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骨捐 翻轉血液患者的人生

骨捐 翻轉血液患者的人生

E-mail 列印
「每位骨捐關懷小組成員的使命,是要在捐贈者的身邊付出最大的關懷,而且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夠得到社會大眾更多的支持;讓血液病患及家庭,因為捐髓與骨髓移植的成功,生命 再度展現生機,臉上發出璀璨的笑容。」司儀林秀香引述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的話,歡迎與會者並致上誠摯的感恩。

6月18日下午,草屯聯絡處舉辦「中彰區骨捐關懷小組聯誼」,來自苗栗、彰化、台中、南投各地的骨捐關懷小組成員,讓草屯聯絡處小而美的佛堂座無虛席;一百五十位志工彼此 問候聲,顯示出慈濟大家庭的溫馨與和諧。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自1993年10月成立,全體慈濟人也同時展開全臺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至今,二十三年來,移植成功達4319例、髓緣送至三十個國家,到今 (2016)年五月底,資料庫統計筆數已經有40萬5470筆。

「救人一命,無損己身」,一開始即投入「捐贈活動暨關懷組」的資深志工林雪珠和楊國梁主任,於本月分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紅十字會博愛論壇,楊主任受邀分享骨髓幹細胞捐贈, 得到對岸很大的尊重和肯定。這一切均源自於上人對生命的愛,和所有志工的用心投入。

◎三高釋疑 話慈濟

「咚!咚!咚!……」鼓聲震撼佛堂的每個角落,不只贏來了掌聲,也震動了與會者身上的細胞。夏日的午后,響亮的鼓聲,似乎把瞌睡蟲趕走了,讓大家的精神更振奮。

草屯太鼓隊的成員們,聽著指導老師李怡美的指揮,演奏曲目〈花鳥風月〉,每位在場的志工與骨捐者似乎都感受到,他們正用合齊的鼓聲,鼓動著幹細胞勇往直前,創造生命的奇 蹟,讓愛不漏接,讓患者隨時能等待到遠方的愛。

太鼓隊表演過後,心靈饗宴時刻,由自稱是小鎮醫師,但義診賑災足跡踏遍了亞洲,在尼泊爾、菲律賓、日本、大陸,都曾留下身影。草屯區人醫會王啟芬醫師分享「三高釋疑話慈 濟」。

去年因為無明網的「消慈風波」,慈濟不得不專文提出「釋疑」,猶如一般大眾對三高的誤解一樣,王啟芬醫師也提出「三高釋疑」。很多人認為西藥會傷害腎臟,他以圖表告訴大 家,台灣的洗腎盛行率是世界第一,發生率是世界第二,如果西藥會傷害腎臟,其他只吃西藥的歐美國家,為何洗腎都比台灣少?可見大家對西藥誤解之深。

洪醫師深入淺出的告訴大家,三高是人類的文明病,因為現代人懶得勞動、運動、壓力大、睡眠品質不好、飲食不節制,自然三高越來越多。

話鋒一轉,洪醫師還以「因緣果報」與「六道輪迴」來闡釋疾病的發生與併發症。

他舉例說,具有糖尿病的基因體質是「因」,飲食不節制、不運動、不勞動、壓力大、睡眠不好是「緣」,成就了糖尿病的「果」。如果沒有好好控制,就產生失明、洗腎、截肢種種 併發症的「報」。

他更以骨髓移植為例,為何國人的骨髓能配對到世界各地不同國度的人呢?六對人類白血球抗原豈是那麼容易配對到呢?答案就在上人今年5月14日「靜思晨語」講述《妙法蓮華經 -授學無學人記品》中。上人說:「不論我們生在哪一個地方,盡虛空法界,天地之間這麼大,這五大洲,我們累生累世,說不定我們都已經走過了,與哪一個地方有因緣,與哪一個 國家的眾生有因緣,可能我們也去走過了」。

