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啟發生命的意義 找回人生的價值

啟發生命的意義 找回人生的價值

E-mail 列印
上人曾慈示,每一個人都不是壞人,只是曾經犯下錯誤。只要真心懺悔,就有機會重新生活。12月23日第一次在高雄靜思堂舉辦教學課程分享及出監後的陪伴經驗交流,遠從新竹、彰化、嘉義、臺南、屏東的慈濟志工來至高 雄,大家齊聚一堂分享走入監所,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困難及瓶頸。藉由大家的分享經驗交流,提升對陷入囹圄的受刑人及其家屬建立雙向心手相連及關懷,讓受刑人能重回家庭被接納,並勇敢的面對社會給予的不同的考驗。

◎由黑反白轉換角度

課程中,特別邀請到志工高肇良,他曾是更生人,現在擔任慈濟的反毒志工。高肇良更積極進入監所演講,回顧自己的過去,勇敢地揭示自己的瘡疤,希望能幫助其他深陷毒癮的更生人,引導他們擺脫惡性循環。

這次活動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進入監所演講,以及慈濟志工透過書信往返,關心受刑人的生活狀況,同時也關心他們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經濟狀況。慈濟志工們帶著上人慈悲的大愛進入監所,用真心撫慰受刑人的心靈,接納並陪伴他們,引導更生人重新融入社會。

在監所裡,慈濟志工們透過定期的訪視了解受刑人的情況。他們讓更生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並在心靈上得到淨化。這種「誠與情」的互動,讓受刑人感受到被接納和關心,也激發了他們對生命的新價值觀。從環保回收開始,更生人們逐漸理解人生的真諦,對過去懺悔,對當下感恩,讓生命充滿意義。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於更生人的重生,也促使社會充滿慈悲與愛的力量。唯有透過這樣的關懷和引導,社會才能夠達到祥和平安的目標。

高雄區慈濟志工羅秀純深感謝能夠擔任慈濟志工,特別是參與關懷更生人的工作。這段志工歷程中,她體悟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收穫,並逐漸改變了看待事物的角度。過去,她常因為某些事情而感到煩惱,但如今她學會轉變心念,並願意將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

羅秀純坦言:「現在我看事情的角度已經不一樣了。」這樣的轉變使她更能夠以冷靜、寬容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她不僅止步於改變自己,更願意透過分享自身經歷,影響和啟發他人。羅秀純的付出不僅限於志工活動,她積極參與與更生人的互動。她表示:「會去跟人家分享監獄的情況,點醒他,說我們所做的,說我們所看到的。」這樣的分享和溝通,讓更生人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外界的支持和愛護,進而鼓舞他們勇敢面對新生活。

除了在關懷更生人的工作上取得成就外,羅秀純也在環保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功引導多位更生人加入慈濟環保站的行列。這不僅是對環境的維護,更是對更生人提供穩定社區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中找到生活的新希望。

◎結合訪視安身立命

黃愛鳳是一位富有愛心的慈濟志工,雖然已經有豐富的更生人接引經驗,但她也承認在這條道路上難免會遭遇一些挫折,因為有些人可能仍會回頭走上錯誤的路。然而,對她而言,最令人欣慰的是當遇到挫折時,這些更生人能夠想到慈濟人的存在,這讓她感到堅定並繼續她的志工之旅。

在她眼中,監獄關懷團隊雖然尚未成功接引一位更生人成為慈濟人,但至少已經建立了聯絡並將他們帶入慈濟的道場。「我認為雖然無法馬上看到成果,但是透過循序漸進,更生人能夠感受到我們真誠的關懷,並持續跟隨我們的步伐。」她深信著。

然而,愛鳳也指出更生人出獄後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工作和住所問題。由於許多更生人的家屬不太願意讓他們回到家中,他們往往在出獄後無法找到適當的居所。對此,她深刻體會到結合訪視的重要性。「以前我們都是各自單打獨鬥,並未意識到需要結合訪視。經過今天的研習,我才明白真正的力量在於我們的訪視。」她感慨地說。

黃愛鳳提到,訪視志工在這方面擁有豐富且嫻熟的經驗,能夠即時協助更生人找到適合的住所。這是她以前從未考慮過的層面,也是她參加此次研習最大的收穫之一。這樣的體認讓她更加堅定地為更生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幫助。

