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環保宣導為後代留一片淨土

環保宣導為後代留一片淨土

E-mail 列印
「環保是應該要做的,太慢做則日後的下一代,沒有好的環境。」社區民眾陳德良很肯定,有機會能讓孩子們出來做宣導,「向下紮根,對他們來講是喜多於憂,才有好的環境讓以後 的下一代可用。」

趁著日世界地球日到來,4月19日新北市蘆洲區進階、初階慈少上課,課務團隊給孩子們在環保上的一個議題,讓孩子在群眾間做宣導的活動。課務志工石中興表示,我們設計了所 謂類似「快閃」的模式,實際的一個講法,是一個大型的宣導在街頭上,目的引發社會大眾「人人做好垃圾分類,清淨在源頭」。石中興希望讓孩子們懂得「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讓他們儼若陽光一般的燦爛心態直接走出去,面對群眾做宣導。

◎大家做環保明天會更好

迎著初夏艷陽的炙熱,四十位慈少、三十九位進階慈少,更有蘆洲快樂合唱團等近百位志工的參與活動前的總彩排,在〈人人做環保〉從五位書軒小志工的手語歌開場下,歌聲迴盪著 蘆洲聯絡處大愛中庭。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舉手做分類造福全人類、大家做環保明天會更好」大隊分三路隨著舉牌者的喊口號,直驅蘆洲商圈,進行環保宣導。

「垃圾、垃圾,給人真煩惱,人人做環保,人人都誇獎……」隨著書軒小志工環保歌曲唱誦開場,蘆洲快樂合唱團唱和,慈少與志工們拍手附和,吸引民眾駐足,攤販們投以肯定目 光,在歡呼口號「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後,慈少們隨即自信地展開分發宣傳單。

◎讓後代子孫留有好環境

「垃圾不落地,環境好美麗」、「垃圾不亂丟,環境好清幽」、「舉手做分類,造福全人類」……慈少們沿途喊口號宣導、分發傳單,引發路人投以稱羨肯定的目光;「做環保可以為 社會付出,邀約大家一起來。」第二小隊來到茶葉店,慈少柏宇隨即遞上宣導單,店家陳德良先生客氣地表示:「我們會照您的建議,為社會付出。」

陳德良提到:「環保是應該要做的,太慢做則日後的下一代沒有好的環境;因為一般人不見得有此概念能這麼做。」陳先生很肯定,有機會能讓孩子們出來做宣導,「向下紮根,對他 們來講是喜多於憂,才有好的環境讓以後的下一代可用。」

志工陳鳳招開心介紹:「這是我們的會員。」當被問到為什麼能當慈濟會員這麼久?陳德良很肯定說到:「你們本來就做得很好,這是事實;尤其是有一些甘苦人,你們都會主動幫 忙,這攏是足好的代誌。」

對於走入街頭做宣導,也些孩子們也許還是會害怕,陳德良直說:「這很好,攏要做訓練。」他喜孜孜地說到自己小女兒在書軒當小志工,就是受到慈濟人文的薰習,在生活禮儀規範 上,讓人看到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變數中接變化球

「因為我們平常少有機會為社會付出,這次的環保宣導對我們學生是很有意義的;讓大家知道,環保對地球的重要。」滿身大汗喜歡走出戶外上課,慈少顏榮暉有所感受,「很多人知 道這些,卻不會做,藉由這次的宣導,讓大家都能夠接受。」

來慈少學到許多禮儀威儀的顏榮暉自認「現在做事比較認真,以前比較懶散。」雖然當初媽媽報名慈少上課不是很願意,榮暉也能體會媽媽對自己是有所期待,能改變成為不一樣的自 己,相信媽媽的決定是對的,

從宣導環保所學到,慈少們分享更重要是身體力行,出門帶環保袋、回家後會開始做分類;感受自己收穫很多的知足隊洪采翎,體會環保真的很重要外,還有在宣導中彼此間大家的那 份「合作」與「勇氣」更為重要。

感動最深的還有課務組陳淑玲,她表示因應此次活動,位於人車熙攘的蘆洲商圈,團隊也曾多次場勘、模擬多種情況,如何不影響車輛進出以及路邊攤販做生意,在此都得在無法掌握 的變數中去克服。

活動當天一大早,課務團隊先行前往拜會,與攤販們說明辦活動意義,受到攤販們的肯定。「只要你們需要場地,我們都願意把位置讓出來。」帶給大家無上的鼓舞,但也因節日(農 曆初一)熙來攘往的人與車潮,將原本預計宣導的四個點,臨時改為兩個,陳淑玲欣慰最終目的能讓孩子們,學到正向的啟發,讓善行代代相傳。

圖左 : 4月19日新北市蘆洲區進階、初階慈少上課,課務石中興(持麥克者)表示,讓孩子在群眾間做宣導的活動,目的引發社會大眾「人人做好垃圾分類,清淨在源頭」。[攝影者:張順生 ]
圖右 :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舉手做分類造福全人類、大家做環保明天會更好」大隊分三路隨著舉牌者的喊口號,直驅蘆洲商圈,進行環保宣導。[攝影者:張順生 ]

圖左 : 店家陳德良(圖右)提到:「環保是應該要做的,太慢做則日後的下一代沒有好的環境。」有機會能讓孩子們出來做宣導,「向下紮根,才有好的環境讓以後的下一代可用。」[攝影者:張順生 ]
圖右 : 「因為我們平常少有機會為社會付出,這次的環保宣導對我們學生是很有意義的。」慈少顏榮暉要讓大家知道,環保對地球的重要。[攝影者:張順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