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願大志堅 亮麗人生

願大志堅 亮麗人生

E-mail 列印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慈濟志工黃雅慧聞法入心,「行孝行善 不能等」行向六度,堅定向善的毅力,找到光亮與出口,讓平凡生命增添不平凡的色彩。

1999年921大地震,當時重創台灣,黃雅 慧收看大愛臺叩應節目為921地震災民募款,許多善心人士大力的回響,及見慈濟人為災民付出無所求的義舉深受感動,思惟「人生的價值在哪裏呢?」因而決定進入慈濟大家庭。

雅慧從小家境並不十分優渥,對於捐錢做善事一直不是很主動。有次聽到證嚴上人開示說:「布施其實有多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心中有愛才有福,有付出才有所得。」

雅慧知道布施不只捐錢,也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心,各種付出都是一種願力,雖然沒有太多錢可以布施,卻可以身體力行的做善事,於是開始參加慈濟每項志工行列,環保、助念……從親身投入活動中體會慈善的意義,即使再忙也善用時間付出與人結緣,身累但心中充滿喜悅,雅慧深深地感受:「付出之後會讓自己感到充實,而且幫助別人自己的心情也會莫名的好起來。」

2003年受證,那年聽到上人談到「榮董」,「有市井小民幫傭洗衣服、清掃磨破手皮,出錢贊助建醫院成就慈濟志業,『進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這才是心靈富有的人生。」雅慧聽到這句話,心想只要有工作,生活再怎麼都不會苦,於是發願用十年時間圓滿榮董。

「其實我知道要圓滿榮董不簡單,但是證嚴法師有說過,有願就有力。」當時雅慧小孩還小,手上還有兩個貸款要繳,她改掉以往亂買東西的習慣,十幾年來不曾買過一件新衣服,身上的衣服、腳踏車、手機等都是二手回收,平常教導孩子隨手關燈、拔插頭,用洗衣服的水來沖馬桶,「有一次我家的電費單寄來的時候,竟然不用繳錢,節省下來的錢就可以行善布施,我覺得做得很快樂!」

「有願就有力」於2011慈濟四十五周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簽下三年期繳「榮董」護持大愛電視臺,於2015年圓滿信願行。

◎菩薩大道在法喜中

雅慧聞法入心,行向六度,在投入活動中體會慈善的意義,關懷週遭親友鄰居,貼心的問候、適時的協助,讓民眾感受到正向力量,進而成為會員,聊天說笑讓其生活中有煩惱,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紓解,接引鼓勵多聞法,匯集愛心力量,散播溫暖在人間。

市場即是人間菩薩招生道場,在市場擺攤做小生意的雅慧,逢人就問他們有沒有收看大愛臺,「一百塊錢可以救人喔!」,若他們本來就是會員,那就會請他們再布施其他的項目,市場人來人往有人看到慈濟功德款收據好奇問「這是什麼」,如此口耳相傳,就這樣認識到好多位好朋友與會員。

有天來了一位面帶憂愁、彎腰縮背、心事重重一副小媳婦樣,原來是遭遇丈夫背叛遺棄、婆婆往生、兩個兒子車禍同樣傷到腦部,動了腦部手術,傷口復原後將面臨長期的復健及後遺症,家中生活重擔落在她一人身上,怨嘆為何不幸的事都發生在她身上,命運為何比別人坎坷?苦水往肚子裡吞,因此得到憂鬱症。

經雅慧長期關懷陪伴,接引入經藏演繹,了解因緣果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悟道今生命運為何如此多舛,無不都是業力。解開其多年的疑慮,再聽上人開示,「歡喜甘願受打八折,不歡喜還加利息。」才打開心胸,以歡喜心面對命運。「一善破千災」發願做志工,導邪曲正人心為善良菩提,如今已受證同行菩薩道。

◎善用時間行善、行孝並行

做人除了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首先做好本分事,珍惜與家人的相處,尤其家中堂上活菩薩照顧好。雅慧如一般主婦一樣要「顧尪、顧子、顧一口鼎」(臺語),還要照顧臥床的婆婆,善用時間行善、行孝並行。

雅慧為了家庭努力地付出,為償還貸款,必須幫忙擺地攤,才能讓家庭過得不錯,可以知道她是多麼地賣力,多麼地付出,多麼勤儉,每天三點半起床,服伺好婆婆,去環保站聞法,再去市場擺攤。

中午提早收攤趕快去買菜,回到家裡,一刻也沒休息,立刻進入廚房準備中餐,俐落地洗菜、煮飯、下鍋、炒菜,先生如果輪值上夜班或中班也會幫忙,夫妻倆熟練的動作準備好餐食。

煮好飯後,雅慧盛滿一碗飯餵食婆婆,八十三歲的婆婆年老體力虛弱,只能待在房間,難免會有脾氣,所以,雅慧就算只是聊聊天,都能逗得讓婆婆感到開心。「平常和婆婆在一起生活,說一些她聽得懂的話讓她覺得受尊重,順著她的脾氣、情緒做起事來也較方便又簡單。」婆婆的房間打掃地乾乾淨淨,無老人味或尿騷臭味,在婆婆身上也無因長期臥床而得褥瘡的傷口。

雅慧說:「隨時做好本分事,家人互相幫忙,還好小孩子不用我們操心,他們的功課都會自己做,看到爸爸、媽媽、阿嬤都住在一起,子女會知道家庭和樂,才會快樂、幸福。」雅慧的家庭以身教孝道傳家,以身作則,孝順自己的長輩,讓孩子耳濡目染,常懷感恩心,成為懂事懂禮孝順的孩子,有時雅慧去醫院當醫療志工三天,子女主動回來幫忙照顧奶奶,家庭充滿笑聲和幸福。

「錢夠用就好,做好事最重要。」志工工作已成為雅慧的生活重心,更讓她的生活充滿動力。「環保是我最喜歡的區塊,因為它沒有時間性,做環保當中,體會到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把東西都丟出來,讓我覺得應該要有一個惜福的觀念,而且做環保回來之後覺得很舒服。」雅慧做生意回來利用時間到環保站做一個小時或半小時,善用身體也是行善布施的方法。

由於家裡有塊小空地,雅慧聽資深師姊說:「資源擺門前天天賺大錢,垃圾擺門後添福又添壽。」於是在家設起了「環保回收點」,讓鄉親鄰里共同來護持慈濟一起做善事。

雅慧也從醫療志工中啟發,「人生只有使用權,生命只在呼吸間。」發願善用人身做慈濟,並以事業心來做,布施、把握機會付出、與人多分享,為自己人生目標注入正能量,帶來成就感、使命感,以及與人分享的喜悅,豐厚亮麗的人生,也期待徘迴在善門外的善士,能加緊腳步把握當下,發揮生命功能,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圖左 :社區溫馨茶會分享:「清淨在源頭、減塑愛地球。」黃雅慧鼓勵大家為愛護地球盡一己之力。[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住家附近的鄰居,每星期四晚上,會把回收物資聚集一起,黃雅慧(中)和先生在路燈下,快速分類好,再由慈濟志工載送到嘉義志業園區環保站。[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地球媽媽發燒了」,校園宣導環保,黃雅慧以活潑生動的卡通片來告訴孩子:「人類唯有灌溉『愛、體貼、關懷』,才能拯救地球媽媽。」[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黃雅慧(右二)在住家的小空地,設了「環保回收點」,讓鄉親鄰里一同來回收。[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父母是堂上活佛」,事親至孝的雅慧,服侍八十多歲臥床的婆婆三餐、盥洗擦澡及閒話家常,總是溫言柔語、面帶笑容。[攝影者:王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