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領受證嚴上人貼心禮 環保做得久久久

領受證嚴上人貼心禮 環保做得久久久

E-mail 列印
2020年10月18日這一天在北港聯絡處,舉辦「環保三十」健康講座暨志工聯誼活動,參加的人員包含北港聯絡處環保站、前水林蔦松環保站、東勢環保站及各環保點的環保志工、香積志工以及承擔所有活動的志工們計有 一百二十七人。

早上7點30左右,各區的環保志工們陸續來到聯絡處,進入會場先由已受證的環保志工領取證嚴上人贈送的六項用寶特瓶再製的貼心禮物「佛珠、機能襪、口罩、圍裙兼環保袋與手肘、膝蓋及腳踝等關節用的護套。」

◎健康講座及環保結合科技的分享

環保志工聯誼活動中,邀請大林慈濟醫院中藥組組長梁育彰藥師分享『「藥」您安心』,及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李鼎銘跟大家分享「願行-環保三十」。

因為參加的環保志工幾乎是年長的老菩薩,所以兩位講師貼心的全程用流利的臺語分享,讓老菩薩們聽得收穫滿滿。

梁藥師從藥物正確的取得來源、如何用藥、看病時如何主動告知用藥過敏、保存方式到藥物過期丟棄的處置等一一介紹,梁藥師的有獎徵答讓臺下的環保志工踴躍舉手搶答,可見分享的內容淺顯易懂又清楚明瞭,讓菩薩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梁藥師以大數據分享臺灣一年丟棄的藥物,可以堆疊五座的101大樓,而臺灣洗腎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有「洗腎王國」之稱,一年要花掉五百二十二億元的健保給付金額(107年衛福部公告)。

可怕的是,根據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統計,臺灣平均每人每年產生一百五十八公斤的廚餘,這些被焚燒的廚餘堆疊起來的高度,每年超過25550座的101大樓。梁藥師不忘提醒大家,當我們要倒掉食物的時候,要思考在全球還有很多人處於飢餓,呼籲人人珍惜食物不浪費,以「一天吃八分飽、健康又環保、兩分助人好、快樂無煩惱。」跟大家分享惜福、造福的重要。

而李鼎銘總經理問在座的志工,慈濟環保的起源是何時,引領大家回溯慈濟環保三十年,邀請志工上臺分享證嚴上人法語對其影響、邀請年屆八十歲以上的環保志工分享一路走來做環保的法喜,也請兒童成長班的孩子分享對環保的認識。並以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的產品衣服、太陽眼鏡、鞋子、包包、原子筆等與大家結緣,全是各地區環保菩薩將一支支回收、分類、整理的寶特瓶所製作的。

「今天送給你們的東西是全世界買不到的喔!」李鼎銘與成長班小朋友說,送給小朋友的原子筆有分藍色及綠色,分別是用藍色及綠色寶特瓶做的,一支筆以一支寶特瓶做為原料。李鼎銘提醒的說:「在喝這一瓶寶特瓶飲料的時候,需思考消費的是資源,不應該隨意丟棄或製造垃圾。」他繼續分享臺灣一年回收的寶特瓶約有十萬公噸,慈濟回收的寶特瓶子為四千公噸,只佔了4%,其他96%為社區及拾荒者所回收,由此可知慈濟不是著重在回收,而是環保教育的宣導,從教育源頭讓大眾落實減少、愛護、珍惜資源。

◎大家庭的環保站 解憂環保站

居住於嘉義縣民雄鄉的慈濟志工陳宿芬,是位護理人員,在北港一家診所工作,因為白天上班,下班後又要回娘家,探望及簡單照護失智的父親後再回民雄,所以每週一到週三在上班前,利用早上五點到七點,邀約北港附近的環保志工,在北港舊共修處旁的榕樹下,處理回收的寶特瓶拆解扣環跟清洗,週六早上則到北港聯絡處做分類。

陳宿芬說: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性,北港環保站是一個大家庭,是修行的道場。我會當個傾聽者,傾聽環保志工的喜怒哀樂,志工若有煩惱時,讓他說出來宣洩,明日再來做環保時,恢復以往快樂的心情,所以這裡也像是個解憂站。

這兩年陳宿芬的婆婆及母親接連往生,她感恩環保志工也是這樣陪她走過傷心的日子。

本身做美髮的慈濟志工許麗玉,與去年剛受證委員的謝孟珠,除了是感情很好的表姑、嫂及工作好夥伴,如今也是修行共伴的道侶。許麗玉憶及剛開始,會提早出門做環保後,再去上班,但是家人比較無法認同,是因為擔心她身體受不了,後來家人放心了!麗玉也邀約表小姑謝孟珠一起做環保,及參加其他慈濟活動。謝孟珠感恩表嫂無論是在親情、工作上及菩薩道上的指引與陪伴,是她的學習模範。

