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快樂學習交流 共耕教育福田

快樂學習交流 共耕教育福田

E-mail 列印
慈濟雲嘉區教育志工快樂學習活動,於2020年8月23日上午在雲林聯絡處舉辦,課程有同樂嘉年華-探索體驗、菩提種子示範教學、繪本故事「塑膠袋流浪記」、愛與感恩的一餐,內容多元豐富,活潑有創意,有四十五位 來自雲嘉區的教育團隊及對教育志業有興趣的志工參加。

◎同樂嘉年華 探索體驗

來自嘉義的林美玲老師和她的團隊經驗豐富,創意十足,利用環保素材精心設計了八站老少皆適宜的探索遊戲。每站遊戲透過自由探索,自主學習,遊戲的魅力在於讓孩子找對方法,盡情的玩,快樂的學習,一站搭配一句靜思語好話,也是一種無聲說法。

說千萬遍,不如身體力行一遍,林美玲老師鼓勵教育志工在上課之前先來體驗一下探索,每站遊戲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回到社區可以延伸運用在兒童親子班、慈少班、慈青、教聯會和大愛媽媽,甚至社區老人關懷據點都很適宜。

◎菩提種子示範教學 同心協力齊共好

雲林區的黃靖如老師和陳美惠老師一起帶領闖關遊戲「金氏遊戲眾人憶」、「協力拼圖綻耐力」、「探路尋寶展毅力」第二、三關,三組全部過關,唯獨第一關只有第二組通過,第二組的陶韻和分享他們成功的小秘訣:「剛開始我們也覺得一下子要記二十五種小物品,確實不簡單,所以大家決議分小組,一小組認養一小區塊,每一小區塊只有六、七樣物品,我們找到對方法,所以能闖關成功。」

第二關「協力拼圖綻耐力」,簡淑伶這一組經過團隊溝通共識後,找到一個最簡單又快速的方法,先把四個邊緣拼起來,就很順利完成整張拼圖。第三關「探路尋寶展毅力」王秀玲分享,「第一次找不到靜思語字卡,千萬不要氣餒,再接再厲繼續找就對了,最後一定可以找得到。」黃靖如老師說,闖關遊戲還可以加入站呼,省思和結語,A教案加B教案,成就另一個c教案出來,彼此經驗交流,集思廣益,創意無窮。

◎繪本故事 塑膠袋流浪記

雲林區的簡淑伶老師將很普通的塑膠袋擬人化,以第一人稱敘述一只紅色塑膠袋流浪的際遇。小紅塑膠袋被人用過之後,放在桌子上,不小心被風吹走了,開始流浪,甚至被丟到垃圾堆去,又臭又髒,小紅很傷心難過,後來,一隻溫暖的手把它撿起來洗乾淨,變成環保袋,賦予小紅一個新生命,小紅很高興終於可以不用再到處去流浪了。

可用的物質都是值得珍惜的寶,環保是一個觀念,最重要的精神,在於「重複使用、減少製造、減少浪費」讓我們珍惜物品、延續物命「回收好,不用更好」。

簡淑伶老師的繪本故事「塑膠袋流浪記」,呼應「清淨在源頭,簡約過生活」,結合神奇的環保故事箱和小動物造型的故事圍裙,用聲音表情、肢體表情來說演故事,相當生動活潑,尤其故事圍裙更吸睛。

「當一個故事講到最後,也要扣住生活實踐,這一點很重要」,這時林美玲老師出來補充說明,並回饋一句順口溜:「杯、碗、筷、手巾、購物袋,隨身五寶記得帶。」彼此輕鬆交流,一個小點可以引發無窮盡的創意出來。

◎愛與感恩的一餐

「2020年全球人類碰上新冠肺炎,十六世紀有黑死病,到現在已經滅絕四百年了,祈禱的力量會帶來奇蹟,虔誠一念心可用來召喚希望小精靈」,陳書音老師鼓勵大家,不管碰上任何問題,用愛與感恩來接受,並以圖片分享全世界有幾個因為祈禱,而發生奇蹟的真實案例,令在座的每一位教育夥伴嘖嘖稱奇。

