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行善布施有福報 何需真錢換假錢

行善布施有福報 何需真錢換假錢

E-mail 列印
◎凝聚社區情感 教化宣導祈福

嘉義市興村里甜根仔草堂是在地居民無償提供的社區活動中心,無私的奉獻精神與慈濟人付出無所求的理念相同。2014年7月5日晚上,七月吉祥祈福會在此舉辦更有其意涵,目 的是要鼓勵民眾「茹素護生積德、簡約環保救地球」。

七點不到,聽到的第一聲喝采歡迎,是今年八十四歲的守望相助會前秘書戴棟樑推著坐輪椅的妻子前來。滿頭華髮,講起話來依然鏗鏘有力的戴老先生知道慈濟辦活動就迫不及待前 來,希望聞法盈滿,提升個人修行。

志工列隊歡迎、帶位,並貼心奉上茶水,會眾們謝謝、感恩聲不斷在場內出現,誠如司儀林靜怡祝福大家的,平安就是一種福氣,所以要時時心存感恩,尤其是在一場祈福會上。

在莊嚴神聖的供佛儀式後,由志工蔡淑霞帶領的手語表演溫馨上場,整齊的動作加上柔和的旋律,讓優美的詞句在表演者指間流竄,透過演繹,讓在場的人心靈也跟著沉澱安詳,慈濟 人的美,美在慈悲喜捨,美在付出無所求。

◎茹素護生積德 簡約環保救地球

多數人都認為七月是鬼月,所以殺豬宰羊、焚燒紙錢祈求安寧,殊不知七月其實是吉祥月、是歡喜月。志工李淑玲等五人粉墨登場演出的短劇,就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會眾明白用 感恩歡喜正信的心拜拜。扮演福德正神的裕民村翁永德村長也告訴大家心正邪不侵,只要正思正念就能安住內心,茹素能夠護眾生、齋戒可以積福德,行善布施必有福報,何需花真錢 去換假錢!

志工陳淑沬以「有智慧的信仰」來跟會眾分享,為何要拜拜?有人說不知道,只是跟著長輩拜、也有人是因為大家都這樣拜,住在和興村的陳素銘認為拜拜是求心安,尤其是情緒低落 時。

淑沬以和尚用五百元要買一部車的故事隱喻:凡人都有付出一點點就想要獲得很多的通病,認為有拜就有保佑,尤其是七月普渡。以前農業社會物資缺乏,所以會藉由拜拜來犒賞自己 與親友,走過那段歲月的湯李雪阿嬤就說那個年代真的沒啥得吃;如今時代變了,豐衣足食到幾近浪費,所以祭拜可以簡約些,只要用虔誠的心以鮮花素果敬拜即可。

「燃燒紙錢只是生意人的計策,而且燃燒所產生的毒氣會危害身體健康,希望屏除此種惡習,對的事情作就對了!」淑沬再一次強調正信才是祈求平安的不二方法。

延續會場互動的活絡,司儀即興來個有獎徵答「什麼是對的事?」六十歲的郭漢昌快速搶答:「對的事就是減燒紙錢,而替代方案則是做功德。」他說不只搶答,回去後還要付諸行動 確實執行。

慈濟人愛心不落人後、執行環保不遺餘力,林書筠里長表示2009年八八水災後,慈濟人已二度前來,讓她非常感動,這是里民的福氣。而松柏會賴源水會長則用感恩的心感謝慈濟 人的慈悲與辛勞,有災難的地方必定有慈濟人的身影,而且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的團隊,讓他非常欽佩,希望今日所聞之法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讓社會更加祥和,心中也更寧靜。

真正的普渡其實是普遍地愛護生靈、渡化人心,亦即普渡心。依據統計,台灣每年花費2800億臺幣買紙錢、燒紙錢,如果將這些換假錢的真錢拿來救渡苦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則社會和諧;每個人心中有善,則世界無災無難。

圖左 : 戴棟樑推著坐輪椅的妻子前來。戴老先生知道慈濟辦活動就迫不及待前來,希望聞法盈滿,提升個人修行。[攝影者:楊孟仁]
圖右 : 參與的會眾專注凝聽證嚴上人的開示,上人鼓勵民眾「茹素護生積德、簡約環保救地球」。[攝影者:楊孟仁]

圖左 : 扮演福德正神的裕民村翁永德村長告訴大家心正邪不侵,行善布施必有福報,何需花真錢去換假錢![攝影者:楊孟仁]
圖右 : 「燃燒紙錢所產生的毒氣會危害身體健康,希望屏除此種惡習。」陳淑沬強調正信才是祈求平安的不二方法。[攝影者:楊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