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行真實道 講真實事

行真實道 講真實事

E-mail 列印
慈濟志工李逸盈於1993年入慈濟,1996年受證。

「我的學歷不高,二姊跟小妹都有上大學,媽媽說我很會做事,幫忙家裡做事不要讀書。」李逸盈笑著談論小時候的生活,家裡是木材工廠,每天睜開雙眼就要到工廠 剪角材及撿木材塊,到了八歲,跟長輩吵著要唸書才開始上學。

李逸盈活潑健談具有生意人的眼光及頭腦,結婚後做委託行生意,自己跑單幫到日本批貨,六零年代開放國人出國後,委託行生意變差即轉換跑道到香港批發玉器,做玉器加工,直到去(2019)年退休,足足做了三十八年的玉器生意。經濟狀況不錯時,出手闊綽,身上的衣服一套上萬元不足為奇,也沾染打牌惡習,一夜輸贏十幾萬,眼眨也不眨一下。

她的二姊李賢與二姊夫林三堂住臺北,接觸慈濟後很積極投入慈濟各項功能,逢人就談慈濟的種種慈善作為,當然也介紹李逸盈做慈濟工作。為了尋找慈濟人,李逸盈開車到梅山街上逢人詢問是否認識慈濟志工江媽媽(江林金鸞),江媽媽轉介她到嘉義市杭州五街當時的嘉義聯絡處,因此認識了自己的「雞母」鄭惟詰師兄,於是開始了慈善訪視的工作。

「快速的改變我的消費習慣,探訪個案是點醒我的最大主因!」在訪視的過程,帶給她很大的省思,看見許多家庭一個月僅靠幾千塊維持整個家庭的開銷,她當下體悟:買件衣服七、八千元,就是貧苦家庭整個月的開銷,自己日子過得太浪費了,反思若是能省下這些錢,便能幫多少家庭度過難熬的日子。

在不斷的接觸個案,漸漸地檢討改變行為,現在的鞋子都要穿到見底才會換新的,有時候在環保站看見挺適合自己的二手衣也不會排斥,在環保站的竹筒投點錢,有時還覺得撿到寶沾沾自喜,因為有些洗乾淨後的二手衣不輸給全新的,跟店裡賣的一樣時髦,若不主動告訴別人,也發現不了差異。

李逸盈也分享,她愛漂亮,從年輕到現在七十多歲還是沒變,年輕時為了時髦而染紅頭髮,現在雖然消費習慣改變了,愛美的習性卻不變:「我深信外表有精神能讓周遭的人也有了精神,包括去會員家收功德款,聽到人家一句年輕阿嬤又來了,我便覺得充滿歡喜。」

回憶當時較深刻印象的訪視個案,在嘉義縣東石鄉一位個兒蠻高,長得像外國人的老人家,志工們都稱呼她蘇聯阿嬤,因住家長期受淹水之害,不斷加高門檻,導致門簷與門檻的距離愈來愈靠近,每次要進入她家都要彎腰,且一家三代都有智能障礙,在訪視中看見受苦的人方體認自己的幸福,也因訪視個案,驚覺自己太奢華:「看個案可以度人,看見世間苦難偏多,體會自己很幸福,三餐無憂身心愉悅,未入慈濟前是破銅舊錫,被慈濟回收了!」李逸盈笑著訴說因訪視個案而改掉過往生活及消費惡習。

回想以往在社區推廣上人的法及慈濟的理念,會以家庭茶會模式進行,帶著小點心及水果拜訪會眾,在客廳邊吃邊聊,分享環保愛地球的觀念,邀約會眾到就近的環保場,教導資源分類的方法,分享三十個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故事,並對民眾質疑慈濟募款數太多及專救國外的諸多議題,耐心逐項解釋慈濟專款專用的原則。

因逸盈是做玉器加工的生意,為募醫院的建院基金,請玉器師傅雕刻玉石,由她編織中國結成為玉飾拿來義賣,逸盈回憶在籌募款期間許多慈濟志工都會帶著家裡的東西一起去夜市擺攤義賣,一起為建院而努力,在義賣中碰見了許多熱心的民眾,買賣時一個玉飾兩、三千元也不殺價,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筆錢是要用來建醫院救人的,當初在義賣中的顧客,許多都成為慈濟的會員。

在擔任嘉義第三組組長期間,適逢興建慈濟大林醫院,談及建院期間的往事,李逸盈眼睛洋溢著光芒:「我在那兒住了兩個多月,那段時間許多臺北的資深師姊專程南下教我們如何帶動參訪的會眾!」醫院工地外有一間臨時辦公室,她連過年期間也進駐在內,負責張羅煮餐供參訪醫院的人們用餐,她興奮得談著那段時間捐款的人很多,數萬元的捐款是稀鬆平常,有一次更收到一筆達二十萬的捐款,她津津樂道:晚上睡覺是躺在未拆塑膠包膜的病床上,夜晚翻身時總會有塑膠膜互相摩擦的聲音。以前的志工戲稱她為「馬上辦」,輪她值班時,只要有工地缺了什麼東西,找她就對了,她會馬上跑到附近的超商去添購。

李逸盈每個禮拜的六、日都會去臺北批貨,而建院的期間志工常開會,為了趕開會,南下時常要扛著三個行李箱去松山機場搭飛機,在嘉義水上機場下飛機後接著包計程車去到大林慈院。那時候為了趕回來開會,一個禮拜至少要坐兩三趟飛機,每天睡不到幾個鐘頭,除了生意,還有建院的許多事宜跟香積的工作,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她微笑談到:「過了這麼多年頭,如果不是特別提起,記憶都有些模糊了,但一想起那段日子,還是會覺得很開心、很幸福。」

2006年,無常降臨逸盈的身上,原為零期癌可以靠冷凍方式治療,因她拖延及不願意面對現實,發展成第二期了,雖因化療而掉光頭髮,但仍每天包著頭巾下樓跟其他患者談慈濟,李逸盈回憶住院治療情景:在醫院進進出出久了,深刻體驗人生無常,隔壁病床患者可能一口氣喘不過來就走了。醫院很像是人間煉獄,多的是被病魔摧殘的人們,生命在呼吸間出現又消逝。

化療讓身體疲憊無法行動自如,休息個兩天像似恢復了,又得進行下一波的化療。經過十幾次的化療,深刻體驗平時身強體壯的人也禁不起病魔的摧殘,李逸盈嘆口氣:「人都需要碰到磨難才能夠醒悟,所以很感恩有這場磨難,我才能更加覺悟,當下發願,如果能痊癒,會更加堅定地在菩薩道上走下去。」

圖左 :李逸盈師姊參與浴佛活動[攝影者:陳麗君]
圖右 :李逸盈(右四)在大林慈濟醫院籌建期間積極募款,義賣玉器製品護持建院基金。(陳月燕師姊翻拍當年的相片)[攝影者:陳月燕]
圖左 :李逸盈師姊參與1996賀伯風災的發放,涉水訪視。(陳月燕師姊翻拍當年的相片)[攝影者:陳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