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創造友善環境 展現生命活力

創造友善環境 展現生命活力

E-mail 列印
2021年 11月臺灣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11月21日早上,「前鎮兒童親子成長班」110學年度11月份活動於瑞祥國小穿堂、司令台、球場等戶外舉行,活動主題教學-環境教育「守護環境 充滿生氣」,靜思語「只要有疼惜自然的心,人間就會減少很多天災人禍」。共計有二十位學員、一十三位家長以及四十七位慈濟志工共襄盛舉。

這次課程活動內容以「培養良好品德」、「強健體魄」、「敏捷思考能力」以及「創造力」四大項目為主。尤其「創造力」是親子同樂,共同發揮廢物利用的巧思,可以嘗試學習勇於發表,創造友善環境,充滿生命活力。

◎培養品德教育 善循環不間斷

「走向大海,走向高山……蝴蝶起舞…蜻蜓翻飛……投入大自然溫柔和風好伙伴,感恩大自然」一曲〈感恩大自然〉活潑、輕快、悅耳好聽,由黃玉芳老師教導合心隊學員上台,帶領大家展開活動序幕。

「靜思語」是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能夠提升氣質與品德。吳紫雲老師教導學員「靜思好esay」,首先,請每隊學員集思廣益,自「小學生365靜思語」小手冊中尋找答案,填入大張白報紙的空格內,每人可提供想法以及每隊做總結並上台報告,快速完成皆有加分。合心隊上台分享:「人生若能減低慾望,生活上便沒有甚麼值得計較」。和氣隊上台分享:「人生不一定球球都是好球,但是有歷練和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紫雲老師勉勵學員:「好書要多讀,好話要多說,好事要多做。每日誦讀靜思語,如同用乾淨的泉水洗滌心靈,讓自己保有一顆為善的心,發願做好事。現在開始實踐它,一定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和氣隊的蔡竑展有自信地分享:「「小學生365靜思語」對我與家人都幫助很多。有一次同學送給我一支壞掉的原子筆,後來,我修理好原子筆,同學知道後想將原子筆要回去,結果,他竟然報告老師說我偷了他的原子筆,老師很生氣說我不對,後來,他向老師表明說謊,於是老師原諒我,我也實踐靜思語的智慧法語,以包容心原諒了同學。」

◎智慧創造環境 敏捷思考能力

「親子成長班」是家長與學員皆可學習成長的活動,在司令台台上的場地,分別由郭連顯以及陳稘澐老師教導家長「跟上世代的改變」與「打開孩子的寶藏盒」課程,課程內容為如何讓孩子不要沉迷網路。陳老師提到:「身為家長的您需多多運用智慧創造環境,不要讓孩子沉迷網路,同時,要控制時間,以活動替代遠離網路,舉例:讓孩子幫忙購置家裡的用品–醬油、幫忙清潔家裡環境、戶外活動…等。」

郭老師表示,不要太在意孩子學業成績;努力才是重點,還談到不要太片面聽從孩子的說法時,他舉了一個例子,在他任職的學校,有一個學生屢次跟家長說,他跟同學在一起玩耍時,老師都說他行為有偏差,這位同學認為老師不公,於是,有一天家長到學校質問老師,當時,還好老師有將他打傷同學的照片拍下來,遞給家長看,始化解這場誤會。

家長莊慧玲已經陪伴兩個孩子上完親子成長班,今天陪伴最小孩子來上課,她分享:「家長陪伴孩子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少年階段,人際關係的處理與課業壓力更是需要陪伴,如此,孩子內心較有安全感。我的孩子上了親子班後,減少我很多煩惱,他願意開口跟我溝通,有時候他的心情不好時他會靜下心來與我聊聊,我們之間較無距離,孩子也能穩定成長。」

◎創造友善環境 充滿生命活力


本月活動主題是環境教育「守護環境 充滿生氣」。只見好多塑膠製成品,皆是經過再利用創作的成品,塑膠花、置物籃、碗盤蓋、香皂盒、花盆、筆筒、蘋果、白蘿蔔、蔬菜收納桶、外出毛巾收納桶……琳瑯滿目等,擺滿了兩張長桌,是呂淑玲志工與陳稘澐老師巧思巧手廢物利用的成果。

