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全家入經藏演繹 從雲端傳達感動

全家入經藏演繹 從雲端傳達感動

E-mail 列印
全臺嚴峻防疫已有一段時日,雲林慈濟志工想師、念師之心,也日增月益;雖難以隨著興致南來北往,所幸拜科技之賜能夠見師一面,因此安排一場「與上人溫馨座談」,8月7日從雲端恭請證嚴上人到我家,志工要將半年多以 來的溫馨故事,分享給上人聽;更期待聆聽上人的教誨。

年輕的慈濟委員余睿珊,與媽媽簡麗娟、姊姊余佩珊一起來到雲林聯絡處參加;爸爸余天助,則提早一天帶隊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在主場與雲端的雲林道場做串聯。

余睿珊分享主題是「慈濟五十五周年入經藏」;從小在雲林縣古坑鄉長大的她,也是慈青,慈濟五十五周年,成為演繹種子,跟著爸爸、媽媽、姊姊,一起入經藏;全家都是受證的慈濟人,回花蓮參加演繹,她內心充滿感恩與感動。

◎上人到我家 志工恭迎

由於微解封,二十位分享者之中,可以有十位回到靜思精舍主場,也讓雲林志工有好因緣於三個道場同步在雲端與上人相會,分別雲林聯絡處有一百七十八人參加、西螺聯絡處三十三人、北港聯絡處六十六人,各地分艙進行。

分享的七大主題,除了「慈濟五十五周年入經藏」之外,還有「愛無距離.關懷無遠近」、「疫情之下法親愛無礙」、「品書會」、「停聽看.非素不可」、「慈善個案關懷」、「環保清淨心」。

由在靜思精舍的知音合心余天助引言,分享「愛無距離,關懷無遠近」包含提供警消防疫物資、二次幫助弱勢家庭學童暑期物資紓困勤務、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二次合作疫苗快打站等,跨界合作共善的感動。

雲林聯絡處這端,知音合心吳村岡代表向上人請安:「敬愛的上人,弟子們平時在線上薰法香、參加品書會成長慧命;也會依教奉行,合和互協於菩薩道上,把愛與善送達需要的地方,讓有需要的人做依靠……」講到此時,吳村岡頓時哽咽紅了眼眶,並說:「弟子會努力人間菩薩大招生,敬請上人安心。」

上人聽了很欣慰說:「我真安心!大家平安、健康,又精進,人人的慧命一定會成長。因為疫情,師父無法一一去看大家,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哪天出門去了,一定臨場考試,大家要好好做功課。」

◎入經藏演繹 滿心感動

進行分享時,余睿珊語調沉穩,不急不徐述說入經藏的感動──當接到企劃團隊邀約,一開始,內心很歡喜,但一方面有些忐忑不安,擔心沒有《水懺》經藏演繹的經驗,怕承擔不起種子角色,又想到每週要利用週末到臺北集訓,所以有點猶豫……

不過,想到慈濟五十五周年的殊勝因緣,而且又能見到敬愛的上人,所以把握因緣參加,「不論在彩排過程,或演繹,我的內心都很震撼!看著四大天團演繹慈濟故事、動人的篇章,在震撼中都讓我留下感動的淚水,再再提醒自己要更精進。」

每從演繹舞臺上,看著一幕幕慈濟歷史畫面,以及上人獨自在小木屋修行到現在帶領慈濟人走過一百二十五個國家地區賑災救濟,「想著自己何其有幸,能沐浴在這五十五周年的法華會上,覺得能加入慈濟很有福。」

「有時候,內心也會有煩惱,這時候就會想起佛陀所說,其實都是自己的心在造作,要趕快斷除煩惱。」透過經藏演繹與品書會,覺得收穫很多,心中有滿滿感動與法喜,因為藉由精進能更加貼近上人的心。

◎一群年輕人 分擔重任

成長的路上,余睿珊言簡意賅表示:「一直以來,上人以《法華經》開道鋪路,帶領弟子把佛法實踐在生活中,因有上人創造慈濟世界,讓我們找到人生的方向,感恩一路上陪伴的師姑、師伯。」

