準則,當一個福慧俱足的快樂志工。

圖左 : 三歲的馮東嫻(中)天天都跟著阿嬤張金英做環保,讀書會全程參與,不哭、不鬧、不亂跑,展現出絕佳的人文氣質。[攝影者:徐啟衡]
圖右 : 志工張金英說:「福與德都是用時間做出來的,付出一分愛,就是造一分福,天天付出就能天天造福,福就隨侍左右了。」她還邀約大家一起來薰法香,精進共修。[攝影者:徐啟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