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樂學生活禪 營隊孕育青少年

樂學生活禪 營隊孕育青少年

E-mail 列印
一小時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體驗課,沒有設計菜單,營隊的學員自已創意,每隊餐桌上放著高麗菜、花椰菜、嫩豆腐、玉米粒、秀珍菇、紅蘿蔔等十二樣食材,最主要是讓孩子們用感恩心煮出色香味俱全的午餐。

「 希望孩子現在的生活或未來組織家庭,具備有做菜能力,想吃什麼自己可以料理,酸甜苦辣滋味隨自己調,這樣才叫幸福的生活!」班主任程宗熙說:「長期外食對身體健康造成負擔,這兩天的課是給大家一個概念,生活禪教的是要懂規矩,不只要懂事還要有實力。」

「2016年雲林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生活智能體驗冬令營」進入第二天的活動,為培養學員基本生活智能,建立良好習慣,特別安排「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烹飪體驗課,從洗菜到菜餚上桌,希望學員能珍惜每一分因緣,發揮團隊精神。

◎不在難度 在自己的態度

12月18日孩子們起大早,雖然新學員還不是很習慣,有的睡眼惺忪仍然打起精神。大家整隊到佛堂,靜心跟著李麗華媽媽的引磬聲繞佛繞法,虔誠拜願,以清淨心迎接新的一天。

一天的開始,帶給孩子「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課程,慈濟志工陳美惠告訴志學員:「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那就是行善、行孝,所以應該把握時間與機會去做,也得要父母健在才能盡孝,而且只要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就要盡力去做,不要等到以後長大了,才來孝順、做好事。」

陳美惠老師播出四部發生在臺灣的行孝行善影片與學員分享。第一部影片,是在桃園復興鄉山上,真實故事中的母親中風、父親因工安意外癱瘓,孩子為了照顧父母放棄住校,每天幫父親餵食、按摩,之後還須坐一個多小時的車,趕到學校上課。希望藉此片讓學員省思,當父母身體都健康,就應該好好珍惜。

「父母疼愛小孩,但孩子們平常是否關心父母、細心查覺他們的辛苦?怎樣幫忙?如何分擔、減輕他們的辛勞?現在生活無虞的我們,行善幫助人很困難嗎?」陳美惠老師勉勵學員,助人就是那一念心,並不在於難度,而是在自己的態度。

◎改變習氣 營隊使我成長

就讀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科四年級,張國珂一談到行孝不能等,忍不住潸然淚下,從小叛逆脾氣不好,參加雲林青少年志工服務隊,也是想改變自己,經過一段時日薰習,現在自己變得更好。

到外地讀書,無法每天承歡父母膝下,讓張國珂覺得感傷,所以逢假日會從台中買一些爸媽喜歡吃的東西,而且對他們比以往更多的噓寒問暖,希望爸媽開心。

剛好週末放假回來擔任隊輔長的工作,張國珂說:「生活中每件事都需學習、經歷成長,照顧比自己小的學員,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相處,留意他們的需要。學員犯錯時,不是兇了就可以解決;而是要想方法。個性不同的小朋友,要想不一樣的方法去與他們對應。」

聽完行孝行善不能等的課程,承擔活動課務組的高嫚伶說:「自己感覺蠻慚愧的!平常都因自己沒做好,被父母唸時還大聲回嘴,真該懺悔一番。」

因為目前還在就學,高嫚伶覺得,「行善會先從小事做起,把自己不用的衣服或還可使用的物品捐出去給需要的人;日後一定會仔細把事情做好,不要讓媽媽擔心。」

高嫚伶從國中一年級就參加青少年志工服務隊,那時擔任課務及隊輔,看到活動組的成員都非常活潑,真希望學習她們怎麼規畫和帶活動?終於有好因緣,去年(2015年)活動組邀約加入。

以前高嫚伶講話聲音小、不太會替別人著想,也很少發表意見;現在則充滿自信,可以大方、自在的帶動氣氛。當了活動組組長後,開始會關心組員有無喝水?是否太累需休息?高嫚伶對自己的進步與改變,感到很滿意。

◎訓練本能 學習做菜樂趣

到了中午十一點,大家來到齋堂體驗「豐衣足食」課程,一開始程宗熙爸爸說:「要感恩中午的豐衣足食,背後有許多人用心的準備,器材組在一個星期前就開始準備炊具,做一餐飯需很多人同心協力配合,要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圓滿達成,還要體會做菜的樂趣,自己做的菜,因為有歡喜心,無論什麼滋味,都會惜福。」

