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關懷失智老人 曹爸走入社區

關懷失智老人 曹爸走入社區

E-mail 列印
人稱「曹爸」的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醫師,是享譽國內醫界的神經內科專家,他發心利用週末休假時間,深入雲嘉南三縣市的社區關懷罹患失智症老人們的健康, 2014年8月30日率領醫療團隊小組,首次來到慈濟雲林北港聯絡處與失智症病友們座談。

◎了解失智症 進一步克服 曹主任致詞時分享自己參加學術研討會時所觀賞的一部失智症患者的紀錄片: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常會懷疑家人的行為,而與家人爭吵,針對如此的焦慮行為,家屬的陪伴、復健與關懷 很重要。影片中家人先找出患者的興趣,例如:繪畫、編織、插花……等興趣,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結果原本暴躁的情緒獲得極大的改善。

曹主任也希望能夠藉由慈濟志工的力量,協助社區居民及早發現罹患失智症的長者,以把握早期治療的良機,以後每四個月會來北港聯絡處與社區居民做篩檢與座談會,如有發現症狀 嚴重者再引導前往大林慈院治療,如此一來才不會延誤治療時機。

失智症病友座談設有患者診察區、家屬座談區及心理諮商區三區域同時進行。

在家屬座談區中,慈濟志工林翠蓮談及父親是位退休校長,因為逐漸出現記憶力衰退、自主能力退化等現象,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了失智症,所幸在醫師們的細心照護下,病情 已能稍微控制減緩退化的速度。

失智症家屬蔡明誠說:「以前對於這個疾病並不了解,更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父親身上。剛開始是父親到市場買菜後會忘記如何回家,自己一人在外遊蕩許久才讓別人帶回家;有時候 開瓦斯煮東西也會忘記關開關,甚至連親人的名字都叫不出來,直到來大林慈院看診後才驚覺父親罹患了老人失智症!」

◎做資源分類類似在做復健 可減緩失智症的發病率

慈濟大林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個案管理師劉秋滿詢問大家:身旁的長者是否有出現重覆問話、記憶力退化、忘記關開關、不愛出門、疑心病重……等情形,這些都是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的 初期症狀。現在全球人口平均每四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台灣的人口結構也邁入高齡化社會,相對地老人失智症患者也有日益增加的趨勢,所以大家要來了解這個威脅老年人口的 疾病。

劉管理師引導現場的長者玩起記憶名字的遊戲,首先由第一人介紹自己的名字後,再接續由第二、三人等說出前面所有人所介紹的自己名字,藉此讓大家動動惱考驗一下自己的記憶力 好壞,要讓老人家們一下子就記住現場所有人的名字其實有些困難,但是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劉管理師覺得若是能讓失智老人來環保站做資源分類的話,經由資源回收的拆解、分類過程,或許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情,因為做資源分類的動作類似是在做復健,有助於腦部的活 化,可減緩失智症的發病率,是一舉數得的方法。

◎平時多做運動 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為了要鼓勵年長者多做運動,現場撥放了《金罵沒ㄤ》的音樂影片,管理師引導現場的長者們跟著影片中的舞者做動作,或是拍拍手、擦擦窗、走走步…等簡單的動作,藉此活絡一下 大家的筋骨,希望大家平時要多做運動,維持身心的良好健康狀態,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另一區則是慈濟志工一對一耐心地向前來參加的十六位長者,詢問身心狀況例如:是否出現記憶力退化的情況、是否會反覆問相同的問題、是否開了家電用品後常會忘記關掉……等, 並填寫「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問卷調查,了解長者是否已出現失智症的初期症狀,及早就醫治療。

慈濟志工吳林月秀的家中長者也有失智的情形,她表示雲林沿海地區的老年人口很多,若是大林慈院能夠定期做社區健檢,還有慈濟志工的陪伴與關懷,建立起失智症患者的社區醫療 網,相信有助於家有老者的貧病家庭走出困境。

父親是大林慈院失智症病友會會員的蔡佩珊談及:父親自從發現罹患失智症後病情日益嚴重,所幸經由老人失智中心醫師們兩年多來的細心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今天陪伴父親 前來處參加首次的病友會座談後獲益良多,日後定期舉辦社區健檢與講座時,樂與家人參加。

曹主任在大林醫院看診多年,有感於來到醫院看診的患者,因為對失智症的不了解,延誤了醫療救治的黃金時期,等到情況嚴重時才來就診,多半已是重症者,所以如果能夠深入社區 宣導的話,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遺憾。預防重於治療,因為失智症的初期症狀是無法靠儀器檢驗的,需要經由追蹤調查才能夠了解。

圖左 : 劉秋滿個案管理師(右二)讓失智症老人做回收,因為做資源分類的動作類似是在做復健,有助於腦部的活化,可減緩失智症的發病率。[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 慈濟志工吳林月秀(左)表示:定期的醫護人員來社區做失智檢驗,與慈濟志工的陪伴與關懷,能夠建立失智症患者的社區醫療網。[攝影者:蔡宜達]
圖 : 曹汶龍醫師表示,希望結合慈濟志工的力量,協助社區及早發現罹患失智症的長者,以掌握早期治療的良機。[攝影者:蔡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