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畢業禮物── 環保特訓

畢業禮物── 環保特訓

E-mail 列印
新北市新店區新店國小六年二班師生,在畢業典禮前五天,預約要參訪屈尺環保教育站,導師陳柏成在電話裡表明需求有三:〈一〉徹底學會細分類操作。〈二〉認識環保酵素的妙 用。〈三〉品嚐慈濟人做的素齋。明確的聯絡內容,讓慈濟的環保志工歡喜迎接他們如貴賓般,同時很讚佩這位老師有很高的智慧。

◎寓教於樂的人文團康

善於設計團康活動的徐玉英,她也是新店國小的退休老師,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將環保之理念和實踐方法變成數來寶呈現,兩三下工夫就讓這群乖巧的學生,明白了什麼是「五R」 ──減量(Reduce)、再用(Reuse)、回收( Recycle)、再生(Regenerate) 、拒買(Refuse)。原來想愛地球並不難,就從每日行「五 善」開始:一、要吃素。二、要省水。三、要使用環保碗筷杯。四、要省電。五、要多走路少開車。

在相機和錄影機的見證下,這群孩子們展現的是認真聽,歡喜回應提問,非常有精神的唱出環保歌,可愛的臉龐上散發著濃濃的幸福滋味。他們今天有自備環保碗筷及杯子出門,又是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和徒步一段距離才抵達環保站,已經是很不簡單了。

◎體驗回收物分類 收穫多

猶如屈尺環保教育站「守護神」的洪志文師兄,他可以清清楚楚地介紹站內的一花一草一木,許多的周邊場佈他也發揮創意親自動手,例如門口的漂亮吊飾就是採用回收的圓形光碟片 變出來的。更厲害的是他還扮演多功能角色,不管是開環保車,還是音控,甚至於歡迎參訪時的內容設計與導覽,都能樣樣通。從室內到室外的介紹,洪師兄所強調的話是︰「慈濟的 環保教育站,主要的是宣導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積極作法;而不是只做資源回收。」

學生帶上口罩和手套在分類區分成三組,輪流進行細分類的操作,負責指導的志工極為用心,詳細的說,緊盯著成果,級任陳老師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忽前忽後顧左顧右,不允許任何 人偷懶,真的要進行「畢業闖關」的樣子。

「哇!大家來瞧!這一臺神奇的壓縮機,正要壓縮一大袋處理好的寶特瓶,好科學的作法。」充當臨時操控機器的男同學很興奮的叫著。

拆解區的同學很專注的拿著螺絲起子或剪刀,小心翼翼的將物品拆開,內藏有有塑膠有鐵片,像尋寶物一樣,只要是還能再利用的都要分別收好。望見85歲的阿嬤手那麼靈活的在示 範,大家忍不住欽佩的說:「阿嬤!您真是好棒唷!」

環保酵素是聽簡易的製作過程解說之後,師生各領有一瓶已完成可現用的成品,再贈送一份說明書,希望當作畢業的一份禮物,然後在暑假中就可以嘗試製作,好好發揮科學實驗的精 神,真正實踐清淨在源頭的目標。

◎午齋吃素學食儀

原本就已吃素八年的陳老師,慢慢的影響班上學生,今天就是好時機。他說:「願這群純真的孩子能有慈濟人文氣息,希望他們可以因為來此而留下美好的回憶。」

兩位志工介紹食的威儀「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引起一陣好奇,有幾位女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要訓練去比賽選美呀?」

「愛就是把碗裡的食物都惜福完,用餐時也要保持安靜,因為這裡是清淨的小佛堂。」資深志工在一旁多加幾句叮嚀的話。

三個多小時,師生真情用心的體驗環保活動,告辭前在佛堂裡留下依依不捨的身影。陳老師還代表全體同學表達謝意和捐出一筆班費〈表示學習佈施的機會〉;他也收下慈濟人製作的 環保獎卡以及分類「十指口訣」精美圖表,要帶回學校去,準備作為日後推廣環保的助力。

圖左 : 環保酵素是聽簡易的製作過程解說,希望有勇氣嘗試做做看。[攝影者:何照烈]
圖右 : 輪流進行細分類的操作,負責指導的志工極為用心。[攝影者:何照烈]

圖左 : 兩位師姑介紹食的威儀「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攝影者:何照烈]
圖右 : 陳老師還代表全體同學表達謝意和捐出一筆班費他也收下慈濟人製作的環保獎卡以及分類「十指口訣」精美圖表〈表示學習佈施的機會〉[攝影者:何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