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手腳動一動 醫師遠離我

手腳動一動 醫師遠離我

E-mail 列印
11/7早上七點虎尾運動公園充滿朝氣與活力,由大林慈濟醫院內科醫師張愷杰醫師在醫師節的前夕,與晨間運動的阿公阿嬤分享「動一動,醫師遠離我」,張醫師希望藉由簡單的肢體運動,讓年紀大的老人家在運動時,減少 運動傷害,他發現大部分的老人運動,著重在手部的運動,因此現場做一些運動示範,讓他們不只是做上半身的運動,還可以練下半身運動,讓腳步的肌肉更發達。

「大家站起來,墊起腳尖,手上拿著裝水的寶特瓶放在腰間,1、2….5秒再將腳放平,接著是手部的重訓運動,可刺激肌肉,將雙手向前舉高,慢慢放下,做八次後,改將雙臂左右伸展開來,如果覺得寶特瓶裝水不夠重,可改裝沙子或石頭,練習手臂的力量。」張醫師一開始就藉由簡單的手部運動,教導民眾手部重訓,只要簡單的器材,也能達到運動的效果。

◎肌少症的檢測與有效的運動

張醫師並請大家做一分鐘的肌少症自我檢測,「雙手食指和拇指相圈成一個圓,圈起小腿最粗的位置,圈不起來,表示肌少症風險低;圈起來還有空隙,表示肌少症的風險高,小腿太細是警訊。」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易造成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而造成失能,生活無法自理。

肌少症有四大常見的徵狀,第一在室內走路遲緩、行走困難、起身吃力,第二體重無故減輕,第三雙手握力下降,取物困難,甚至毛巾擰不乾,第四走路跌倒機率增加。有以上四種徵狀就可能已經罹患肌少症。

有些老人因關節或腳部退化,而站立不穩,容易跌倒或是肌少症所造成的骨骼疏鬆症,因此接下來,張愷杰醫師教現場82位民眾及31位志工,腳部的運動,透過簡單的動作示範教學,讓長者在下雨天或不方便外出時,在家也能做簡單的運動。

首先,要挑選一張高一點的椅子,四面平穩地坐著,然後慢慢地站起身,再慢慢的坐下,重複數次後,換成將左右腳輪流抬高舉平,作八到十次後,覺得簡單再將難度增加,將雙腳互勾舉平,再慢慢的放下,要坐穩,這個動作比較累,但效果很好,每天照三餐做,每次一隻腳持續做30秒,長期下來,腳部的肌肉會比較發達,也能達到身體的柔軟度與平衡感。

除此之外,張愷杰醫師也教大家在運動完後,適當的補充水分或蛋白質的攝取,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者,也需要注意飲食,可多攝取蔬菜水果,避免飯後做運動,易消化不良,無形中受到運動傷害而不自知。

應該要如何「有效的運動」呢?運動要做到多累,才是洽當?張醫師表示要有下列三種運動,第一「有氧運動」至少要有一點喘及流汗的感覺,大概要有三、四分像有氧運動那樣的累度,才是運動,一週五天。第二「肌力訓練」要會痠,一周兩天,不會酸的肌肉就沒有練到。第三「伸展運動」要拉到有點緊,靜態維持30秒,重複幾次,每天做效果較佳。

除此,運動還要注意環境,如果下雨天,路面較滑也要小心,須注意安全,還有最好是團體或有朋友一起運動,如果身體有任何狀況,隨時可以協助。

◎一問一答 醫師解疑惑

講座最後,張醫師開放提問,大家非常踴躍發問,七十一歲的黃美春提出,「有五十肩要如何改善,要做甚麼運動?」張醫師教大家將右手的手指頭張開,伸直碰到牆壁,手指慢慢地往牆上爬,如果能夠舉愈高愈好,覺得緊緊,停留30秒到一分鐘,舉不高不要免強,每天增加一點點,以漸進的方式,持之以恆,時間要一年之久才能看到效果,復健很重要。

隨後有位阿媽提問:「血油(又稱三酸甘油脂)過高要如何才能瘦下來?」張醫師建議平時飲食要注意,煮菜不要放太多油,好的料理方式是用蒸、川燙比較健康,快炒高溫養分容易流失。

