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青年意象 一場沒有字幕的邂逅

青年意象 一場沒有字幕的邂逅

E-mail 列印
這是「志玄文教基金會高雄終身學習教育中心」(高雄志玄文教中心),甲辰龍年元宵節時分,假高雄靜思堂三樓的講經堂,舉辦全臺第一場的「2024年《閃亮人生.有跡可循》青年系列講座」活動。

主講人,係為具有 「藝人、主持人、歌手、演員、作家」多重身分的曾寶儀老師。她以〈人生的最大成就,是成為你自己〉為題,對八百六十位來賓、六十位慈濟志工,在沒有投影和字幕的情況下,透過自身的生活體悟,運用淺顯易懂的話語,鼓勵大家――「活得像自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亮麗的人生」。

元宵燈火,燦爛人間;十六月圓,皎潔穹蒼。而全臺首場的青年講座,也因緣巧合在這農曆端月十六日(2024年2月25日)的特殊年節時分舉辦;讓人不禁聯想起了宋朝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那番繁華與寂寞的景象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尤其是結尾的那句「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與這次講座的〈人生的最大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主題意境,似乎頗有幾許不謀而合之處……

◎序幕 和風煦日映新春

週日的太陽,微光和煦,灑落的光線直落在講經堂裡,彷彿刻意要溫暖和迎接每一位與會的來賓似的。

講臺上,司儀林俞如師姊,不急不徐地介紹今天的精彩節目,更分享說到――自己幸福,也要別人幸福。

在與會來賓陸續進場的午後一點半起,兩個慈少節目、一個武術表演,首先進行了無痕接續的暖場序幕――

「慈少手語隊」,刻意挑選了兩首與今日講座主題頗為吻合的曲目――〈人生沒有速成班〉和〈點亮你的希望〉。團隊成員,兩兩牽手,左右跳躍舞步,活力滿滿的帶動動作,讓整個講經堂,也變得活躍起來。

「點亮你的希望……人生的價值就是愛人,愛人的過程就是人生;點亮你的希望,你的夢想,就是我的願望;即使不認得臉龐,也想給你力量;不要徬徨,不要迷惘,不再擔心害怕,手心傳遞的熱量,就是溫情的火把。點亮……」

〈點亮你的希望〉樂音甫落,「兒童合唱團」立即上臺演唱,齊聲唱頌出〈感恩與善解〉、〈愛唱歌〉、〈祝福歌〉。就如〈感恩與善解〉的歌詞所言,期待大家――「小事善解,大事包容,事事要感恩」。

「樸心八段錦」,係由邱奕煥老師,帶領學員們同臺。臺上,老師及學員們龍騰虎躍、虎虎生風,個個架勢陣式好不威風。邱奕煥老師,更是參加過世界盃與國際盃。這是一套老少咸宜的功法,真是自利利他;不僅身心舒服,更是幫助大家運體健身。

而就在這段時間,曾寶儀老師也經由大愛廣場,來到三樓講經堂西側的「慈濟部」,和楊美瑳師姊見面了。楊美瑳說,「我雖然已經八十歲,遠遠超過『青年』的年齡階段,但還是想要來聽聽寶儀,如何和我們分享『成為自己……』。」曾寶儀則說:「我想應該是我來專訪您才對……」

和風煦日,如沐春風,就在高雄靜思堂,綿綿流淌……

◎初始 閃亮人生有跡可循

作為《閃亮人生.有跡可循》揭場的前導先驅,今日的青年講座,主題是〈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主講人為曾寶儀老師。

曾寶儀老師,乃是眾人皆識的「明星」、活躍於各大平臺的「媒體人」。擁有多重身分的她,既是歌手、演員、主持人、作家,同樣難得的,乃是她更是一位不懈於提升身心靈的自我覺察者。而如今,她更以一路走來的人生體悟,化身為講師與大家分享――何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嬌小甜美的曾寶儀,一站上講臺,就笑咪咪地說自己是個幸運、幸福的人!連去日本旅行,都能循著老鷹的叫聲,找到好吃的可樂餅。即便在二十二歲大學畢業時,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名「告知者」,而不是被告知者。

如今五十一歲了,仍能繼續做著喜愛的工作――走在傳達與分享的道路上。這難道不是幸運嗎?是啊,為人而能樂在其業,何其幸運!何其幸福!但是,果真人生路上,都是走來順遂無波瀾嗎?

曾寶儀回眸三十多年前,初上大學時意氣風發,心想著自己在歷經多年苦讀,終於一舉踏上臺灣最高學府的殿堂。從今爾後,那必然也是一帆風順,書卷獎手到擒來!殊不知這個現實的世界,卻是――周遭的同學,無一不是讀書考試的能手,而自己身處其中,根本平凡無奇。

之後,也就是因緣於這樣的挫敗感,促使她轉向思考:「這世上,一定會有更適合我做的事吧!」年輕時的曾寶儀,並沒有傷懷太久,一轉念,便轉身投入社團。

自此,曾寶儀開啟了她人生的另一扇大門,也應驗了她的自述所言――我想成為一名「傳達者」(告知者)!