來自屏東的志工戴敦仁在監獄關懷團隊中,擔任拍照與錄影志工的一員。他回憶起當初參與這項工作是因緣際會,有機會參與拍攝《水懺》演繹的活動。在這個特殊的場合中,受刑人以手語和法繹的方式表達,而戴敦仁則全心全意地捕捉這些感人瞬間,認真地將整個過程紀錄下來。

然而,他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一個令他感到棘手的問題。有一位受刑人的影片在他尚未出獄的情況下被放上網路,這讓他感到相當不悅。戴敦仁坦言:「他都還沒出獄,我那個時候就非常的反感,所以後來就有一段時間我就沒有去監獄了。」這樣的突發狀況讓他深感為難,因此暫時遠離監獄關懷的拍攝工作。

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沉澱後,戴敦仁重新振作,再次擔任拍照與錄影的志工。他深知拍攝監獄活動的難度,一方面需要記錄整個活動的過程,同時又不能拍攝到受刑人的正面。這樣的挑戰讓他更加謹慎,並更加專注於捕捉那些展現更生者努力和改變的感人瞬間,用鏡頭細緻呈現監獄關懷團隊的工作與更生人的奮鬥。

他說:「今天參加監獄關懷團隊的聯誼,讓我有了一些收穫。在玩遊戲POY卡的時候,我感受到其中的巧妙之處。第一張卡抽到的是一個華麗的人物,在左下角卻看到一個那時的我,真的有點像高中時代的表情。第二張卡更令我震撼,描繪了一個人頭全身埋在沙子中,只露出一張笑臉,發現那個人一直在笑,眼睛閉著,原來他是在享受。這讓我想到,不論身處何種境界,都還存在著多樣的思考和領悟空間。」

他深入思考後表示,有時候他會感受到監獄裡也有純真的人,他們可能只是因為一時的衝動或一個錯誤的念頭,便走上了不歸路。每個人都曾經走過一段彎路,但他相信他們的良心仍然存在。這讓他更深刻地明白,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和接納,而監獄關懷團隊的工作正是在這種理念下展開,希望透過溫暖和理解,引導更生者走向正確的生活道路。

◎上人三願入高牆內

臺南區志工黃銀修分享道:「在臺南,我們志工團隊一開始是跟隨屏東的蔡美惠每週到屏東學習。後來,由於臺南看守所的因緣,我們團隊六、七年來在臺南監獄和臺南看守所進行志工活動,也因此得到所方和監方的認同與信任。」
他進一步分享了今天的課程內容,老師帶領大家認識自己,並講解如何增強信心、毅力和勇氣,以更好地面對監所的同學。最重要的是,將上人的法帶入高牆之內,實踐上人的三願,即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他強調上人曾說同學在監所內接觸機會不多,因此能夠將這些美好的理念帶給同學,分享上人的三願,淨化心靈,以期達到社會的祥和和上人所期望的境界。

這段分享凸顯了志工們不僅是關懷者,更是傳播慈濟價值觀念、提供心靈支持的重要角色,將慈濟的理念帶入監所,影響並啟發著那些在高牆之內的同學。

聆聽了高肇良對監所關懷的分享後,深感這樣的關懷應該更具有系統性,包括從監所內的關懷到同學出獄後的支持,再延伸至家庭層面,同時透過訪視的結合,營造更全面的幫助。他期望未來監所關懷的工作能更貼近慈濟人文,更有系統地協助志工進行相關工作。同時,也希望慈濟的本會和宗教處能夠進行有系統的規劃,在實際運作上更能有效地協助更多的同學。對於今天的聯誼深感感恩。

◎慈濟路上找到人生價值

高雄陽明和氣志工陳高富美,今年已經八十一歲。她分享道:「我的人生,在慈濟的道路上找到了價值和方向。在2000年,王本榮校長來到高雄鳳山宣導『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當我聽到王校長一本初心,就是要讓我們臺灣社會不要存在毒品,我就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

在一次因緣下,她受到資深志工林芳葳的邀請,加入了「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團隊。在2016年加入這個團隊後,她發現其中志工鐘烱元和楊九如等曾經吸毒的更生人,而他們成功走出毒癮,成為慈濟的成功案例。這讓她深刻感受到這條道路是人生極具價值的。這也是她繼續堅持參與慈濟活動的原因。

她說:「我們這個『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團隊致力於在沒有染毒的校園進行宣導。今天在這裡,我們與臺南、屏東、雲林、彰化等地的團隊一同學習,在防毒的道路上互相鼓勵與前進。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希望讓校園的學生了解染毒的可怕,避免接觸毒品。上人曾說,只要有一個吸毒,只要有一個苦難人,我們都不要放棄。」