在雲林,余睿珊與許多年輕人承擔演繹種子,有幾位受證後承擔功能幹事、參加國際賑災,也有一些即將要見習與培訓,最後,她說了一句慈青與上人之間的通關密語:「上人,囝仔心,不多變!」、「請上人放心、安心,我們會做上人想做的事,發願生生世世跟隨上人。」

在場的這群年輕人,從慈青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又接續慈濟緣,都已受證。上人從雲端看見他們,欣喜問:「大家有精進無?」余睿珊與這群年輕人齊聲答:「有」。上人又關心問:「你們要繼續分享嗎?」這群年輕人滿臉燦爛的笑容,歡喜地跟上人揮手表示,要把難得的機會留給在場的師姑、師伯分享。

◎全家慈濟人 一生無量

余天助從遠端的花蓮聽完分享後,動容哽咽說:「聽了小女兒的分享,我內心非常感動,記得在她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放給她自由了,晚上她都與姊姊幫忙看家裡的小店。」

以前,住在古坑鄉,余天助家裡開小書店「才子書局」,夫妻倆白天參加活動,有時候晚上開會務會議,沒辦法陪伴余睿珊做功課,在她的成長路上,余天助感恩很多志工一路護持、勉勵,她終於2019年初受證,又有這一群年輕人的鼓勵,能一起來分擔如來家業。

「只要有踏入慈濟,好好做對的事情,此生沒有白來一趟。」余天助有感而言之後,再次感恩上人的教誨,以及慈濟法親們的包容、善解與照顧。

余睿珊的媽媽簡麗娟承擔雲林合心組,她與余佩珊在雲林聯絡處參加連線,經由司儀賴玨妃介紹,讓上人從雲端與這對母女相見。簡麗娟輕聲細語跟上人分享心得:「有幸能參與慈濟五十五周年經藏演繹,感恩今生有福報、有因緣能跟隨上人做慈濟志業,感恩上人賜給弟子慧命,弟子會好好珍惜。」

上人讚歎余天助全家是慈濟人,而且一生無量,又年輕人度年輕人,希望在場的年輕菩薩,要記得種子一生無量,但願人人都是慈濟的種子,都是法華經所布下來的種子,記得一生無量。

「師父常說,人人都要發揮淨化人心,而且廣度菩薩在人間,法華經的路,你們要來鋪;慈濟大道,你們要來顧。祝福你們。」上人同時祝福余天助一家人:「全家是菩薩,祝福你們,互相勉勵,彼此精進,都是福慧雙修。」

圖左 :從慈青成為委員,慈濟志工余睿珊於2019年1月6日受證,成為上人的靜思弟子。[攝影者:黃淑媖]
圖右 :余睿珊(後排右三)與家人回花蓮參加慈濟55周年經藏演繹,雲林演繹種子在花蓮靜思堂一起合照。[攝影者:余睿珊]

圖左 :在雲林聯絡處,知音合心吳村岡(中)代表雲林全體靜思弟子,向上人請安。(畫面擷取自影帶)[攝影者:徐永華]
圖右 :入經藏種子余睿珊分享參加慈濟五十五周年經藏演繹的感動心得。[攝影者:陳宏宜]

圖左 :余睿珊的媽媽簡麗娟也是知音合心,在雲林聯絡處參加連線,她感恩上人賜予慧命。[攝影者:陳宏宜]
圖右 :這群年輕人,大多從慈青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後又接續慈濟緣,都已受證,在雲林聯絡處透過雲端與上人揮手。[攝影者:陳宏宜]

圖左 :年輕人有朝氣活力,為斗六環保教育站的生鏽鐵皮圍牆披上新衣,畫上活潑的圖畫。(余睿珊提供)[攝影者:余睿珊]
圖右 :從左起,余睿珊與爸爸余天助、媽媽簡麗娟、姊姊余佩珊,全家人回花蓮參加慈濟55周年入經藏演繹。(圖片提供:余睿珊)[攝影者:余睿珊]
圖左 :年輕人,經常參與訪視關懷,余睿珊(右二)與大家一起關懷石爺爺。[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