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人文洗禮 播善種子

人文洗禮 播善種子

E-mail 列印
位於臺北關渡平原的「關渡靜思堂」,遠望觀音山、淡水河出海口,園區開敞、不築圍牆、不脫鞋,以最親和的方式,歡迎著每位到訪者。

2024年6月8日嘉義區見習委員、慈誠及工作人員共一百二十人,搭乘三輛遊覽 車來到關渡靜思堂參訪,剛到大門口,志工們熱情歡迎,親切問候,讓大家感受到關渡靜思堂就像溫馨的大家庭。

「希望我們嘉義的法親家人,蒞臨關渡園區、關渡靜思堂,就像回家一樣,我們也用款待家人的心跟熱情來迎接。」活動主持人大愛臺晨間新聞主播鄭佳奇,在巡禮之前先為大家介紹關渡靜思堂,有哪些亮點與特色。

關渡靜思堂是一棟地上七層樓,地下三層樓加起來剛好是十,是十全十美的建築物。鄭佳奇請大家,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雙手去觸摸到、嘴巴嚐到蔬食料理,把你的「五感」都打開之後,心就能真正的靜思下來,體會整個空間傳遞的真善美訊息,「很多參觀過的人,都說靜思堂的空間散發正能量,磁場很好!」所以她希望嘉義來的志工,一定要有一些法帶回去。

透過鄭佳奇的介紹,大家認識了關渡靜思堂地理環境、條件,如何孕育出一塊擁有豐富自然景觀,以及充滿人文的地方。她表示,關渡靜思堂任何一個空間的設計與布置,都希望傳達證嚴上人一再提醒大家「境教」的重要性,不認識慈濟、不瞭解佛法都沒問題,要從藝術的角度去認識這個地方,或是從自然的角度去認識,都可以。

◎造景說法 充滿啟發的體驗

結束了課堂上的簡介,分成二大隊,開始人文巡禮。進入室內,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大廳「無量義堂」,整棟寬闊、挑高的建築,跟一般社區的靜思堂完全不一樣。電子牆上《無量義經》慢慢地播放,LED螢幕呈現的經文,讓人很攝心、很震撼。講堂中心鑄刻「守護慧命的磐石」代表將大愛精神、慈濟種子散播於全球。

貫穿靜思堂中間的三四五樓,有一個「講經堂」,可以容納將近一千人,上人講經說法,或者舉辦歲末祝福的地方,就會在這裡。七樓,最高樓層,設計了一個大辦公區的概念,不僅有大愛臺新聞攝影棚,還有三四個部門一起在這裡上班,打破部門之間的距離,有效溝通、充分合作,挑高屋頂也感覺像是在一艘「法船」裏頭,讓人文志業中心同仁都很法喜。

參觀大愛臺新聞攝影棚,鄭佳奇主播親自解說如何報導新聞,並且開放參訪者實際體驗播放新聞的感覺,大家都覺得非常有趣。「體驗了主播臺覺得好興奮喔!」第一次來大愛臺的見習學員翁惠美說,以前都是用看的,現在親身坐上主播臺去體驗後真的很神奇,她邀約先生一起來參訪,希望他能多了解慈濟,可以一起進來慈濟做志工付出。

靜思堂的兩側是形容中的「商店街」,也是接引一般社會大眾,走進來,除了認識佛教,也能了解生活中處處都有法。「靜思書軒」這裡的書軒裝潢比較不一樣,空間設計較現代,商品強調減少包裝。書軒往外面走,有間全家便利商店,是全素的便利商店。

「常不輕食堂是人文志業首創的蔬食餐廳,取名『常不輕』,是要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堅持對的事情就努力不放棄的去做,就像推素一樣,不怕困難與挑戰。」常不輕另外有個極具含意的英文名字「Dandelion」,如同蒲公英一般,隨風飛散、到處播下善的種子。有了常不輕餐廳、又加上蔬食超商,讓消費者有更多元性選擇,也達到愛動物、愛地球、愛健康的正確方向。

