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慈少圓緣 自許責任承擔信願行

慈少圓緣 自許責任承擔信願行

E-mail 列印
西南氣流導致連日的大雨,讓2016年6月11日北彰慈少圓緣親子路跑充滿變數。設計路跑課程的陳建仲老師說:「有願就有力,讓我們一起誠心祈求老天爺圓滿我們慈少十三年 來第一次的親子路跑活動。」

果真活動日當天清晨老天爺送給大家一個涼爽無雨的好天氣,由班主任柯麗楓媽媽鳴槍,不分老少卯足勁往前跑,充分展現出慈少家庭「信、願、行」。

◎用愛陪伴 堅持跑完全程

學員許瑄哲及吳文菱,平日都熱愛運動,分别獲得路跑7公里男生組及女生組的冠軍。 文菱說:「在跑的過程很累,但是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堅持,緊跟著前面人的腳步。」陳怡安個頭最小,仍榮獲女生組第三名。她感謝沿路很多爸爸、媽媽的加油,給了她無限的力量! 郭同昱在途中一直想要折返,但是在大家的鼓勵下,堅持跑到終點,獲得女生組第五名。

班主任柯麗楓帶著高齡七十八歲、七十九歲的爸爸、媽媽和已是慈青的三個寶貝女兒,全家一起參加路跑活動。她覺得現在孩子課業繁忙,不常運動,親子互動少,藉由這次親子路跑 的活動,能讓大家動起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她感恩老天爺賜予好天氣,也感恩慈少家人共同成就。」

◎勇於嘗試 看見生命的潛力

南興國小柯伯儒校長帶著高中志工哥哥們,前來分享精彩的志工經驗,點燃慈少班孩子的愛與希望。

伯儒校長多年前曾參與北彰慈少班的課務,此次重回慈少,感覺特別親切。 他說:「中部孩子純樸、有禮貌、具同理心…,這是我們的優勢,要好好保留,將來面對任何的挫折和挑戰,才能一一克服。」

「把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富、學歷都拿掉之後,剩下的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重量。」年輕的柯校長擁有博士學位,引用「臺東建和書屋」創辦人陳俊朗的話鼓勵慈少夥伴。要走出舒 適圈,要勇於嘗試,才能看見生命的潛力。

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伯儒校長成立了「希望工程學習輔導團隊」,號召縣內高中學生,利用假日到偏鄉小學服務,期待高中志工從服務他人的過程中,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展現樂於助 人的勇氣,進而看見生命的豐富與美好!

◎成年禮自我肯定承擔責任

慈少家人感情濃厚,很多高三生畢業後轉換成灰衣志工身份,投入慈少班運作,有感於此今年特地為即將畢業的高三生舉辦成年禮,祝福慈少孩子成長並學習承擔。

吳宜亭從國一就進慈少班,六年來跟隊輔爸爸、媽媽及夥伴們建立的情誼,讓她不捨即將從慈少畢業。宜亭語帶哽咽地,感恩隊輔爸爸、媽媽的照顧,感恩這麼多年來一直陪在身旁的 夥伴們,想到這些年手語隊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說著說著,宜亭激動得不停落淚。

吳楚恩讀餐飲科,為了感恩慈少家人,特地展現所學親手做了兩百五十份美味的泡芙,與大家分享。楚恩在慈少班這幾年,個性改很多,比較不會頂撞媽媽;也因為經常做志工,讓他 更樂於付出,心靈更富足,慈少班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家。

「成年禮包含了四種意義:自我肯定、承擔責任、心智成長與感恩回饋,祝福高三生展翼,飛向新的人生階段。」洪淑真老師細心為大家解說,學員也都自我期許。

成年禮時,學員奉茶感恩爸爸媽媽,一口一口餵食親手做的小點心,回饋父母養育的辛勞;再送上自己縫製象徵守護神也是智慧的貓頭鷹吊飾,祝福闔家幸福美滿。

◎路要自己走 人生道路相扶持

彰化分會的社工師劉乃慈姊姊,民國九十二年就是第一屆慈少班學員。她說自己從小功課不好,是舞蹈讓她找回自信,是慈少班陪著她走過人生的低潮。高中畢業後選擇就讀慈濟大 學,並參與慈青社繼續慈濟旅程,更努力讀書爭取公費,也從社團活動中學會換個角度看事情。

人類學家珍古德博士說:「當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就有一股改變世界的力量!」乃慈受到這句話的鼓舞,選擇勇敢面對挑戰。

她說:「我們一群慈青,曾經在雨後的地上撿拾蚯蚓,保護蚯蚓,不讓來往的行人踩到牠們。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做了會很不一樣!」

乃慈坦承有時候會做到起煩惱,但是只要相信自己,不斷地努力,世界會因此更美好!大學畢業後曾擔任幼教老師,最後仍選擇回到慈濟大家庭。她說:「任何人都無法告訴你,哪一 條路是正確的,只有自己走過才會知道。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斷的選擇,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離情依依,慈少學員們從剛加入時陌生、羞澀,經過一年的互動與學習,現在就像家人一樣的親切互動。圓緣晚會的才藝表演,再次將大家的心圈在一起,不管是太鼓、魔術、唱歌、 舞蹈、手語或戲劇演出,都是彼此最難忘的回憶。慈少班的孩子,在愛的環境下一起成長,更將帶著無限的愛與祝福,展翅高飛開創未來。

圖左 : 吳宜亭感恩隊輔爸爸、媽媽的照顧,感恩這麼多年來一直陪在身旁的夥伴們。[攝影者:張富祐]
圖右 : 吳楚恩(左一)奉上親手做的泡芙,來感恩慈少家人。[攝影者:林泰山]

圖左 : 感恩有好因緣來到慈少班,人生多了好多爸媽的愛。[攝影者:楊鎧遠]
圖右 : 離情依依,圓緣晚會的才藝表演,再次將大家的心圈在一起。[攝影者:林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