許麗玉說:「在這邊大家很合和互協,彼此補位,宿芬師姊就像領頭羊,我們盡量配合去完成,做環保時有說有笑,大家就像一家人,做得很快樂。」

◎菩薩身影 做環保勤付出

褒忠鄉的許秋蓉,家庭給了她許多考驗,育有三子,其中二兒子自閉又有癲癇,需要她照顧,小兒子雖結婚生子,卻長年不工作,沒錢就向她要,不給就拳頭相向,她對於自己的人生很是苦惱。幾年前她的先生往生,在那一年認識了慈濟志工黃彩雲,於是她開始為全家捐善款、也做環保植福田,祈願終能化惡緣結善緣。

許秋蓉說:「做環保,讓我暫時忘卻家庭沉重的負擔,真的很感恩彩雲師姊帶我做環保。」

黃彩雲讚嘆許秋蓉每到夜間分類的日子,即便她農田工作做得很累,甚至沒吃晚餐,仍然到環保站分類,分類後結束後,東勢環保站的熱食就是她的晚餐。「彩雲師姊煮的素食太好吃了,有時吃不完還打包回家照顧家人的胃。」心中滿滿溫暖的許秋蓉說。

也住在褒忠鄉的環保志工林樹祈,平時靠做臨時雜工或僱做農事體力活等工作。與慈濟志工黃彩雲同村莊,多年前受到黃彩雲邀約到她家做分類開始接觸環保,這一、兩年改到東勢環保站做環保。現在每週在東勢環保站的夜間分類,林樹祈鮮少缺席,白天有空也會到環保站拆解家電。除了做環保,林樹祈茹素十多年,他說茹素是不再與眾生結惡緣,也讓自己脾氣變得較好。

已高齡八十七歲的環保菩薩洪清標,覺得做環保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從北港聯絡處成立環保站以來,每週三及週六的環保分類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除非生病,否則我絕對不缺席。」因為大家分類時,洪清標協助將分類好的資源歸位,需推推車來回搬回收物,會耗費較多體力,因此洪清標不做環保時,就會在公園走動、運動,讓自己更有體力,可以在環保站推回收物、撿玻璃瓶。洪清標真的很感恩菩薩讓自己在如此歲數,仍有健康的身體付出做好事。

◎美味料理 溫暖志工的胃

北港香積組一早也在廚房,準備一道道香噴噴的素食午齋。香積志工準備了十五桌蒸、煮、炒、炸各種拿手菜,如酥炸地瓜籤、三杯杏鮑菇、豆腐腦……等香味四溢的料理,希望今天參加聯誼的人能感受到素食的美味,接引更多人來茹素,照顧身體的健康。

「今天的環保三十年志工聯誼,很歡喜能夠承擔這次香積煮食,本來設計是要採自助式的,但覺得用合菜的方式,如同桶箍讓這些環保志工箍在一起,讓他們有回到家的感覺。」承擔香積組的志工蘇碧說。

證嚴上人很愛護環保菩薩,環保菩薩也很用心地做資源回收及分類,蘇碧希望今天的菜色讓大家吃得很開心,了解到素食原來是這麼的好吃,也期能帶動大家一直持續吃素,環保菩薩有歡喜心,做得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健康。

慈濟環保志業,自1990年證嚴上人呼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迄今三十年。雲林沿海的環保推動,起源於1997年的第一顆種子林馬吉與丁阿茶夫妻,迄今已二十三年。一路走來,環保志工不怕髒亂、不辭辛勞、低頭彎腰,為愛護地球在付出,是責任也是使命,希望人人能從大地環保到心靈環保,以健康蔬食將環保意識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珍惜資源,減緩地球暖化的危機。

圖左 :慈濟志工呂曉萍(右)與郭尤芬貼心攙扶年邁環保志工進入會場。[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大林慈院中藥組組長梁育彰藥師宣導:日食八分飽、健康又環保、兩分助人好、快樂無煩惱。[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環保幹事陳宿芬(中)解釋證嚴上人體貼老菩薩,將「五指襪」改為「兩指襪」,以及環保袋設計一物兩用,展開還可做圍裙的巧思與智慧。[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分享太陽眼鏡有防眩風、防疫鏡片、具除霧功能,也可以拿下來,是回收再回收的慈悲科技。[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環保志工許秋蓉說(圖左):「做環保,讓我暫時忘卻家庭沉重的負擔,真的很感恩彩雲(圖右)師姊。」[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環保志工吳素華(右一)分享自己以結交志同道合好友的心情做環保、說環保及渡環保菩薩。[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八十七歲的洪清標說做環保讓他身體越做越勇。在外面回收玻璃瓶,在北港環保站能推回收物,老當益壯。[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蒸、煮、炒、炸、滷,「酥炸地瓜籤、三杯杏鮑菇、豆腐腦……」一道道料理,在志工的巧手下香味四溢。[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賢伉儷吳鳳林與蘇碧大展廚藝,陸續為各桌上菜,真誠邀約大家一起來齋戒茹素。[攝影者:蔡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