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圓緣 相約再續另一次善緣

圓緣 相約再續另一次善緣

E-mail 列印
「今日你我相逢,終究要分別。………每個結束,是為下個開始做準備。再會!再會!有緣就能再相聚。再會!再會!有願就能再相聚!」

這首〈我們有約〉的歌詞裡,字字句句都是依依離情。此刻,在二十二位學員和二十一位慈濟志工的心中,卻有更多相約再續好緣的期待……

2016年6月21日上午,慈濟岡山園區靜思會館中,這一學年總共上了二十二次課的大愛媽媽成長班,即將在今日畫下句點。學員們用歌聲,表達了她們這一年來的成長和法喜; 用言語,說出了她們的收穫和感恩。

感恩隊的莊慧真就是口口聲聲的感恩,她感恩課務組團隊,安排了內容精彩的課程,讓她學到了如何拿起針線做包包、如何製作手工肥皂、點心,還學習了茶道等等,這些生活知能和 人文素養的課,滋養了她的生命,豐富了她的生活。她也感謝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相互鼓勵的學員們,是大家的用心和努力,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這個團隊。

◎老師心父母心 心心相傳

慈濟大愛媽媽的成立,緣起於證嚴法師的慈悲心願。法師認為,要社會祥和,必須從淨化人心做起;要淨化人心,則首重教育。因此,法師期許老師及父母要互相砥礪,為孩子們建構 美好的教育環境。

於是,經慈濟教育志業團隊的籌畫下,成立了「大愛媽媽成長教室」。在校方的同意下,每周一次,利用半小時晨光時間,以靜思語故事將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帶入小學校園,希望能 對淨化人心盡一份心力。

學員王靜芬就是在這樣的感召下,加入了大愛媽媽成長教室。她說:「女兒上了小學,覺得自己也要跟著女兒一起成長,學會如何和孩子有更好的溝通。」

如今,臺灣許多小學都有大愛媽媽進駐,學員黃紀晴的孩子今年要上小一了,由於娘家父親身體違和,她想到證嚴法師說過:「行善行孝不能等!」因此,打算回北港娘家暫住,好好 陪伴父親。

但卻捨不得離開大愛媽媽團隊,打聽到北港國小也有大愛媽媽進駐時,不禁轉憂為喜。她說:「真好!今天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好緣的開始!」她語帶哽咽、面帶微笑,雖然離開了 岡山,卻沒有離開慈濟的大愛媽媽成長班團隊。

◎做點心結善緣 緣緣相續

今天,在緊湊的時間中,還安排了郭懿儀講師,來教大家兩道簡單實用、健康好吃的點心。一道是莓果燕麥糕,將材料混合在果汁機中打碎,再放入電鍋中蒸熟,冷卻後切片就完成 了。另一道是將淨斯可可粉加入奶油乳酪中拌勻,抹在吐司片上再夾入香蕉,然後捲起來切片,就是可可奶酪香蕉卷了。

看完教學示範後,各組親手製作,當做中午餐會的點心,大家品嚐著、讚嘆著,都說要回去做來與家人共享。真不愧是大愛媽媽,有好吃的,就會想到家人。

班主任林瑞凌致詞時,頻頻向大家招手,歡迎大家繼續報名參加下學年的課程。其實不用她招手,學員們紛紛表明:這麼好的團隊當然要繼續參加了。教育是慈濟的四大志業之一,教 育功能團隊的用心,使這些大愛媽媽們不僅在課程中增長了自己的知能,美善了自己的心靈。還能夠走入校園,宣導美和善。

學員蕭桂英表示,吸收到慈濟的人文,在教導學生時,比較有內容。同時,也了解到「你常去牽別人的手,有一天別人也會來牽你的手」的道理,這就是愛的循環。

這一年的課程結束,圓滿了一個善緣,下一學年的課程,又是另一個善緣的開始。善善循環,心心相傳,大愛媽媽用大愛照亮了自己和孩子,也照亮了祥和社會。

圖左 : 講師郭懿儀(右)教大家製作健康美味的點心,學員認真學習。[攝影者:歐嘉慧]
圖右 : 現學現做,學會之後,回去做來與家人共享。真不愧是大愛媽媽,有好吃的,就會想到家人。[攝影者:歐嘉慧]

圖左 : 學員莊惠真(前排左一),感恩課程的豐富、精彩,並和學員們的相互鼓勵,完成了這一年的學程。[攝影者:歐嘉慧]
圖右 : 學員黃紀晴(中)即將搬至北港,離情依依。但是,她說:「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善緣的開始!」[攝影者:歐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