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慈青勤精進 活力樂迎新扎穩根基

慈青勤精進 活力樂迎新扎穩根基

E-mail 列印
來自雲林與嘉義地區大專院校慈青社10月22日在慈濟雲林聯絡處展開兩天一夜的迎新宿營,為接引新生認識慈青社及進一步了解慈濟人文的精神,各位慈青夥伴一早帶著興奮的心 情歡迎三十八位新菩薩的到來,期待在這兩天營期中認識彼此,一起學習,扎穩根基而茁壯。

雲林聯絡處一盆盆綠意盎然的盆栽都是師姑、師伯們及子弟兵,從幼苗開始投入水和陽光,在慈濟道場裡生活瑣事無不都是佛法,完成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

風和日麗的早晨,隊輔夥伴在大門口朝氣地唱著「歡迎歌」迎接可愛學員的到來,剛開始新生們生澀的感覺流露在臉上,但透過隊輔親切地關懷,冰封的表情很快融解開來,這股歡樂 延續到相見歡。

◎聆聽精彩課程 生活智慧增

課務組用小水滴的動畫故事為開場,學習不畏困難,努力向前的精神,並帶出營歌「別害怕去夢想」,大家有活力的呈現歌曲和手語,為這兩天一夜的迎新宿營揭開序幕。

課程以認識食衣住行與慈濟四大志業為開端,其中慈善部分是以國際賑災為主題,課務組規劃數種不同材質的「球」喻為物資,學員們相互小心翼翼的傳到目的地,從傳接過程尋找最 合適的方法,彼此之間環環相扣,同心協力,了解國際賑災之精神「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為世界上因天災人禍不幸遭受災難者,提供幫助與關懷,讓愛深植人 心。

慈青廣播電台主持人虎尾科技大學李倫碩學長為「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一語破題為慈青廣播電台開場,他分享親手寫書法的照片後,接著播放慈青活動的照片,讓學員了解 平時慈青都在做什麼事,並邀請林家陞學長分享慈青一路走來心得。

投影片忽然出現了一張老舊的三合院照片,原來這是林家陞學長的家,大家有點不可置信的望著這張照片,這時林家陞學長感性的分享:「我雖然不是身在富有的家庭,但我感恩現在 擁有的家人與朋友,從小媽媽就教我要當手心向下的人,看著受幫助人的笑容是我助人的動力,我也開始面帶微笑,感染身旁的人,要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台下紛紛被林家陞 學長的親身故事所感動,啟示大家轉換角度,從正向思考,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禮儀之邦的講師張益榕學長提出「禮是什麼?」讓學員繪出或描述它的樣貌,經過幾分鐘的思考後,雲林科技大學的林旻儀同學上台分享禮是人與人基本的相互規範,在紙張畫下許多 的笑臉小人物,意味著彼此之間存在禮,人類就會祥和愉悅。講師讚歎學員把禮的重點一語道盡,禮是尊重,不但為做人的本分,也可以美化人生,每個人都謙卑相待即充滿法喜。

◎分享法喜 用心交流

行善晚會播放《慈悲三昧水懺》影片為開場,凡夫意望深無底,受到貪、嗔、癡的影響而迷失人生方向,接著身穿整齊制服的師姑、師伯呈現水懺手語,莊嚴的場面振奮人心,唯有大 懺悔才能滌心垢「明心見性」為社會帶來祥和。

從竹筒歲月影片中,體會小力量也能救助他人,人們心中應常常戒慎虔誠,發好願做好事,如同點燃心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吳金松師伯用最真摯的祝福將手上的心燈一一點燃隊 輔手中的燭,隊輔們將這份感動延續到「星空夜語」時刻,此時學員在隊輔夥伴及師姑、師伯陪伴下,輪流分享法喜。

來自虎尾科技大學的林頤璋同學有感而發:「從《我很幸福》影片中,看見許多非洲小朋友瘦骨如材,希望大家不應該挑食與浪費食物,也懺悔藥石時間沒有將剩菜惜福完。原本自己 很害怕上台,但法喜廣分享後,比較不再害怕面對群眾,也期待第二天的營期有滿滿收穫。」分享中有歡笑有淚水,大家相互傾聽,氣氛更加溫馨。

◎期待第二天營期 體驗環保分類

天微亮時,學員們以期待的心情起床,準備出坡,大家分工協力整理寮房後,到清涼地舒活筋骨,隨歌曲旋律一同手舞足蹈,為今日的課程蓄勢待發。

學員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在資源回收場仔細聆聽師姑、師伯講解環保的分類,並身體力行體驗做環保的意義,學長們親自帶動拆除寶特瓶蓋及外包裝,大家樂在其中盡情揮灑 汗水,這樣歡心的畫面讓賴銀助師伯有感而發表示:「期望大家參與其中,能深入了解環保,落實在生活上,達到清淨在源頭的真諦。」

結束膚慰大地的課程後,回到大愛教室,吳金松師伯及林玲娟師姑為大家解說結緣品的製作方式,並已備妥教材,好讓學員清楚製作的過程。鄭智源學長好奇桌上擺放的材料,並專注 師伯與師姑製作結緣品的示範,他感到親手完成的結緣品意義非凡,是用心期許也是祝福,代表一分鼓勵的力量。

◎愛灑校園湧清泉 菩薩種子齊圓緣

菩提的善種新萌芽,慧蓉學姊淘氣地講述大家應啟發慈心來引發善的效應,回到學校遍灑感動,愛是什麼?又該如何傳播愛?每個人用心體會,讓種子在心中茁壯成長,利用平時在校 園向同學推廣環保、茹素、行善等,散播愛心,傳遞幸福。

迎新宿營接近尾聲,聯絡處蔓延一股不捨的氛圍,圓緣帶回顧這一天半的點滴,學員紛紛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長,來自雲林科技大學的張榕倩同學,是大陸的交換生,她談起第一次參加 營隊,心中有滿滿收穫,對於環保的課程印象深刻,來台之前住在黃土高坡的北方,每年都有沙塵暴,因此體會四大不調,願大家共同善待大地,關懷世界。

「立願覺悟,尋思宇宙真理海…」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歌曲響起,迎新、傳承,為守護慧命的磐石記住此刻的初衷,讓善種子不斷地發芽,成為生命中最寶貴的成長。

圖左 : 學員張榕倩看完影片,心有所感,加上很想念家人,忍不住落下淚來,隊輔媽媽上前一起陪伴妹妹,給予榕倩溫暖的抱抱。[攝影者:王宜琪]
圖右 : 虎尾科技大學慈青趙振勝,承擔營隊的人文真善美功能組長,在課程中與團隊做中學,學中覺;希望藉由課程記錄,學到更多的經驗。[攝影者:鍾慧楹]

圖左 : 為了能讓寶特瓶做出成毛毯,在膚慰大地的課程中,學員必須先拆掉瓶蓋及外包裝,范筱苹(左)小心翼翼地用刀劃開。[攝影者:蕭伶樺]
圖右 : 講師謝金容向學員強調資訊媒體的多樣性,要學會分辨媒體內容的優劣,進一步內化、淨化自己,學習分享,最後應用媒體工具來傳遞出人文真善美的內涵。 [攝影者:王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