不一會兒,齋堂內外熱鬧滾滾,大家分工,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拿鍋具,最後也要有負責掌廚的高手。

「紅蘿蔔要切絲,還是切片?」隊輔爸爸問正操刀準備切蘿蔔的學員。學員說:「才不知從何下手?嗯好棒!救星出現。」隊輔爸爸示範切蘿蔔:「左手四個指尖按住紅蘿蔔,右手切,這樣才不會切到手指。」

智慧隊已開始炒著高麗菜,香氣四溢,由就讀麥寮國小五年級的周育俊掌廚,雖然個頭不高但炒菜架式十足,由於在家常幫忙所以他拿起炒菜的煎鏟駕輕就熟。周育俊的媽媽在六輕上班、爸爸中風,他感到媽媽很辛苦,每當媽媽做菜時,周育俊都會在旁幫忙,也訓練出做菜的興趣。

◎互相幫忙 珍惜學習環境

「要加鹽嗎?」、「豆腐切小塊一點嘛!」、「菜有熟了嗎?」、「來,試一下湯可不可以?」大家互相幫忙,忙得不亦樂乎,此起彼落的歡樂聲,各隊都在為自己的中餐努力著。

半大不小的孩子,全新的體驗,有些學員在家的三餐都是媽媽準備,自己只負責吃,現在自己從挑菜、洗、切、煮,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是一項新體驗,幸好還有隊輔爸媽從旁協助。「炒高麗菜、小黃瓜成功了!」智慧隊的學員高興的歡呼著。

程宗熙爸爸喜悅地說:「中午煮菜的食材雖都一樣,但每組煮出來的料理卻都不太一樣,各自發揮創意非常棒!大家現在的身分是學生,守本分把課業修好,能按步就班的累積本事,以後勇於追求夢想,過程才會順利。」

就讀西螺中山國小五年級的劉宣志,曾在夏天初體驗志工隊的夏令營,這是第二次參營隊,覺得自己動手學做菜、大家互相補位的感覺非常棒!雖然現在還小,但會幫媽媽洗碗、掃地、擦桌椅,不讓媽媽太辛苦,他還說:「零用錢也不要亂花,要存起來捐出去,就可以幫助貧窮的人盡一點力。」

世界上苦難很多,想到敘利亞內戰導致許多難民,有律師、老師或學有專精行業的人,一旦成了難民,這些專業變得毫無用處,只能眼看著自己年幼的孩子,去當童工賺取微薄的薪資。成立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的程宗熙告訴孩子:「我們在這裡讀書、學習,平安成長,很幸福,一定要珍惜!」

雲林青少年志工服務隊,在隊輔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個個勇於承擔,順利圓滿營隊活動,圓緣時,行政組窗口戴珮錡說:「因為有宗熙爸(成立志工隊),才有我們!還要感恩所有的爸爸、媽媽的陪伴。」青少年志工們也感動的抱住程宗熙爸爸,大聲說出:「感恩宗熙爸爸!」

圖左 :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班主任程宗熙(左)教導孩子體會做菜的樂趣,希望人人能具備做菜能力,更懂得惜福。[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學員劉宣志,在營隊中聽到陳韋任醫師分享國際賑災,所以他要把零用錢存起來捐出去,就可以盡一點力來幫助貧窮的人。[攝影者:林鼎傑]

圖左 :「因為有宗熙爸,才有我們」在營隊圓緣後,戴珮錡(前排右4)帶動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的工作夥伴,感恩程宗熙爸爸;大家高興得與宗熙爸圍一起。[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每隊學員發揮團隊精神,雖然食材都一樣,但煮出來的口味卻不一樣,智慧隊的小隊輔陳柏如,看到餐桌上的成果,很讚歎孩子們的創意。[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在青少年志工服隊學習成長的林采璇(右),此次擔任營隊的小隊輔,活動中表現落落大方。[攝影者:林鼎傑]
圖右 :就讀麥寮國小五年級的周育俊掌廚,炒菜架式十足,周育俊對做菜有興趣在家都會在幫忙媽媽,[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就讀台中科技大學的張國珂(左)因參加雲林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經過一段時日洗禮,現在變得更有信心;利用寒假回到在營隊,在廟會中拿起麥克風,接下主持棒。[攝影者:黃淑媖]
圖右 :營隊課程豐富,除了靜動態課程,更安排二十四位青少年志工服務隊的成員,上臺演繹《無量義經-德行品》。[攝影者:沈美君]
圖左 :學員起大早,在李麗華媽媽的引磬聲引導下,繞佛繞法,虔誠拜願,靜心迎接新的一天。[攝影者:林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