陳書音老師以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子來跟大家分享:「以感恩祈禱之心來用餐,食物小精靈就會出現,這一餐食物就會變得可口好吃。在用餐之前先來祈禱,感恩大地滋養萬物、感恩農夫辛苦種植、感恩用愛料理的媽媽、感恩食物讓我獲得營養能量。」

陳書音老師講完,來自雲林的夥伴呂月英接著說:「我還會感恩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林慧媚也表示要感恩氣候風調雨順,感恩食物的美味。江麗秋從小都是阿嬤煮飯給她吃,她要感恩阿嬤的愛心料理,課堂上彼此溫馨分享,氣氛快樂歡喜。

◎互相學習 自由發揮

郭尤芬感恩這次活動課程多元豐富,讓她收穫很多,尤其是簡淑伶老師分享的繪本故事,事先準備很多道具,故事與環保結合在一起,很有意義。陳書音老師分享祈禱和祝福的力量,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奇蹟,就如證嚴上人所說:「有願就有力。」

陳夢琪感恩有機會來參加這次教育志工快樂學習活動,探索遊戲很活潑不會制式化,所用的遊戲器材都是環保回收自製,回到社區當志工媽媽時,也可以分享給孩子。

「平常隨手可得的塑膠袋,在繪本故事中變成女主角,以小孩的思維敘述塑膠袋的際遇」,陳夢琪平常也愛爬山,下山前一定把自己的垃圾帶走,守護無痕山林。陳夢琪本身務農,她要特別感恩大地滋養萬物,讓她種出有能量的農作物,發願會好好運用,讓大地發揮最大的作用。

雲嘉區教育志工來自於兒童親子班、青少年成長班、慈青、教聯會、大愛媽媽等各班別,每位志工秉著愛心,無私的付出,陪伴成長中的孩子學習,是一份殊勝的志業,需要永續傳承,教育志工也要不斷的精進,才能完成這樣的使命。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活動變少了,可以利用機會來充電」,雲林合心教育團隊黃昇傑老師說,期待開學後,有滿滿的精神和愛來例行班別帶動,所以決定和嘉義一起來舉辦這次的活動,互相學習彼此交流,讓大家有一個方向找到教案和講師,可以學以致用,自由發揮。

圖左 :簡淑伶老師的繪本故事「塑膠袋流浪記」,呼應「清淨在源頭,簡約過生活」,結合神奇的環保故事箱和造型活潑的故事圍裙,用聲音表情、肢體表情來說演故事。[攝影者:楊芳華]
圖右 :陳夢琪(右)感恩有機會參加這次教育志工快樂學習活動,探索遊戲很活潑不會制式化,所用的遊戲器材都是用環保回收自製,回到社區當志工媽媽時,也可以分享給孩子。[攝影者:楊芳華]

圖左 :「當一個故事講到最後,也要扣住生活實踐」,林美玲老師(右)補充說明,並回饋一句順口溜:「杯、碗、筷、手巾、購物袋,隨身五寶記得帶。」[攝影者:楊芳華]
圖右 :郭尤芬(右)感恩這次活動課程多元豐富,讓她收穫很多。尤其是簡淑伶老師分享繪本故事,事先準備很多道具,故事與環保結合在一起,很有意義。[攝影者:楊芳華]

圖左 :雲林合心教育團隊黃昇傑老師說,期待開學後,有滿滿的精神和愛來例行班別帶動,所以決定和嘉義一起來舉辦這次的活動。[攝影者:楊芳華]
圖右 :林美玲老師(左後)鼓勵教育志工在上課之前先來體驗一下探索,每站遊戲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攝影者:許素貞]

圖左 :陳書音老師(右前)以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子來跟大家分享,以感恩祈禱之心來用餐,食物小精靈就會出現,這一餐食物就會變得可口好吃。[攝影者:許素貞]
圖右 :雲林區的黃靖如老師和陳美惠老師一起帶領闖關遊戲-同心協力齊共好。第一關金氏遊戲眾人憶,第二關協力拼圖綻耐力,第三關探路尋寶展毅力。[攝影者:許素貞]
圖左 :第二、三關,三組全部過關,唯獨第一關只有第二組通過,第二組的陶韻和(右前二)分享成功的小秘訣。[攝影者:許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