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防疫蔬食便當 請一起「素素看」

防疫蔬食便當 請一起「素素看」

E-mail 列印
「慈濟勸素,內外兼顧,防疫素素看!」這深入人心的一句話,是雲林縣政府鼓勵大家蔬食的slogan。在新冠狀病毒疫情仍蔓延之時,張麗善縣長將帶動員工每週一素;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縣府營養師到記者會現場 ,以專業角度教大家如何吃得健康、兼顧營養均衡,還能保護地球的生態。

◎推素你我他 提升免疫力

資深慈濟志工余天助表示,向來,雲林縣的公部門與慈濟都有良好的交流,此次4月6日推素活動,源自於前一天打包「安心祝福包」的因緣,尤其證嚴上人不斷呼籲大家要茹素防疫,余天助希望慈濟志工能到縣府的主管會報推動素食。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很認同上人「茹素防疫」的理念,於是清明節連續假後第一天上班日,率領各科處主管響應茹素,希望從營養均衡的蔬食吃出健康,提升免疫力。

簡瑞騰院長致詞表示,目前疫情仍未緩和,因為疫情的關係,志工無法到慈醫服務,但心地這畝福田不能荒廢掉!不能停耕,而是要轉作,轉型,自己也順應時機做志工來推動蔬食,「蔬食有三好,對身體好、對心靈好、對地球環境更好。」這些蔬果經過大地的孕育才能好收成,地球環境好,人人平安;身心靈得到良好的吸收,就可提升免疫力,蔬食三好環環相扣。

防疫就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在體內也要環保,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這才能內外兼顧,增強免疫力。但是素食,對一般人而言,要持之以恆不是那麼容易!所以雲林縣衛生局企劃科許淑雲科長有了「慈濟勸素,內外兼顧,防疫素素看!」的設計發想。

許科長也談到循序漸進的蔬食方法,若是無法餐餐蔬食,可以在一天當中一餐素、一星期一天素,全家一起素素看,慢慢改變,少吃紅肉、少吃高油脂的食物,希望從素食的一小步開始救地球,等於是對地球的一大步,也可從學校的營養午餐開始,學校若能有一餐提供蔬食,讓孩子知道蔬食的好處。

◎素食真美味 用心再用心

這次到雲林縣政府推素,志工以飯盒打餐,資深香積志工程美娘特地去採購新的飯盒,這飯盒有分格,可以將飯與菜分開呈現色香味,吃起來還能感受到每道菜不一樣的口味,也是一種別具特色的暖心便當,期待讓大家吃得歡喜。

便當,是從雲林聯絡處製做,窗口王威鑑清晨六點就到中央廚房準備,先開電源、拿出鍋具,再把各種蔬菜的份量準備好,好讓香積志工一來就可動手上工。多年來王威鑑這些功夫傳承自媽媽程美娘的經驗與教導,在2020年終於聚足因緣,承擔起合心香積幹事,可以做得「得心順手」。

十位香積志工分工合作,在上午十點完成打餐,程美娘說:「因為是推素,所以我們都很用心挑選食材,有青椰菜、紅蘿蔔、高麗菜、豆皮素卷、皇帝豆,希望讓未吃素的人能夠品嘗到素食的美味,而能合口味喜歡上茹素。」

第一次使用新飯盒,飯盒上再貼上慈濟LOGO,送雲林縣政府七十份、慈濟工作人員十份,共做了八十份便當。餐盒收回後洗淨消毒、烘乾,將來推素再使用,這清潔工作也是慈濟香積團隊每次送餐、收回之後,必須做到的事,讓大家可食得安心。

◎雲林農產優 防疫安心吃

到了中午,便當上桌,一打開,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讚!蔬食好吃。」雲林縣農業處處長魏勝德比出Yes!肯定蔬食的在餐桌上有多樣變化的美味,就如簡院長所言,雲林縣出產的農產品有機農耕有成,吃了更安心,又可吃得健康。

在疫情嚴峻之時,許多國家宣布鎖國,而在物產富饒的臺灣,人人更應珍惜這分福報,自我約束做好防疫措施,大家可以蔬食提升免疫力,吃出健康,讓病毒找不到宿主,地球平安,災疫早日消除!

圖左 :簡瑞騰院長打開自己的便當,菜香隨之撲鼻而來,雲林縣出產的農產品有機農耕有成,吃了更安心,就可吃得健康。[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推動防疫的蔬食三好,「對身體好、對心靈好、對地球環境更好。」[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雲林縣農業處處長魏勝德比出Yes!肯定蔬菜在餐桌上有多樣變化的美味。[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很認同上人「茹素防疫」的理念,於是清明節連續假後第一天上班日,率領各科處主管響應茹素。[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慈濟志工將八十份的蔬食便當裝箱打包,及時從雲林聯絡處送至雲林縣政府五樓,提供蔬食防疫的推動。[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僅動員十位香積志工,在雲林聯絡處中央廚房,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協助推動蔬食防疫,在上午十點即全部打餐完成。[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蘋果也是蔬食的一樣食物,兩位香積志工用最虔誠的心,將每一顆蘋果清洗過後再擦拭乾淨,紅紅的蘋果也是象徵平安。[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資深香積志工程美娘,親自掌鍋鏟,炒出香噴噴的素食。[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香積窗口王威鑑一早六點,就到中央廚房做準備工作,這些功夫也是傳承自媽媽程美娘的經驗與教導。[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