呂淑玲請每隊學員與家長上台後,一一介紹從家裡帶來的作品,其中不乏有用寶特瓶製成的小椅子、筆筒、塑膠風車、高爾夫球健康棒、寶特瓶灑水桶、厚紙板做成的書架…,皆為學員與家長的共同創作,讓資源不浪費,賦予回收物的新生命,如同靜思語:「只要有疼惜自然的心,人間就會減少很多天災人禍。」或塑膠製品經再利用的創作品。

緊接著,呂淑玲教導學員與家長實地操作從家中帶來的剪刀,製作各種不同顏色花朵。有單一色、多種混雜色,皆是用大小塑膠袋現場操刀裁剪、揉捏,第一圈綁緊,第二圈需鬆綁,接著用兩片綠色紙片黏住鐵絲陪襯於花朵旁,並用綠色花帶綑緊後即大功告成。「請問師姑,這樣做可不可以?」、「師姑,請問接下來是甚麼步驟?」請問師姑…,大夥兒詢問聲此起彼落,此刻!好不熱鬧,不同色澤漂亮成型花朵映入眼簾,正朵朵慢慢綻放開來。

和氣隊的謝其翰表現沉穩,他用兩手比劃著要如此發球才是:「今天很高興讓我學到了如何發出排球給對方,即要把球放置手中握好時才發出,也學會了,原來做環保回收的各種塑膠袋也可以創作出裝飾品,方便實用又好看。」在家時,他會自己做收納盒,將面紙與房間的冷氣遙控器分別放置在床頭的收納盒內,這樣,就無需起床放置,手一伸即可,他特別強調:「是懶人創作,妹妹也會跟著我一起學習。」

今日四大活動項目,培養良好品德、強健體魄、敏捷思考能力以及創造力皆於活動中學習展開後畫下句點。其中「環境教育」,運用「創造力」將廢物再利用的良能發揮,更待用心耕耘,種下善種子,讓其持續創造友善環境,充滿生命活力。

圖左 :2021年 11月臺灣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志工陪伴學員做手部消毒。[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寶特瓶製成的小椅子、筆筒、塑膠風車、高爾夫球健康棒、寶特瓶灑水桶、厚紙板做成的書架……等,皆為學員與家長的共同創作,讓資源不浪費,賦予回收物的新生命[攝影者:林志明]

圖左 :郭老師表示,不要太在意孩子學業成績;努力才是重點,還談到不要太片面聽從孩子的說法時[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走向大海,走向高山……蝴蝶起舞…蜻蜓翻飛……投入大自然溫柔和風好伙伴,感恩大自然」一曲〈感恩大自然〉活潑、輕快、悅耳好聽,由黃玉芳老師教導合心隊學員上台,帶領大家展開活動序幕。[攝影者:林志明]

圖左 :今日「頭好壯壯」動態課程,則是上個月的課程延伸,財順師伯一次、二次…不厭其煩地教導學員投排球的方法,要將球放置左手約與胸同高位置,將球稍往上丟,緊接著,右手再將球往前方丟出給對方。[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吳紫雲老師教導學員「靜思好esay」,首先,請每隊學員集思廣益,自「小學生365靜思語」小手冊中尋找答案,填入大張白報紙的空格內,每人可提供想法以及每隊做總結並上台報告,快速完成皆有加分。[攝影者:林志明]

圖左 :陳稘澐老師請和氣隊的謝其翰與妹妹及家長,分享他的高爾夫球健康棒,是塑膠經再利用的創作品。[攝影者:林志明]
圖右 :呂淑玲教導學員與家長實地操作從家中帶來的剪刀,製作綠葉陪襯的各種不同顏色花朵。有單一色、多種混雜色,皆是用大小塑膠袋現場操刀裁剪、揉捏等。[攝影者:林志明]
圖左 :第一圈綁緊,第二圈需鬆綁,接著用兩片綠色紙片黏住鐵絲陪襯於花朵旁,並用綠色花帶綑緊後即大功告成。請問師姑,這樣做可不可以、師姑,請問接下來是甚麼步驟…,大夥兒專注詢問聲此起彼落,此刻!好不熱鬧,不同色澤漂亮成型花朵映入眼簾,正朵朵慢慢綻放開來。[攝影者: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