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鐘鼓響起 法行無量

鐘鼓響起 法行無量

E-mail 列印
「鼓不打不響,法鼓要有人敲,如同法脈也要有人傳,不是表演鐘鼓,是要用鐘鼓傳法」,慈濟三重志業園區6月25日舉辦〈勤行頌〉鐘鼓肢體入經藏課程,課程企劃志工呂秀英 (慈悅)說明「靜思鐘鼓」的精神與意義;鐘鼓在古代是佛、寺、院或教堂必備的法器,代表和平與祥和,也是表達對人的尊敬與祝福;鐘、鼓聲響,敲醒人人心中的戒律,進而聞思 修,聽聞鐘鼓聲,煩惱清。

◎ 廣邀菩薩傳法

「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弘誓願,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勤行頌〉鐘鼓齊鳴,鐘鼓傳法,傳「誠、正、信、實」的法脈,與弘揚「慈、悲、喜、捨」的宗 門。

課程是為七月吉祥祈福會〈勤行頌〉鐘鼓演繹做準備,上午講師張毅、張美娟、蕭志傑精闢詳實解說各項動作,助教團隊示範演繹「鐘鼓肢體」的基本功,學員從正確握鼓棒開始學 起,蹲馬步、跨弓箭步,動作轉換時,重心改變,因此暖身、伸展肌肉十分重要。隨著〈勤行頌〉的樂章,學員們的舉手投足力求整齊到位,道氣十足,攝受人心。

下午分「男鼓組」、「女鼓組」與「鐘組」,在三個場地進行演練。「鼓組」以肢體詮釋,需要大幅度伸張動作,考驗肢體柔軟度,也比較消耗體力,所以邀約各社區年輕人或慈濟人 第二代參與;「鐘組」則是邀約資深、有生命閱歷之慈濟人或社區長者,最重要是要帶動更多人走入慈濟。

◎ 法心勤精進

首次舉辦「鐘鼓肢體」演繹課程,來自全臺及海外學員共八百一十六位,他們都是未來各社區演繹種子;有人為了興趣來學習,有人為了運動來參與,更有人為傳承法脈而來。

明年即將從職場屆齡退休的志工周水盛,自認有年紀了,適合報名「鐘組」,他說:「上人期勉以鐘鼓傳法,所以把握因緣報名,無論是手語或鐘鼓演繹,都是人生美好回憶。」

周水盛從2009年開始參與經藏演繹,汲取法髓用心行菩薩道。這次參加鐘鼓肢體課程,聽到眾人齊心唱誦〈勤行頌〉,歌聲震撼人心,領受上人的法不斷注入心田,人間菩薩如農 夫必須努力耕耘,才能福慧增長。

把握因緣不空過,周水盛白天上班忙碌,回到家必須父兼母職,仍盡心投入慈濟事。1997年他受證慈誠,一路走來秉持「信願行」理念,付出無所求,但最後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從一位嚴父變慈父,使家庭更和樂;1999年8月,周水盛與慈濟人正忙於為土耳其震災募款之際,突然接獲妻子車禍往生的噩耗,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悲慟萬分,幸有上人的 法,讓周水盛的心很快安住下來,他深信因緣果報,不忍苛責剛退伍的年輕肇事者,就讓這場無常平靜落幕。

周水盛體悟人生無常,更要把握時間付出,他在社區承擔精進組廣結善緣;承擔經藏演繹傳遞佛法。現在參與〈勤行頌〉鐘鼓傳法課程,期許回到社區和法親們一起說法傳法。

今年四月份參與「慈濟五十周年慶」經藏演繹的慈警會志工徐國晃說:「很慶幸有機會參加鐘鼓肢體傳法,第一次接觸鐘鼓,必須花很多時間體力學習。警察工作很忙,這是一種挑 戰。」

上人敦勉「用心就是專業」,讓徐國晃相信有心就有力量,透過不斷地練習,運用肢體展現力道之美來說法傳法,本來微凸的肚子,現在都消掉,體重減少三、四公斤,有一舉數得好 處。徐國晃呼籲大家,一起用鐘鼓聲與肢體演繹來傳揚慈濟法脈。

◎ 菩薩不老

銀髮志工勤精進,「鐘鼓肢體」入經藏不落人後,把演繹當運動,身段靈活不輸年輕人。

「活到老,學到老,我年紀雖大,但心不老,別人可以做,我也可以做,如果跟不上,別人用走的,我就用跑的,也要追上。」八十二歲的黃胡攏表示,在她的心裡永遠是二十五歲; 之前在關渡園區學了三個月打大鼓,第一個月有點跟不上,本來想放棄,經兒媳鼓勵把打鼓當運動,現在已能跟上進度,也越打越有興趣,這次擊鐘動作就難不倒她了。

從小就很想學打鼓,只是苦無機會,來自屏東,已經七十多歲,頭髮斑白的葉玲婉興奮表示:「整晚都不敢睡,深怕睡過頭,錯過學習的機會,清晨四點多就從屏東出發。一知道有機 會學打鼓,還可幫上人傳法,我第一個報名,大家都問我可以蹲馬步嗎﹖我就證明給他們看,上人說:『有心就不難』,只要事先做好暖身運動,相信年紀不是問題,而且我們不只是 打鼓,也是在傳慈濟法脈。」

全體學員賣力的演練,整齊劃一地揮舞鼓棒,並齊聲唱頌〈勤行頌〉「……悲智雙運無量心……實心誓願成佛道……」,道氣齊揚的鐘鼓節奏聲、宏亮悠揚的歌聲迴盪整個道場,震撼 人心。

〈勤行頌〉詞曲意境,期望所有靜思弟子能夠謹記上人的精神理念,並用鐘鼓聲與肢體演繹,將〈勤行頌〉蘊含的意義傳遞出去,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圖左 : 慈警會志工徐國晃(二排右一)分享:「透過不斷的練習,體重大約減少三、四公斤,本來有一點微肚,現在都消掉了。主要是用鐘鼓聲與肢體演繹來做傳法的動作。」[攝影者:洪乃文]
圖右 : 八十二歲的志工黃胡攏說:「別人可以做,我也可以做,如果跟不上,別人用走的,我用跑的,也要追上。」[攝影者:鄭嘉裕]

圖左 : 6月25日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舉辦了〈勤行頌〉鐘鼓肢體入經藏課程,來自全臺海外共聚集了八百一十六位學員,他們未來都是各社區演繹種子。[攝影者:鄭嘉裕]
圖右 : 慈濟志工周水盛把握經藏、鐘鼓演繹的因緣,汲取法水入心,身體力行結好緣。[攝影者:鄭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