還有茹素對身體非常好,植物性的營養物質可以降低「血油」,另外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如果這些方法嘗試一段時間沒有效果,就需要靠藥物治療,看診時,可以將平日所吃的食物記錄或拍攝下來,給醫師評估所吃食物是否太油膩,醫師會給予建議並評估藥物的使用。

回答民眾的兩個問題後,坐在前方的許麗雲快速地舉手發問,「有人說吃飽運動比較容易肥胖,還是運動完吃飯比較好?」張醫師很有耐心的表示,若血糖高的人,早上運動比較好,因晚上運動,身體會一直代謝,晚上睡覺血糖太低,人昏倒,自己不知,如果黃昏做運動,血糖降低會很快發現,能及時補充。

建議運動後一個小時內吃東西,因運動後吃飯代謝比較快,不易肥胖,運動的強度要強一點,熱量消耗會多一些,血糖、血脂會控制得比較好,如果飯後再運動,易消化不良。

最後,穿紅色衣服的謝秀月女士提出一個問題:「常常腰酸背痛,痠痛會連結到大腿,要做甚麼運動比較適合?」張醫師告訴在場的民眾,因示範需要躺在地上,如果大家看不到,可以到前面看,他立即示範幾個簡單的伸展動作給大家看。

「首先將雙腳跪地,雙手撐住身體,然後將左手伸直舉高與頭同高,右腳往後舉高舉平,停住約8到10秒後,左右手、腳換邊。另外一個高難度的動作,需要躺在地上,面向上平躺後,將左右腳曲弓,骨盆抬起來,反覆幾次練習,也能達到減少腰酸背痛的問題。」

由於現場沒有軟墊,張愷杰醫師直接躺在地上,賣力的解說與示範,在場的阿公、阿嬤及志工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給予回饋,非常感動的認真學習。

結束前,年輕的張愷杰醫師笑著說,最好不要和大家在醫院相見,期待大家有空回家多練習,鍛鍊手足運動外,飲食也要清淡,油膩食物減少攝取,就能健康有活力,也能遠離醫師。

圖左 :張愷杰醫師示範手部的重訓運動,刺激肌肉,將雙手向前舉高,慢慢放下,做八次後,改將雙臂左右伸展開來,覺得寶特瓶裝水不夠重,可改裝沙子或石頭,練習手臂的力量。[攝影者:李玉如]
圖右 :張醫師請大家做一分鐘的肌少症自我檢測,「雙手食指和拇指相圈成一個圓,圈起小腿最粗的位置,圈不起來,表示肌少症風險低。」[攝影者:林崇豪]

圖左 :挑選一張高一點的椅子,四面平穩地坐著,慢慢地站起身,然後再坐下,重複數次後,換成將左右腳輪流舉平,簡單的動作示範教學,讓長者有時候下雨天或不方便外出時,在家也能做簡單的運動。[攝影者:李玉如]
圖右 :講座最後,張醫師開放提問,大家非常踴躍發問,七十一歲的黃美春提出,「有五十肩要如何改善,需要做甚麼運動?」[攝影者:李玉如]

圖左 :坐在前方的許麗雲問醫師,「有人說吃飽運動比較容易肥胖,還是運動完吃飯比較好?」張醫師很有耐心的表示,若血糖高的人,早上運動比較好,因晚上運動,身體會一直代謝,晚上睡覺血糖太低,自己不知,人就昏倒了,如果黃昏做運動,血糖低會很快發現。[攝影者:李玉如]
圖右 :謝秀月女士提出一個問題:「常常腰酸背痛,痠痛會連結到大腿,要做甚麼運動比較適合。」張愷杰醫師直接躺在地上,賣力的解說與示範,在場的阿公、阿嬤及志工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給予回饋。[攝影者:李玉如]

圖左 :張醫師發現大部分的老人運動,著重在手部的運動,因此現場做一些運動示範,不只做上半身的運動,還可以練下半身運動,讓腳步的肌肉更發達。[攝影者:李玉如]
圖右 :活動最後,張愷杰醫師與全體慈濟志工感恩大家的參與,並祈願人人茹素,多運動,祝福大家平安又健康。[攝影者:李玉如]
圖左 :活動最後,志工以一首輕快的〈花言草語〉歌曲帶動,簡單的健康操,柔和又能伸展四肢,大家快樂來運動。[攝影者:林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