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不捨身陷囹圄 願度人再退休

不捨身陷囹圄 願度人再退休

E-mail 列印
「心中一直有一個心願,希望在退休之前,能度幾個同學出來。」鄭有益不捨受刑同學出獄後,面對逆境重蹈覆轍,期望透過慈濟人愛的鼓勵和陪伴,勇敢面對考驗,不再身陷囹圄。

6月24日烈日炙人的午後,南屯區二十五位慈濟志工,在任職法務部矯正署臺中監獄教誨師,也是慈濟志工鄭有益的帶領下,穿越六道鐵門,進入臺中監獄孝二區縫紉兩個班,帶給 一百二十位同學一場心靈饗宴。

◎解自己勇面對

「覺得人生苦的請舉手」開場中志工林敏悧問。現場同學們鴉雀無聲,沒人舉手。

「苦、空、無常、無我。」林敏悧分享人生的真相中說:「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會改變,可是人們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真相而產生了煩惱。那,有煩惱該怎麼辦?就需要多一點智慧了。 不管外界如何變化只要記住兩個字,一個是『心』,另一個是『覺』。」林敏悧要同學們認識自己的心,誠實面對;能覺察、覺悟到自己的不足,就有改變的機會。

每件事情都會有變化和改變,林敏悧鼓勵同學們,「現在在這裡不會是永遠,未來也會改變,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記得『這將會過去』。」警惕自己也是鼓勵自己,一切都是為那最 美好的做準備,接受了,就有勇氣面對。

「我不擅常講話,可是聽老師講到『心』,我現在開始就是要勇敢面對自己。」陳同學舉手志願上臺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常常不想面對自己,就萎縮、膽怯,很多事情就因此 不了了之。

陳同學憶及剛入監時,內心非常憤怒,又不知道在憤怒甚麼,開口沒幾句「三字經」就出來。隨著年紀漸長,主管的教導,慢慢察覺正面的能量湧入,內心開始有了轉變,現在朋友多 了,陳同學打從心裡開心起來,日子越過越充實。

「我不相信我永遠都是一個受刑人,出去以後希望做一個有用的人,不管是對一個人小小的幫忙,或者是像師兄師姊這樣幫我們,心裡是快樂的。」陳同學的分享贏得掌聲一陣。

◎鐵漢心柔軟情

「淨化自己的心」同樣姓陳的同學說,很高興能再次與慈濟人見面,並接受大家的鼓勵。記得2012年3月8日,南屯區慈濟人將慈濟法船航向臺中監獄,當時的《水懺》經藏演繹 活動,至今令陳同學印象深刻。讓他深記影片播放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一位媽媽跟證嚴師父要了一串佛珠,她跟師父說要帶著佛珠到監獄探望兒子。而這位媽媽進到監獄看到兒子, 將佛珠呈給他時,母子兩人對話中的情境,觸動現場很多人的心,其中包括陳同學自己,於是心中埋下心願「要改變自己」。

教誨師鄭有益一心一意想做的事,是「淨化受刑人的心」,他將證嚴上人的法帶入職場,希望藉由自己在慈濟所做所學讓更多受刑人受惠。陳同學也因為鄭有益的教化、引導,心變得 更加柔軟了。

陳同學說:「四十幾歲了,從沒跟媽媽說過『我愛您』,就那一次演繹後,我寫了一封信給媽媽,跟她說『我愛您』,希望能有機會再孝順到她。」

「一切都將過去。」陳同學知道自己從小到大,帶給家人很多煩惱,特別是媽媽,自己也希望這一切都將過去。他發願把自己歸零,好好吸收對自己未來有幫助的人事物,好好改變自 己,讓人生重新起步。

◎願救拔淨身心

同學們口中的鄭有益導師,任職教誨工作二十七年,活動中,他細心觀察這樣的活動能帶給多少同學助益?鄭有益會後表示:從一百年和一百零一年,志工在監獄舉辦《水懺》演繹。 這因緣難得,感動很多受刑同學,但是,善念沒有持續下去,很多受刑人的心沒有熱度。因為活動都在大禮堂,同學輪流參加的機會,可能必須得再一、兩年後的事。鄭有益思索著如 何將這善念持續,因此決定固定在同一個作業工廠舉辦宗教教誨活動,想法也得到獄方贊同,而促成好因緣。

鄭有益提到,受刑同學剛進入始,同學朋友都會來探望,但是日子久了,來探望得只剩下父母親,讓人很不捨。又想到很多受刑人出獄後,面對逆境,心中善惡拔河,若沒有多一點善 念,很容易重蹈覆轍再進出監獄。經過志工多人商議,決定帶入《父母恩重難報經》,從鼓勵他們行孝要及時,加上靜思語傳遞正念,導入行善的觀念。透過志工從活動中,用愛的鼓 勵和陪伴,讓每一位受刑同學都能增長智慧,勇敢面對一切考驗,不再身陷囹圄,才能勇往直前,重新做一個能利益社會的人。

多一個好人,社會就會減少一個壞人,在鄭有益心中早已埋下心願:「希望在退休之前,能度幾個同學出來。」證嚴上人曾經鼓勵慈濟人,辦活動很辛苦,但是一場活動下來,即時能 淨化一個人的心,辦這一場活動就值得了。鄭有益也希望自己在任期中,即時教化讓一個人能悔改,一生也值得了。

人生不會一直是直線,也會有轉彎,當轉彎時,該怎麼辦?志工帶來《靜思語的智慧人生》一書,贈予每個同學一人一本,希望人人打開書本,從書中找到人生智慧和未來的方向。

圖左 : 6月24日的午後,南屯區二十五位慈濟志工,進入法務部矯正署臺中監獄孝二區縫紉兩個班,要帶給一百二十位同學一場心靈饗宴,並贈予同學每人一本《靜思語的智慧人生》,增加他們的精神食糧。[攝影者:王建忠]
圖右 : 志工林敏悧鼓勵同學們,「現在在這裡不會是永遠,未來也會改變,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記得『這將會過去』。」[攝影者:王建忠]

圖左 : 陳同學自願上臺分享:「我不相信我永遠都是一個受刑人,出去以後希望做一個有用的人,不管是對一個人小小的幫忙,或者是像師兄師姊這樣幫我們,心裡是快樂的。」[攝影者:王建忠]
圖右 : 同學拿到《靜思語的智慧人生》一書,隨即翻閱,這頁正寫著「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放棄自己!」「人生不怕慢,只怕站在原地不動!」[攝影者:王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