◎轉折 尋回真正的自己

初踏入演藝圈時,曾寶儀老師把入行恩師張小燕,當成自己的model(榜樣),亦朝此方向努力著。直到有一天,她意識到:「我永遠不會變成張小燕!」

並不是張小燕不好,而是因為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人生軌跡,都無法複製。放下少時心中的idol(偶像)後,此時的她,不再有「想成為誰而無法成為」的遺憾,而只有「不需要成為誰」的自在解脫。

在臺灣,學生時期的我們,幾乎都曾經歷被要求在成績上不斷求進的過程。長大後,多數的人,也依然「活在比較」以及「他人的眼光」之中,想著過他人期待裡的所謂「更好人生」。

曾寶儀說,「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但甚麼是『更好』?想要更好的潛臺詞,乃是現在不好,或者說是不夠好!」「如此說來,『現在』又算是甚麼呢?努力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終於去到一個想去的地方旅行――這些,將來都會成為不好,或不夠好嗎?」

想過您認識自己嗎?您人生的藍圖是甚麼?您能全然地接納自己嗎?
如果有人告訴你:「直面內心、成為一個表裡如一的人!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想轉職但猶豫,這個苦惱讓心不停地內耗」;「沒關係,那就讓它耗!耗到有天『罵罵耗』(臺語:哭),沒得耗了,您就知道怎麼做了」;「身處在功利的環境裡,想追求心靈成長,但總覺得自己和大家格格不入」;「不要緊,富足指的應是物質和精神上的,接納彼此不同的追求,無須仇富亦不貶性靈的追求」。

「希望孩子有快樂童年,但又怕耽誤課業,該怎麼平衡放學後的時間安排?」曾寶儀表示,「啊,我沒有經驗,但請您與孩子討論,光是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這一點,就能讓孩子未來有很大的不同。」

◎互動 四十五分鐘的激盪

青年講座的最後的四十五分鐘,是曾寶儀留給大家的Q&A的時間,讓分享與回饋相互激盪――有提出各種的問題的,也有特意前來見見心中偶像的。

聽眾蘇美榕小姐,高高舉起手,盼著能當面訴說心中的傾慕。她說:「我剛上大學時,在校內的咖啡廳打工,當時我每天聽的就是寶儀唱的〈沒有你〉。她,就是我的少女時代!」曾寶儀聽後,也感動得上前擁抱,像極了粉絲見面會。

席中還有位男士問到:「要怎麼知道找到了『自己』?」「我們做這些事的意義又是甚麼?」曾寶儀簡單而斷然地說:「沒有意義。這些事的本身並沒有意義,是你為它下定義,這就是人生。」

亦如前面的分享中曾提到,早年的她,積極於追求各種體驗、挑戰,甚至為了尋找「能量點」,踏遍世界各地,就是希冀藉此擁有豐富閱歷的人生,以為這就是「自己」所想要的。但,有甚麼幫助嗎?沒有幫助。有甚麼意義嗎?沒有意義。只有拉回到內心和身體最原本的感受,重新認識自己、學習和自己相處。

人生不一定要汲汲營營、不一定做甚麼都會「成功」,要接受偶爾也會「做不到」的事實!不苛求自己,也不苛責他人。慢慢地就會發現――其實,這個宇宙中,最能幫助自己的「能量點」就是「我」,「我」就能為自己「發電」!

而這也就如曾寶儀老師,在開場時喜悅說道:「我真的是一個幸運、幸福的人」之真情意境了。因為,想要幸運、感到幸運、真正過著幸運人生,就是來自於我們為自己所發的電!

◎迴響 心靈場域巧抒情

一場沒有字幕的演講,卻也引發了很多人,在不同場域環境裡,所綻放甚至療育的心靈迴響與抒情……

駝著背,推著四輪可坐推車的李惠卿阿嬤,業已七十幾歲了,平素經常會來靜思堂書軒走動。她頗有感觸地說:「即使我這個年紀了,也是要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能停下腳步,而是要持續不間斷的學習。」她認為,人就在呼吸之間,有限的生命旅程當中,要尋找自己。就如同講師所說的「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自己」。

心有所感的陳靖惠小姐表示,過去她也曾在無數個崩潰中自癒;曾在這個濫情的世界裡保持清醒;曾在內耗的世界裡認清自己。最終她才明白,世間與人性的醜陋與美妙,學會以最真誠的態度,接納自己身上的每一個情緒起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她想說的是――「在成為自己的路上,要永遠寸步不讓,永遠不嫌太晚。」

