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雨露正信傳正法 愛物惜物造福慧

雨露正信傳正法 愛物惜物造福慧

E-mail 列印
入冬以來第一波冷氣團南下,窗外細雨紛飛一片霧茫茫,早上約7時許,嘉義聯絡處即湧入車輛及人潮, 11月18日是每月一次的幸福人生講座,也是慈誠委員圓緣的大日子,雖 然天空飄起雨來,許多會眾撐著傘相偕前來參與,大家的熱情驅走不少寒意,人人臉上掛滿笑容前來參與心靈饗宴。

◎ 分享慈濟路 正信正念傳正法

「快!再擺上椅子,座位不夠了!」隨著會眾們陸續進場,佛堂裡400個座位漸漸坐滿,志工們立刻搬來座椅,讓後續進場的會眾也能安心入座。這次的講座特別邀請到大愛劇場 「雨露」的本尊劉濟雨師兄到場演講,濟雨以自己投身志工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在風趣幽默的話語中隱含上人的智慧法語。

濟雨師兄以燒金為例,說明何為正信、正念:上人說入慈濟宗們的人都是付出無所求、是心存正念「正信」的佛教徒也就是上根器的人。所謂「正信」就希望人人以「行動破迷」不要 燒金錢、迷信、不挑時辰。心迷萬境轉,心悟轉萬境。心迷就會苦、心悟則自然。我們要轉迷誠摯是多麼不容易,所以才說「法在勤中求」。做慈濟事不只要入人群,更要入經藏、入 法脈,不要只入宗門而不知法脈,既然法脈正信,我們就要心存正念,不要再做迷信的事。

所以不管外界種種,我們要發自內心ㄧ切都是好因緣,逆來順受、順來看過,感恩逆境在逆境中成長,有智慧者操控命運,無智慧者被命運操控。上人說過在慈濟世界裡沒有明顯的佛 法,因為上人把佛法跟慈濟工作及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也就是佛法生活化,我們不需接由外力加持而增長智慧,因為加入慈濟世界就是給自己最大的加持。

◎ 《城市礦場》續物命造福慧

「只要10支寶特瓶,可以製成一件無領短袖的POLO衫。」螢幕上播放著回收寶特瓶,製作衣服、毛毯的影片,「哇¡I好神奇喔,寶特瓶可以作衣服耶!」現場會眾觀看影片時 嘖嘖稱奇,不時發出讚歎聲,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以影片介紹回收再利用的製成品:「大愛感恩科技是將所有資源回收場裡只要是資源可以再生、再利用都是我們營運的項 目。」將愛惜物命、延續物命的理念,深深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歐洲一位教授曾經說過「山上的資源是礦產、海中的礦產是石油,而城市的礦產是垃圾」,簡單的說就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慈濟環保志工這麼的細心分類,也就是層次化,希望透過企 業家、實業家,做出更有附加價值的東西來延續物命、造福慧。

透過簡單易懂的影片讓大家了解,物品回收再利用也是愛地球的ㄧ種方式,減少消耗資源、回收再利用是必然的趨勢,在場的婆婆媽媽們說:「要愛惜物品,以後不要再隨便買東西 了!」

◎新委發心願 勇猛精進行正道

這次的幸福人生講座結合培訓圓緣活動,是一個難得的因緣,今年參與培訓,即將受證為慈濟委員的許瓊英,坐在台下心中有著深深的感動,濟雨師兄提醒大家要有正信、正念,許瓊 英因為有正信所以將葷食生意轉為素食,雖然對生計有著些許挑戰,但她知道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我即將受證,雖然已吃素但在賣葷食,尋根回來時就立下心願,要在受證前轉為 賣素食,即使收入會受影響我也要做,因為對的事就要去做。」

從軍旅生涯退休的江西村是個標準的軍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陽剛的個性讓他在當志工之初有著很大的不適應,當志工身段要柔軟、臉上要常帶微笑,和軍人生活有著大差異,「但 是我從服務別人中得到快樂,漸漸的我的個性也改變了。」體會到助人的快樂,他逐漸學會溫言暖語、謙虛自抑,即將受證的他期許未來能更精進、身段更柔軟。

去(2011)年受證慈誠隊員,今年又再加入委員培訓,侯志憲說:「和上人的縁不盡、法不散,這是我的承諾。」為了培訓的圓緣手語演繹,志憲師兄常常對著店外的客人表演手 語,為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礙。逢人就說慈濟的他把顧客變成會員,把生意場變成道場,「上人的法這麼好就是要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他把握分秒說慈濟、做慈濟,希望未來能更努力 做慈濟事,招募更多會員。

圖左 : 參與講座小會眾遇見大竹筒,歡喜付出零錢享受助人之喜悅[攝影者:黃武添]
圖右 : 李鼎銘師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是將所有資源回收場發揮節能減碳愛護地球的功能。[攝影者:林瑞茂]

圖左 : 濟雨師兄歡喜為會眾簽書情形[攝影者:林瑞茂]
圖右 : 會眾聽到濟雨師兄幸福分享真是體會身處幸福之地[攝影者:林瑞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