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大手牽小手 環保一起走

大手牽小手 環保一起走

E-mail 列印
為響應4月22日「地球環保日」,慈濟高雄青年志工團隊結合岡山區志工,在2023年4月22日週六上午八點三十分,舉辦「環保普拉斯Plus 垃圾麥納斯Minus」環保愛地球的活動。活動內容有,環保教育影 片、寶特瓶回收做成賑災毛毯的過程、實作體驗分類、免廢市集等。

活動邀訪對象,以國中小學生及家長為主,三月底開始,青年志工柯健帆、楊盛斌即與岡山區志工沈秀蘭、陳聰敏等人,分別拜訪高雄巿立前峰國民中學校長林啟文、高雄巿岡山區壽天國民小學校長潘芊邑、高雄巿岡山區岡山國民小學校長游柏芬、高雄巿岡山區竹圍國民小校長鄭進斛,邀約他們參與活動,獲得校長們的支持,並同意讓志工利用朝會時間跟學校師生宣導。

◎神奇變身 大開眼界

前峰國中八年級的王科程、高子軒、宋恩樂結伴同來,三個人在大愛環保科技館裡,很用心地聽志工講解。寶特瓶經由環保志工的最初處理後,就會送進工廠進行加熱、冷卻等製程,抽成比頭髮還細的大愛紗,這些紗就可以用來加工製作成毛毯、衣物等日用品。現場備有大愛紗製程的微型機器,志工們當場操作給參訪的會眾看。

王科程覺得寶特瓶的大利用,實在很神奇!「丟了就是垃圾,不丟再利用就是資源就是寶。」工廠製作好的毛毯,會送到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的巧藝館來進行切割整理,印上標籤、邊緣拷克完成後,志工會折疊整齊再真空包裝。這樣一件件整裝好的毛毯,就隨時可以待命出發,送到災民手中。

前峰國中學務主任張毓窈詢問:「有在賣嗎?」志工的回答是:「沒有在賣。這些毛毯,都是用來賑災的!」張主任看完了整個寶特瓶變身為毛毯的過程,讚嘆地說:「真是大開眼界!」

為了讓會眾了解慈濟志工是以什麼樣的心意和態度,將毛毯致贈到災民手中?在參觀的最後會請幾組人來當致贈者和受贈者,致贈者以感恩尊重的心,雙手捧著毛毯,彎著腰送到受贈者手上後,還要跟受贈者來個愛的擁抱,以表示不捨與膚慰。許多人因為體驗了這個儀式而更能了解「感恩、尊重、愛」所代表的意義。

國中八年級的宋恩樂說,儀式的前幾個動作確實有被感動,但最後的擁抱卻讓他覺得尷尬。志工笑著跟他說:「擁抱和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肢體語言。」因為受到重創的災民,除了需要物資的援助,心靈也需要安慰,災民可以由此擁抱感受到關心與祝福。聽了志工的說明,宋恩樂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次活動,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的,也有孩子帶著家長來的。前峰國中八年級的黃信宏看過北極熊面臨冰山融化的相關報導後說:「北極熊好可憐!再不做好環保,冰山都融化了,北極熊怎麼辦?」所以,他就非常關心地球的暖化問題,時常提醒媽媽高碧凰在家要做好環保工作。黃信宏知道有這個「地球環保日」活動,就拉著媽媽一起來參加。

蘇淑麗是壽天國小的志工,在志工群組裡看到這個活動的資訊,就帶著讀四年級的孫女廖珮頎來,廖珮頎說她覺得得到了很多知識,很值得!蘇淑麗認為平常要多多舉辦這類活動,讓環保意識從小紮根。

◎回收分類 原來這樣做

回收分類怎麼做?誰在做?來到塑膠袋區,看到許多志工正忙著呢!他們大多是年長者,為了疼惜大地、愛護物命,願意無所求付出。

做回收,分類很重要,正確的分類可以提高回收價值,減少無用的垃圾,志工郭錦明解說PE、PP、PVC塑膠袋是可回收的,但是袋上若有膠帶就要去除乾淨,有其他顏色的圖案或文字也要剪下來,這樣方便廠商製作。

活動中讓學員實作體驗,大家戴好手套,拿起剪刀將塑膠袋上有色的部分剪下,由於塑膠袋是軟的,沒辦法快速剪,看似簡單的動作,原來也需要耐性,會眾歐陽錦輝教身旁的兩位小孫子:「先摺一下,打個洞再剪……」

