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安心的力量──那年口湖鄉水災

安心的力量──那年口湖鄉水災

E-mail 列印
慈濟人總是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早期,縱使沒經驗、沒有方法、物資不全,卻是有最可貴的那念悲心。在2019年9月1日精進一日,雲林資深慈濟志工李麗華分享「莫忘那一年.安心的力量」。

◎深入勘災 大卡 車幫忙

李麗華說:「會來分享口湖鄉淹水事件,因為就是一分勇於承擔的力量,成就我今天分享的因緣。」

事件是發生在2005年6月12日,因為梅雨季引起一場大豪雨,南投縣以南的雨量最大,隔天一大早在家翻開報紙,頭條新聞四分之一版面刊登──雲林縣口湖鄉災情嚴重,大淹水。我嚇了一跳!上人看到這版面是會很關心。趕快,我與程宗熙邀約幾位北港志工,先前去勘災。

口湖鄉公所,即動員了砂石車,那砂石車有夠高,我怎麼上去的?疊椅子才上得去,現場有兩型大卡車,一種是砂石車,坐在砂石車勘災,眼睛張開、嘴巴講話,眼睛、嘴巴都是沙;另一種就是載柏油的大卡車,印象中腳都會沾到一些柏油膠。

大卡車載我們進去,看到種在田裡可以收割的稻子都倒在水中,口湖鄉淹成一片汪洋,自己感覺從腳底一直冷上來,因為我們看不到路在哪裡,但司機知道水溝在哪裡、田在哪裡!

卡車順順地、慢慢開進庄內,聽鄉親說這是三十年來第一次淹水這麼嚴重,所以大家都沒有做好準備,飼養的豬,隨著水,一直浮沉、浮沉,還活著,但是沒有人能有辦法去搶救。

進去勘災時,看到消防隊員穿救災裝去揹一位阿嬤出來,因為口湖鄉常淹水阿嬤已習慣了,她都不知驚慌、不知道要逃難,這對阿嬤而言也叫做正常。

造成淹水這麼嚴重,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好漲潮,又口湖的地勢低窪,加上潰堤海水倒灌進來,所以村內的水,洩不出去,一般的平房被水淹得很高,整個口湖鄉或周邊都受災難。

◎發放熱食 是一種溫馨

大水來時,逃走比較重要!鄉親根本來不及帶甚麼東西出來,慈濟急難救助隊也發動救生船,去看有甚麼需要。公部門設四個收容中心安置鄉親,大家在地上舖著紙板,那時候慈濟還沒研發福慧床!所以我們去收集棉被給受災鄉親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

這四個收容中心就是,鄉公所的二樓、金湖國小、成龍收容所、後厝收容所;因有砂石車接駁,才可以一一去關懷,我們就決定趕快要送餐,鄉公所附近還淹水,當下慈濟人就是不要讓他們餓到、冷到,這是賑災的重點,所以趕快啟動香積。

雲林聯絡處還沒有中央廚房,第一天要揀菜也不知道在哪?就找清涼地外面的走道,那時還沒鋪棧板,志工在走道搭起布棚,一大堆人蹲著就在那裡揀菜,克難的幫忙。香積大統箍程美娘快速收購食材,動員志工來幫忙煮熱食;又剛好是大愛媽媽上課日,這也是菩薩安排,一群大愛媽媽都來幫忙揀菜、打便當,中午兩點多送到災區。

6月12日是星期天,鄉公所職員都沒放假,守在救災單位因應及時的需求。水來得急、淹得快,鄉公所也沒辦法去準備甚麼,所以慈濟供餐給鄉親、鄉公所職員,也提供國軍弟兄們的用餐,感恩大家願意吃素食便當。

◎有樣學樣 無樣自己想

第二天開始發放,褒忠鄉有一家麵包店提供麵包,由虎尾一位男眾志工開休旅車幫忙載,車上有志工李仙珠、簡麗娟,還有水、物資,為了節省空間、時間,擠得滿滿,擠到每個人只看到一個頭而已。快到的時候,簡麗娟說她已快不能喘氣了,大家只能儘量想辦法把她的旁邊的東西,稍微挪開一、二吋,那時候就是這樣的緊急,能做就儘量做。

因為慈濟人親手遍布施,發放便當或是發點心,一定要親身送到,所以必須仰賴砂石車幫忙接送物資,接駁志工們進去,志工們都非常感恩鄉公所安排砂石車幫忙。

樓下淹水,鄉親都避到二樓,要如何送上便當?志工吳鳳林站到砂石車的車斗把便當送上,我說:「人喔,讀書,讀多高不知?有辦法臨時應變,才是真智慧。」後來又在砂石車上加梯子增加高度,有樣學樣,無樣自己想。雖然便當送過了,還會再巡視一遍,看還有沒有人還需要、有沒有遺漏。