巡禮隊伍來到靜思堂戶外,堂前廣場上五點五公尺高、米白色的「宇宙大覺者」,是一尊兼具雕塑造景、藝術美感與佛法精神的現代佛像。佛像前設置「法脈湧泉水向上游」,水道兩旁分別是「慈濟史摘」與「世界史摘」。還有一大片的「藥草園」,種了四十二種的藥草,每一種藥草都有製作立牌介紹,包括中、英文名稱以及藥用說明。可以聞聞藥草香,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生生不息。

抱著興奮的心情來參訪的學員吳佩芸說,一進來的時候就覺得這裡的氣氛讓人很放鬆,走到「無量義經堂」有一股很香氣息飄過來,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戶外藥草區,讓她覺得很療癒,看到「宇宙大覺者」感覺是來拯救世間人,「覺得關渡靜思堂,是一個讓人很安心的地方。」

承擔車長的志工劉恩羽,認識了大愛臺新聞如何直播、電視如何製作,到常不輕蔬食餐廳吃到非常美味,又有五行的蔬食,把蔬食做得色香味俱全,那是一個推素的好方便法門。最有印象的地方是「法脈湧泉水向上游」法譬如水,能淨化心靈,水道中的水往高處流,猶如菩薩道難行能行。

「關渡靜思堂的環境,踏出去看到的每一個角度,我都很喜歡。」學員吳婧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新聞攝影棚前面的落地窗,看去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彷彿跟大地融合,看到的是一片僅存的淨土,這在大臺北是很少見的,「覺得上人很用心,用這樣的地方來接引大眾,讓我們看到向上向善的一面,環境中每一個法無不都是讓我們修行。」

◎善的力量 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大愛讓世界亮起來!」大愛臺主播倪銘均透過螢幕,讓大家欣賞關渡之美,他分享「人文志業使命與願景」,大愛臺就是一個善的力量,多一個人看大愛臺、多一個人護持大愛臺,就會一直增加善的力量,如果社會有更多善的力量,對自己、對下一代絕對是有幫助的,每天在家看大愛臺,就可以每天在家裡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人文志業的使命就是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目標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報導要報真導正,很多人都說唯恐天下不亂,大愛臺就是唯恐天下不愛。

倪銘均邀約大家加入大愛之友,付出一點小愛,累積變成大愛,社會會更好,「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我們需要更多人的力量來護持大愛臺,多一個人看大愛臺,善的力量可以多增加一份。」大愛臺希望給社會一個典範,從美善看世界,廣邀大家一起來加入大愛之友,感動要化為付出行動。

嘉義區見習委員、慈誠及工作人員經過一天人文的洗禮,人人找到內心的歡喜,收穫滿滿。下午離開關渡靜思堂回嘉義,回程遊覽車上滿滿歡喜的分享,反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見所聞互相交流。期盼人人在心裡播下善種子,發揮生命的良能,帶動善的影響力。

圖左 :活動主持人大愛臺晨間新聞主播鄭佳奇,為大家介紹關渡靜思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之亮點與特色。[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大愛讓世界亮起來!」大愛臺主播倪銘均透過螢幕,讓大家欣賞關渡之美的照片,也分享「人文志業使命與願景」。[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靜思堂戶外,有一大片的「藥草園」,每一種藥草製作立牌介紹及藥用說明。[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見習學員吳佩芸(左)說,「讓人覺得關渡靜思堂是一個讓人很安心的地方。」[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見習學員翁惠美(右)說,以前都是用看的,現在親身坐上主播臺去體驗,真的很神奇。[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見習學員吳婧慈(右)印象最深刻,就是新聞攝影棚前面的落地窗,看去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彷彿跟這個大地融合,是一片僅存的淨土。[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承擔車長的志工劉恩羽(中),最有印象的是「法脈湧泉水向上游」,法譬如水,能淨化心靈,水道中的水往高處流,猶如菩薩道難行能行。[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邀約大家加入大愛之友,付出一點小愛,累積成大愛,讓社會美好。[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導覽志工分享「轉念娃娃」的人生哲學。拿著哭臉娃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心念一轉變笑臉娃娃,心念轉變差別很大。[攝影者:王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