環保站成堆的回收物,如何分類呢?應用雙手環保十指口訣最方便:瓶(塑膠瓶)、瓶(玻璃瓶)、罐(鋁罐)、罐(鐵罐)、紙(紙類)、電(電池)、一(衣服)、三(3C)、五(五金)、七(其他)。此外,還要再細分寶特瓶、塑膠瓶、有色玻璃、透明玻璃、鐵罐、鋁罐等等。

回收的寶特瓶,要先清洗乾淨,再將瓶身、瓶蓋、瓶環、標籤紙拆解開來,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材質;玻璃要分顏色、塑膠的種類也要分,塑膠種類也不少,哇哇哇!原來回收過程這麼繁瑣,幸虧有志工們在旁示範指導。

平日有回收習慣的會眾羅玉雲與先生一起參加活動,手拿著一軟質塑膠包裝盒,詢問志工可不可以回收。志工答覆,只要是壓扁有沙沙聲的,都不能回收,像裝蛋的塑膠盒,大家以為可以回收,但是現在廠商已不收了。

◎校長家長帶隊 環保意識從小紮根

就讀主人翁幼兒園中班的黃薇瑾,與媽媽跟姊姊一起來參加活動,小小年紀懂得在混雜的回收中找到同類,一點也不輸大人。壽天國小張詠晴,覺得親身體驗做回收物分類,吸收到很多知識,會將所學帶回班級與家庭。

前峰國中校長林啟文和學務主任張毓窈也帶隊前來參加,林校長期待學生能將節能減碳愛地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他認為:「只要我們有心,孩子真的能夠從自己,真正的行動愛護地球。」

岡山國小游柏芬校長分享,她的孩子當年是由精舍德本師父(陳淑貞老師)當班導師,也有跟著師父做環保;覺得跟慈濟的因緣真是不可思議,而且緣分很深。今日與家長會長洪啟文帶領學生和家長前來參與活動,游校長希望小朋友能體會環保愛地球的意義。她說:「他們需要透過體驗有意義的活動,而且他們知道前因後果,就會產生內在的驅駛力,實踐力行。」

岡山國小家長許鈺承在活動結束後表示,當孩子拿著訊息在跟他說要參加此活動時,自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是,一進慈濟岡山志業園區,感受到師兄師姊們的努力,在各站看到環保做得很仔細,真的很感動,也感恩校長全程參與陪同,和家長會長一起來參加,覺得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

活動結束了,但是環保是永續的,期待大家把正確的環保觀念帶回家,用實際行動來愛護地球,日日是地球日。

圖左 :慈濟岡山志業園區舉辦「環保普拉斯Plus 垃圾麥納斯Minus」邀訪對象,以國中小學生及家長為主,志工柯健帆(左二)與沈秀蘭(左一)拜訪壽天國小,獲得校長潘芊邑(右二)的支持,並同意讓志工利用朝會時間跟學校師生宣導。[攝影者:柯建帆]
圖右 :高雄巿岡山區岡山國民小學家長許鈺承在活動結束後表示,當孩子拿著訊息在跟他說要參加此活動時,自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是進岡山志業園區感受到志工們的努力,在各站看到環保做得很仔細,真的很感動,覺得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攝影者:王福壽]

圖左 :高雄巿立前峰國民中學八年級的王科程(右一)、高子軒(右三)、宋恩樂(右二)結伴同來,雙手捧著毛毯,彎著腰送到受贈者手上後,還要跟受贈者來個愛的擁抱,體驗「感恩、尊重、愛」所代表的意義。[攝影者:王福壽]
圖右 :高雄巿岡山區岡山國民小學校長游柏芬(中著藍條紋上衣)專注聆聽志工郭錦明解說塑膠袋分類回收的重要性,她呼籲大家愛地球,做環保,讓地球更美好。[攝影者:朱立葦]

圖左 :平日有回收習慣的會眾羅玉雲(左)與先生一起參加活動,手拿著一軟質塑膠包裝盒,詢問志工可不可以回收,志工的答覆:只要是壓扁有沙沙聲的,都不能回收。[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就讀主人翁幼兒園中班的黃薇瑾,與媽媽跟姊姊一起來參加活動,小小年紀做分類,一點也不輸大人。[攝影者:朱立葦]

圖左 :志工柯慮顏細心指導會眾將塑膠中的圖案或文字剪掉,正確的分類可以提高回收價值,減少無用的垃圾,方便廠商回收再製。[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高雄巿立前峰國民中學校長林啟文(前排右二)和學務主任張毓窈(前排右三)帶隊前來參加,校長期待學生能將節能減碳愛地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他認為:「只要我們有心,孩子真的能夠從自己真正的行動,愛護地球。」[攝影者:柯建帆]
圖左 :參與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環保普拉斯Plus 垃圾麥納斯Minus」活動的會眾與工作人員大合照。[攝影者:王福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