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師生徒步環保站 用汗水滋潤教育

師生徒步環保站 用汗水滋潤教育

E-mail 列印
和平國小的老師為了讓學生體會「辛苦」和環保的重要,帶領學生徒步到距離學校一公里處的「福興環保教育站」,在回收分類的體驗中,看見環保志工的辛勞。

6月29日,一早火紅的太陽已把萬物曬得發燙,和平國小五年級八個班共二百三十一位師生,分成兩梯次在各班的導師帶領下,浩蕩長的隊伍,頂著炙熱步出校門,經過四個紅綠燈 口,一路來到臺中市南區「福興環保教育站」。雖然每個人都走得滿身大汗,但孩子們卻像遠足似地雀躍不已。

◎ 紙上談兵 不如親自體驗

五年二班的導師何美緻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比較優渥,很難體會『辛苦』!所以我們決定用走路的來。」

去(2015)年就曾帶著即將畢業的六年級生,參訪過福興環保站的何美緻表示,因為上次回去後,同學們的反應都很好,所以這一學期開學時,就和所有五年級的老師達成共 識——學期末,一定要再帶學生們來一趟「環保知性之旅」。

何老師說,去年參訪後,有位學生非常地感動,他覺得在環保站做分類,真的很辛苦。沒來環保站之前,他從來都不知道,社會上竟然有這麼一群人,默默地為守護地球而付出。為盡 一己之力,這位已升上國中的同學,還是會利用暑假空檔,到環保站來幫忙做分類。

環境保護對地球的重要,是目前國際間熱烈討論的議題;從小紮根,更是學校課綱上不容忽視的題材,為人師表的何美緻不願只是「紙上談兵」,她覺得,「光靠書本上的文字力量是 不夠的,一定要讓他們親自體驗,更要讓他們看見有多少人正為保護地球,這麼辛苦的在付出!」為讓這分善的循環,持續不斷的發酵,何美緻用心在每一屆的學生。

◎ 共知共行 拯救地球

「外面熱嗎?」慈濟志工也是和平國小的大愛媽媽謝美珠,以「好熱的天氣」,向來到福興環保站參訪的和平國小師生,說明著地球暖化所帶來的危機……。「如何才能減緩溫室效 應?」 她呼籲,「欲望降低一點,愛心提升一點,生活回歸自然,心靈回歸樸實;自愛、愛人、愛大地,人人共知、共識、且能共行,拯救地球才能『來得及』!」

當天,每一梯次參訪的學生都分成兩批,一半在環保站的佛堂裡聽課和觀賞影片,另一半則分別在回收區、塑膠袋區和寶特瓶區做分類。

體驗著新鮮事的同學們,你一腳、我一踏的把寶特瓶踩的「嗶啵 」作響。五年二班的林恆立,白淨的他任由額頭上的汗水滑落臉頰,笑容不曾離開的他與同學們高興地又踩、又踏的 實地體驗把寶特瓶踩扁回收。在聽完慈濟志工張森林解說寶特瓶的功用後,他大開眼界地說,「想不到,丟掉的寶特瓶有這麼多用處!」雖然課堂上老師曾解說過,但經過志工展示用 寶特瓶融化抽剝成絲後,所能製造出的衣服、毛毯……等產品時,這分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讓林恆立直呼不可思議!

五年一班的環保小尖兵張育睿靦腆地說,「這裡比學校多太多了,今天我認識了更多可以回收的東西。」原本不知道塑膠袋也可以回收的張育睿表示,會把所學帶回學校,更會帶回去 跟家人分享,並落實在生活之中。

環保站是一處用汗水滋潤的生命教育站,和平國小的師生在福興環保站的實作中,體會到——付出,並非因為「歡喜」才做;而是「應該」做,所以要「盡心」做。不使用一次性產 品,唯有清淨在源頭才是保護地球的不二守則。

圖左 : 和平國小學生在慈濟志工的指導下,個個彎腰撿拾可回收物品,再依屬性分類。[攝影者:梁清溪]
圖右 : 去(2015)年就曾帶著即將畢業的六年級生,參訪過福興環保站的何美緻(中),因為反應很好,所以這學期開學時,就和所有五年級的老師達成共識,學期末再帶學生來「環保知性之旅」。[攝影者:梁清溪]

圖左 : 五年一班的張育睿(前中)很用心的在分類,因為他是班上自願的環保小尖兵,他要把當日所學,真正落實到學校和家裡等日常生活之中。[攝影者:梁清溪]
圖右 : 在佛堂裡觀賞完環保影片後,慈濟志工將回收來的紙張,現場教導老師和同學們,變成一隻隻翩翩起舞的蝴蝶。[攝影者:梁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