◎從新點燃生命之光

志工鍾炯元來自高雄橋頭,他講述了自己的過往歷程:「我曾經是從監獄的受刑人走向更生,現在成為一個慈濟人。上人曾對我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做錯事的人,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在之前,我曾經吸食毒品,進出監獄多次,傷及父母的心。我並未好好孝順父母,直到在監獄中聽到靜思語,才明白行善和行孝不能等。」

鍾炯元重新盤點了自己的生命,深刻反省自己在孝順父母和幫助他人方面的過去。「在四十歲之前真的沒有,也沒有去幫助過別人。所以說上人給我機會,我就是把這個機會把握住。」在2013年9月,從屏東監獄出獄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在高雄實踐這樣的價值觀。這一思考的契機是因為在屏東監獄參與了靜思語讀書會,使他深受啟發。

然而當時高雄監獄尚未有慈濟志工進入監獄辦讀書會,唯有大型愛心活動而沒有讀書會。鍾炯元深受靜思語讀書會的啟發,認為這樣的課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因此他在高雄第二監獄成立了一個無量義經班。同時,他也在高雄戒治所建立了一個地藏經班,由高雄的傳法團隊志工郭淑娟和郭淑穎擔任講師,希望透過上人的法教來洗滌他們的心靈。上人也告訴他們要背誦地藏經班,不再讓家人失望。

在屏東監獄的一場分享中,有一位叫做吳少明的同學現在成為了慈濟志工。吳少明因為參與了他們的一場演講,改變了他的一生,也影響到整個家庭,他的姊姊和姊夫也因此成為慈濟人。這個故事證明一個人的轉變可以影響整個家庭,而這種轉變的方法就是在佛法中。

結合了這次分享,慈濟志工的奉獻和引導下,一位曾經受刑的人能夠找到新的生命方向,也啟發了他的家庭成為慈濟的一份子。這是一個感人的轉變故事,同時也凸顯了慈濟志工在監獄工作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圖左 :鍾炯元來自高雄橋頭,他講述了自己的過往歷程:「我曾經是從監獄的受刑人走向更生,現在成為一個慈濟人。上人曾對我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做錯事的人,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在之前,我曾經吸食毒品,進出監獄多次,傷及父母的心。我並未好好孝順父母,直到在監獄中聽到靜思語,才明白行善和行孝不能等。」[攝影者:郭綵娥]
圖右 :高雄陽明和氣陳高富美(左),今年已經八十一歲。她分享道:「我的人生,在慈濟的道路上找到了價值和方向。在2000年,王本榮校長來到高雄鳳山宣導『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當我聽到王校長一本初心,就是要讓我們臺灣社會不要存在毒品,我就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攝影者:郭綵娥]

圖左 :來自屏東的志工戴敦仁是監獄關懷團隊中擔任拍照與錄影志工的一員。他回憶起當初參與這項工作是因緣際會,有機會參與拍攝入經藏水懺演繹的活動。在這個特殊的場合中,受刑人以手語和法繹的方式表達,而戴敦仁則全心全意地捕捉這些感人瞬間,認真地將整個過程紀錄下來。[攝影者:郭綵娥]
圖右 :黃愛鳳是一位富有愛心的慈濟志工,雖然已經有豐富的更生人接引經驗,但她也承認在這條道路上難免會遭遇一些挫折,因為有些人可能仍會回頭走上錯誤的路。然而,對她而言,最令人欣慰的是當遇到挫折時,這些更生人能夠想到慈濟人的存在,這讓她感到堅定並繼續她的志工之旅。[攝影者:郭綵娥]

圖左 :高雄志工羅秀純深感謝能夠擔任慈濟志工,特別是參與關懷更生人的工作。這段志工歷程中,她體悟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收穫,並逐漸改變了看待事物的角度。過去,她常因為某些事情而感到煩惱,但如今她學會轉變心念,並願意將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攝影者:郭綵娥]
圖右 :遠從新竹、彰化、嘉義、臺南、屏東來至高雄,大家齊聚一堂分享走入監所,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困難及瓶頸。[攝影者:郭綵娥]
圖左 :志工高肇良曾是更生人,現在擔任慈濟反毒志工。高肇良更積極進入監所演講,回顧自己的過去,勇敢地揭示自己的瘡疤,希望能幫助其他深陷毒癮的更生人,引導他們擺脫惡性循環。[攝影者:郭綵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