剛開始,大家帶一般雨鞋,到現場一看不行,趕快再請人去買長筒雨鞋,穿到膝蓋也不行,從短的一直買到最高的,穿到大腿,但是走路時會掉下來,就想辦法用塑膠繩子在雨鞋兩旁穿過,然後,把繩子綁在脖子上,走路時雨鞋才不會掉下來。

在地的鄉親都知道要穿「青蛙裝」,我們就不懂,進去賑災甚麼配備都沒有,有熱心的村民說:「這東西(青蛙裝)給你們用,要不然你們怎麼進去!」

上人透過簡報看到志工穿長筒雨鞋,說:「不行這樣啦,這樣水進到雨鞋裡,你們腳就抬不起來了。」這次口湖賑災,幫雲林慈濟人找出問題,有了兩大改變,終於有中央廚房;有救災用的青蛙裝。

◎愛心行動 救災五原則

到了第三天,水較退了,很多人來幫忙送便當,一下車,腳踩上那地方,泥巴軟得像豆腐渣一樣。有人利用雨稍停時,回去看家裡到底淹到甚麼情形,涉水來來回回,走累了就到公所二樓休息。

因為口湖鄉有很多畜牧業,養豬、養雞場,水很髒,許多人腳部有感染,有人吐得很嚴重。大林慈濟醫院也啟動義診,慈濟救災五原則就是重點、直接、尊重、及時、務實。慈院醫護人員到每個收容所去義診,去看鄉親有甚麼需求。

「孩子要上課了,我們要如何協助?」余天助師兄代表去跟鄉公所商量後,志工開始幫忙清掃口湖鄉文光國小的校園。孩子的家都淹習慣了,他們大多知道要如何清理,志工跟國軍弟兄一起把泡水、不能用的廢棄物清出來。

口湖鄉很多魚塭,學校距離魚塭不遠,淹水的地方到處都有魚,志工用器材清洗時也要很小心,不要傷到魚,游在水中的魚,大都是小魚。大家將一片凌亂的校園變得整潔,校長很感恩大家幫忙。

志工張李寒梅也是受災戶,就在我們發便當的那一頭幫忙切水果,她把家裡放著,先出來跟我們清掃學校,那時,她已是把握有限的生命及時付出的人。慈濟人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去救災、付出,不敢說歡喜,是一分輕安自在的心。

◎許多莫忘 安心的力量

整個救災、供餐完畢,完成責任,所有的人撤退,賦歸。雖然我們做的很少,但至少慈濟人一到鄉親就安心,慈濟便當也暖了他們的胃,他們的心。

為什麼慈濟人都要供餐?因為人沒吃東西就沒有體力,沒有體力就感到沒希望、消極,在0612口湖鄉水災,慈濟共送了三千五百四十九份便當,供應麵包一千九百二十份。就如上人常說,「有心就不難,對的事做就對了。」

各地都有「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群人、莫忘那一念」的分享,期待讓更多人具福緣來加入慈濟,行入人間菩薩道。臺灣是一個寶島,慈濟愛的足跡已遍及九十九個國家,上人從臺灣起步帶動到全世界去發光發熱,這分「光」是要照亮黑暗的角落,只要有慈濟人在的地方,就會發揮人間菩薩的精神!(口述:李麗華、記錄:吳惠富、整編:張如容)

圖左 :以前雲林聯絡處清涼地外面走道,還沒有鋪棧板,只搭起布棚,志工蹲著就在這裡揀菜,克難的趕快幫忙。[攝影者:張萬]
圖右 :志工穿了高筒雨鞋,走路會掉下來,就想辦法用塑膠繩子穿在鞋兩旁,然後綁在脖子上,手提著熱食去發放。[攝影者:張萬]

圖左 :整個口湖鄉或者周邊都受災難,口湖鄉公所附近也淹水,慈濟人送來便當。[攝影者:張萬]
圖右 :大林慈院醫護人員到每個收容所去義診,去看鄉親有甚麼需求。李宜恭醫師正為鄉親聽診。[攝影者:張萬]

圖左 :志工吳鳳林站在砂石車的車斗上,把便當送上二樓給受災鄉親。[攝影者:張萬]
圖右 :為了時間、空間,一部休旅車載著發放的物資,又有三、四位志工擠在車上,擠到每個人剩一個頭。[攝影者:張萬]

圖左 :孩子要上課了,慈濟要如何協助?志工余天助代表跟鄉公所商量後,慈濟志工就開始幫忙打掃口湖鄉文光國小學校校園。[攝影者:張萬]
圖右 :莫忘那一群人,慈濟志工完成口湖鄉文光國小,校園的清理後,一起合影。[攝影者:張萬]
圖左 :2005年0612雲林縣口湖鄉,因為梅雨引起大豪雨釀成嚴重水災,村內一片汪洋。[攝影者:張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