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先是蘿拉後貝塔 颶風中的孤島

E-mail 列印
這是名符其實的屋漏偏逢連夜雨……

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則可見先前被時速一百多英哩的強風「翻肚」的大型拖車,與一根根歪七扭八的電線桿,垂倒在積水如小河的路上,災民停下手邊清理的工作,站在泥濘裡,一度垂著 頭,眼神空洞而無助……

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邊境地區的居民,還沒有從致命的九月初四級颶風蘿拉(Hurricane Laura)的驚嚇中平復,緊接著又要面對另一個轉為熱帶性低氣壓的貝塔(Beta)所狹帶的強沛降雨所侵襲。先前被蘿拉颶風連根拔起的大樹敲開的屋頂、支離破碎的窗戶,開始飄進漸強的雨勢,霹哩啪拉打在散落一地的生活用品上。

◎不符聯邦救助資格

9月18、19連續兩日,休士頓慈濟志工趕緊將物資,帶到兩個多小時車程外的橙縣(Orange County,TX)發放糧食物資,那裡有六百多戶沒有房屋保險的居民,住家全毀或是嚴重毀損,但卻等不到聯邦政府的協助。

「截至目前為止,德州區域的蘿拉颶風災區,尚未被聯邦政府宣布成為聯邦救災對象,必須要有八百戶以上沒有房屋保險的屋子受損,才符合資格。」橙縣法官 約翰·高希亞(Orange County Judge John Gothia)無奈地表示,但房屋毀壞就是毀壞,就算沒有全毀也已無法住人,這些居民成了制度下的犧牲者。

「不捨災民陷入絕望,至少幫他們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橙縣政府組成自救會,慈濟德州分會也遠從他方趕到,和其他非營利組織聚集在橙縣的克萊本河岸公園(Claiborne West Park)暫時設立的多組織資源中心(Multi Agency Resource Center)進行急難物資發放。

志工打開廂型車後車廂,開始分裝物資包,解決災民無法煮食的問題,有的斷水、有的斷電,還有的家裡全毀,冰箱瓦斯爐無一倖免。每包裡有兩袋八包的香積麵、只要有水,不用電,就可以煮熟的四大袋二十八份香積飯、一條環保毛毯、十只外科口罩、和一本《靜思語》及《慈濟簡介》。

這場發放以得來速(Drive-thru)方式進行,其他組織有的提供急需的個人衛生包,紅十字會則是提供糧食。讓志工欣喜的是,紅十字會的食物中,有素食選項,包括用黑豆做成的素漢堡。發放時還有來自天主教的慈善組織 Society of St. Vincent de Paul,在各地賑災中聽聞過慈濟,這次實際看到慈濟志工也投入賑災,特地前來以「愛」相會,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援助災情中的孤島

發放場地裡,志工前往救世軍(Salvation Amry)的帳篷下了解情況。這次救世軍和聯合勸募(United Way)攜手,想辦法為災民募集資金,但困難重重。

由於媒體對於「蘿拉颶風」位於德州的災區著墨甚少,所有焦點都放在路易斯安那州,因此募款資金都湧入路易斯安那州災區,再加上橙縣附近的大企業和工廠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損失慘重,颶風中又淪為受災戶,可捐助社區的資金少之又少。

於是救世軍和聯合勸募東拼西湊,提供給災民由沃爾瑪Walmart、HEB等大型賣場提供總值七十美元(約新臺幣二千零四元)的現金禮品卡,另外也提供大型塑膠製的儲物箱,災民在強風勁雨中,連個可以放置所剩不多的可用物品、保持乾燥的容器都缺……

來領取物資的七十個家庭,每個都有自己的掙扎。好多人至今仍舊心有餘悸,慶幸的是他們與家人,只是和死亡擦身而過:「一棵樹直接斷落在我兒子房間裡……、「我被撤離到休士頓地區,但班還是要上,每天開單趟兩個小時來橙縣上班……」

「我們帶著三個孩子寄住朋友家,但如果幾個星期內再找不到住處,我們全家就會淪落街頭……沒有房屋保險,我們沒有錢可以重建……」帶著孩子逃難的母親無奈哭訴著。

當志工把物資包放入這位母親的後車廂時,車子的駕駛座,傳來陣陣讓志工心碎的啜泣聲……而志工心底知道,不只有她,橙縣近六百戶家庭,都面臨相同的景況。

圖左 :發放前,慈濟動員社區志工到會所整理物資、口罩。[攝影者:林書賢]
圖右 :志工備好發放物資,準備前往發放。[攝影者:林書賢]

圖左 :為災民帶去方便實用的緊急食糧,和一分安心。[攝影者:林書賢]
圖右 :近一個月了,上千位居民仍待在臨時庇護所,晚上沒有棉被可蓋,志工發放時送上環保毛毯。[攝影者:劉本琦]

圖左 :志工將香積麵、香積飯裝入袋中。[攝影者:劉本琦]
圖右 :由救世軍提供的紅色塑膠儲物箱,是災情中的急需品。攝影/黃禾力[攝影者:劉本琦]

圖左 :橙縣自救會人員(中間灰衣者),和非營利組織更新災區最新情形。[攝影者:林書賢]
圖右 :聆聽災民的處境,讓志工賑災的心意更加堅定。[攝影者:林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