洪醫師說:「其實我們與佛菩薩一樣,也是同時在布善種子、修佛法、結善緣;所以我們的骨髓得以配對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度去,那正是髓緣的由來。」他以親自到尼泊爾賑災義診 兩星期為例。他說:「要不是累生累世之緣,我們怎麼會飛了數千公里,去與佛陀故鄉的子民,結這一分善緣呢?」

而全球各地志工之所以可以無私無求的付出,緣於那分不忍與不捨。結語中,洪醫師引用去年上人與尼泊爾賑災團的視訊連線的開示:「當慈悲心離開了,你就沒有力量去付出。」他 勉勵大家,唯有親身去付出,才能體證佛陀心中的大愛。

◎捐髓感動 入慈濟

戲說人生,話劇表演帶領會眾用輕鬆的方式來認識一段陪髓志工與捐髓者的真人實事。

「聽說這次的捐贈者很『阿沙力』就答應用抽腸骨捐贈方式?」扮演陪髓志工的徐寶柔說。

「是啊!而且是聽到要回花蓮,更高興,還問是否可見到上人?」另一位扮演志工的梁惠美歡喜地回說。

扮演捐髓者的巫建龍志工跪在佛像前,發願一定要救人。他呼喊著龍天護法、諸佛菩薩來保佑時,臺下的會眾被他賣力的演出,逗得笑聲不斷。

「要出門時,家裡那口灶(太太)有交代,要跟上人合照才能證明有見到上人。要進去精舍的前一晚,頭髮洗得特別乾淨,希望讓上人摸頭殼,來灌頂加持。」本尊許世良手上拿著與 上人合照的照片,上臺分享當時感動於志工的陪髓過程,及感恩黃完基師兄的用心呵護。

當他到精舍捐髓後,如願見到了上人。上人勉勵他要好好地跟著黃完基的腳步成為慈濟人。

因為髓緣,化感動為行動,進而受證為慈誠,許世良歡喜地成為了骨捐關懷小組的成員。

◎妙手生華 得法喜

「感謝捐者們、感謝志工們、感謝這一切的人事物……」,骨捐關懷團隊用手語來表達心中無盡的感謝。

「一花一葉一如來」,骨捐團隊志工洪節,一邊練著手語,心裏也盤算著,該買哪一些花來裝飾,點綴今日的小圓桌呢?雖然是在前天下午才接到變化球,臉上卻是始終掛著微笑,連 夜把這三十個圓桌的桌花趕工完成。

時間總是不停留,溫馨家聚感恩與祝福的時刻,志工洪啟芬與張美雀,代表草屯區組隊長向全體道感恩與祝福。

結束前,洪啟芬醫師看到小圓桌上的點心,有的尚未用完,請大家把點心吃完。他問:「蘋果代表什麼?」「平平安安。」大家默契十足地回答。

「那蕃茄呢?」大家面面相覷,洪醫師機智說:「『翻』轉血液疾病患者的一生!」

又問:「麻糬呢?」大家微笑不語,他說:「慈濟人都是麻吉啦!也是骨髓配對MATCH 啦!」大家鼓掌拍手叫好。

用心者,處處都是法。一場溫馨的聯誼,讓參與者帶著滿懷的法喜;在笑聲與祝福聲中,骨捐關懷小組成員,將持續用那份愛的接力,陪伴、關懷血液疾病患者生命再現風華的人 生。

圖左 : 夏日的午后,草屯太鼓隊的演奏,鼓聲震撼佛堂的每個角落,似乎把瞌睡蟲趕走了,讓大家的精神更振奮。[攝影者:林榮標]
圖右 : 6月18日下午來自中區一百五十位骨捐關懷小組成員,讓草屯聯絡處小而美的佛堂座無虛席,顯示出慈濟大家庭的溫馨與和諧。[攝影者:林榮標]

圖左 : 洪啟芬醫師不只在草屯鎮行醫濟人,也時常參與慈濟國際賑災義診,更是全力護持骨捐業務,是骨捐關懷小組強而有力的後盾。[攝影者:林榮標]
圖右 : 志工梁惠美帶領著團隊,用短劇方式呈現當時陪髓時的感人畫面,博得現場的笑聲與掌聲。[攝影者:林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