目前正處於生命低潮且無法定位的邱宥榛小姐,第一次走進慈濟大門,就發現裡面充滿愛、包容、溫暖的氛圍,讓她油然而生一份安定感。她表示,「這場講座對我而言,不單只是煲了一碗有鎂光燈的雞湯,也讓我暸解了每個生命都會有缺口,都會有轉折。所以,必須正向地面對這一場場的考驗,並好好的看待這些破口,並賦予生命的意義。」

具有特殊教育專業背景的吳宜蓁老師,最令她受益的,莫過於「當你說出要成為更好的自己,代表其實覺得自己不夠好」這句話。她認為――「明天會比今天更好」這件事,其實應當不存在;因為,我們應該要好好地活在「當下」,而不是一直持續地看著「未來」,想著今天的我還沒達到標準。

志玄學員鐘升宏先生表示,講師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且是獨一無二的」。曾寶儀老師,敬佩張小燕,但她不想成為第二個張小燕;不是張小燕不好,而是她要成為她自己。這字字句句提醒我們――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由於每人的因緣果報不同,所以顯現在世間的戲碼,也是不同的。

首度成為志玄學員的莊蕙濃小姐認為,「快樂,是可以自己給自己!」她越來越發現,快樂是自己找的,知足最樂。「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而我們的存在,就是這世界上最好的祝福!

◎曲終 期待你我再相會

兩個小時的心靈講座,就在楊美瑳師姊代表高雄志玄文教中心,致送曾寶儀老師結緣品,以及由周幸弘師兄以廣角鏡頭,從舞臺拍攝講師與會眾的大合照之後,就暫時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點。曲終人未散,衷心期待你我下次再相會。

曾有一位文字志工,嘗試探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綠,願意並歡喜的接受慈濟的邀約?」曾寶儀老師很直白地回答:「因為慈濟邀請我,所以我就來了。」言簡意賅,真情流露。真是,不僅人美,心也很美。感恩老師,帶給高雄元宵節週日的無限幸福。

誠如開場時所言,每一場的分享,曾寶儀老師都會先掃描現場的聽眾,看看究竟有多少男女人數?究竟年齡層次的分布如何?然後,才在內心深處,確定當下所欲分享的內容偏向。而這,應該也是――雖有演講主題,卻無內容簡報的原因之一吧?

從大愛廣場進來,也同樣從大愛廣場的「無痕蔬食」隊伍中穿過。雖然來去匆匆,行止無痕,心靈卻有圈圈漣漪,往四面八方擴展。面向此番漣漪風情,腦海卻緩緩浮起了徐志摩的〈偶然〉來,似乎也和這場的青年講座,有著幾許類似之處――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相逢偶然,記憶恆長。祈願,人人皆能成為――每個人心中的「自己」……

圖左 :曾寶儀老師(右二)從大愛廣場進來,雖然來去匆匆,行止無痕,卻讓人人心靈漣漪圈圈,往四面八方逐漸擴展。[攝影者:許庭耀]
圖右 :「兒童合唱團」上臺演唱,齊聲唱頌出〈感恩與善解〉、〈愛唱歌〉、〈祝福歌〉。就如〈感恩與善解〉的歌詞所言,期待大家――「小事善解,大事包容,事事要感恩」。[攝影者:許庭耀]

圖左 :在三樓講經堂西側的「慈濟部」,楊美瑳說,「我雖然已經八十歲,遠遠超過『青年』的年齡階段,但還是想要來聽聽寶儀,如何和我們分享『成為自己……』。」曾寶儀則說:「我想應該是我來專訪您才對……」[攝影者:許庭耀]
圖右 :「樸心八段錦」,係由邱奕煥老師(左二),帶領學員們同臺。臺上,老師及學員們龍騰虎躍、虎虎生風,個個架勢陣式好不威風。這是一套老少咸宜的功法,真是自利利他;不僅身心舒服,更是幫助大家運體健身。[攝影者:許庭耀]

圖左 :青年講座的最後的四十五分鐘,曾寶儀留給大家的Q&A時間,分享與回饋相互激盪――有提出各種的問題的,也有特意來見見心中偶像的。[攝影者:周幸弘]
圖右 :曾寶儀表示,由於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人生軌跡,都無法複製。所以,當她放下心中的偶像崇拜後,此時的她,就不再有「想成為誰而無法成為」的遺憾,而只有「不需要成為誰」的自在解脫。[攝影者:周幸弘]

圖左 :聽眾蘇美榕小姐,當面訴說少女時代心中的傾慕。曾寶儀聽後,也感動得上前擁抱,像極了粉絲見面會。[攝影者:周幸弘]
圖右 :兩個小時的心靈講座結束了,楊美瑳師姊代表高雄志玄文教中心,致送曾寶儀老師結緣品。[攝影者:周幸弘]
圖左 :駝著背,推著四輪可坐推車的李惠卿阿嬤(穿紅衣者),業已七十幾歲了。她頗有感觸地說:「即使我這個年紀了,也是要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能停下腳步,而是要持續不間斷的學習。」[攝影者:廖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