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環保

E-mail 列印
2015年11月15日,雖然立冬剛過,天氣卻是溫暖的早晨。中和區親子成長班的家長和學員,依序來到新北市慈濟雙和聯絡處報到;在隊輔的引導下,進入位於二樓的國議廳。 今天活動的主題「環保」,一天五善、力行減碳。家長與學員一百零九人,在九十四位隊輔及慈濟志工陪伴下,相互交流、共同學習。

◎「環」境「保」護 人人有責

活動組透過「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故事,改編成「幸福森林的傳說」,富有教育又趣味戲劇演出,讓學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環境維護,不可以隨意亂丟垃圾,因為容易汙染大地、 釀成河川汙染,動物因而生病,人類因此也會被傳染疾病……這些的重要性,都與人類息息相關,唯有降低自己慾望,做好身心靈的環保,才能發揮保護自然生態的力量。

課務組呂麗雪老師,分享力行「一天五善」從自身做起,期望人人從「蔬食(素食)、省水、省電、攜帶環保杯、碗、筷、改變交通方式」,就可以日日減碳,降低地球暖化速度,減 少天災人禍。日常生活中,隨手、隨時都可以做環保。

麗雪老師進一步說明:肉食是全球暖化的主因,一公斤牛肉會消耗十六公斤穀物、及十萬公斤的水,而產生四十公斤的排泄物;現代人平日因為工作繁忙,蔬菜水果常攝取不足,輕 食、多蔬果、少鹽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亦能減輕對地球的負擔。

在淋浴時,可儲存熱水前的冷水,接起來沖馬桶就能省水;隨手關電燈、拔插頭,電器類可選用有節能標章的家電產品就能省電。

用過即丟的免洗杯、免洗筷不環保也不健康;出門攜帶環保杯、碗、筷,可減少使用紙杯、塑膠杯或保麗龍杯等。

改變交通方式,短程盡量步行或騎腳踏車有益健康;少開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自行開車;若要開車,盡量多人共乘,避免一人一車。

◎資源再回收 清淨在源頭

聽完環保講解,學員們分成八組,由老師及隊輔引導至環保教育站,學習如何做資源回收分類。

環保體驗共分為紙類、CD、瓶罐、水果套袋、報紙、書籍、拆解,塑膠八大區塊,每個區塊都有要領,或剪、拆、折,或依顏色、材質、性質不同而仔細分開歸類。

在各站站主的指導下,學員們很認真的學習。如同環保站長告訴大家:「要靜下心,沉住氣,彎下腰,用心體會,淨化地球也淨化心靈。」

大愛班釧作誠是個機靈好動的學生,往常上課總是坐不住,今天的環保實作倒是展現出他的長處,在拆解回收的電路板時,不但動作敏捷地將螺絲鬆開,且快速將鐵與銅片分門別類; 他開心地說:「師伯告訴我,銅的價錢較高,螺絲向右(順時針)是拴緊,螺絲向左(逆時針)是鬆開。」

在寶特瓶資源分類時,作誠聽師姑解說,先把裡面未喝完的水倒乾淨,再區分綠色、白色、雜色,去瓶蓋、瓶環後,再將七十個寶特瓶裝成一籃,「因為每一籃的量可做成一件毛毯, 既環保又可賑災。」

課程最後,釧作誠分享:「以前看到別人在做環保時,心裡沒什麼感覺;今天來做環保,才體會到做環保的辛苦。」

感恩班的學員呂昭毅則表示:「做環保要有耐心,要想快樂的事情才不會累。」

尊重班的同學周凱翔覺得很開心,做環保是件好事,就是要將垃圾分類。

環保志工鼓勵小朋友,在寒、暑假期間,歡迎來雙和環保教育站做環保。學員長提醒人人生活越簡單越好,每個人力行「一天五善」,才能節能減碳護地球。

圖左 : 教聯會老師演出環保靜思劇場,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改編成「幸福森林的傳說」。[攝影者:陳中豪]
圖右 : 看完戲劇演出,有獎徵答學員踴躍回答劇中所蘊含的環保問題。[攝影者:陳中豪]

圖左 : 環保實作,學員們在水果套袋區,認真學習如何將可回收套袋和芭樂葉子分開,做好回收。[攝影者:林文質]
圖右 : 環保實作體驗,大愛班的學員釧作誠,拆解回收的電路板,並將鐵與銅片分門別類地分開置放。[攝影者:林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