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小工具大啟示 環保站拆解人生

小工具大啟示 環保站拆解人生

E-mail 列印
清明連假最後一天(4/7)上午,走入高雄靜思堂環保教育站,映入眼簾的是一區一區堆疊的回收物。放眼望去,無論是年老的、年輕的、戴著護具的、身形駝背的環保志工們,每個人手裡都未曾停歇,一心一意地從事著回收 工作。

◎心無雜念 貴在實踐

今年已高齡八十八歲的環保志工蔡源三,穿著圍裙並束緊護腰,身體硬朗的在拆解區專心進行分類工作。在環保站承擔拆解工作已二、三十年,很享受且感到非常滿足目前的分類工作。每天,蔡爺爺不辭辛勞從永安區騎著摩托車,悠遊的來到環保站,車程所需時間,往往得花上一小時。

「我慢慢騎,會顧好安全,不會讓孩子擔心。」蔡爺爺說:「能有幸褔的日子可過,都是社會給予我的,自己只是在回饋社會。」從他的神情中,看到了一份毅力的「堅持」,一種二、三十年歲月都沒有改變初衷的「眼神」。默默耕耘為人間付出,這就是人間菩薩風貌。

負責拆解區的分類,長期處在叩叩、鏘鏘的吵雜聲中,耳朵已有點重聽,「重聽也沒有不好,一些是非及雜音聽不到,心中比較清淨,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修行。」個性開朗的蔡源三,是如此豁達。

工具箱裡必備的拆解工具,有一些都是蔡源三從家裡帶過來的,「畢竟是自己使用習慣的工具,較熟手。」拆解區是較費體力的活,在敲打欲拆解的螺絲、電線及電腦殼等等,的確是需要體力。但熟能生巧,拆解時需用幾分力氣,蔡爺爺都能拿捏的很好。他說:「出多少力氣出去,身體相對會練就多少體力回來,這也是一種修練身體的方式。」蔡爺爺從拆解中,領略了一套生活哲學。

拆解區物品五花八門,有時難免也會遇到無法順利拆解的狀況。「這時候我就會先放下,回到家或睡覺時,會再去細想。也許靈光一現,就讓我想到方法去拆解。」多年來的拆解人生,讓蔡爺爺學會懂得適時放下,不要過於執著在當下。「就像『佛法』一樣!」他說:「要知道如何捨,不要執著。但需要時拿起來用,就是『妙法』。」

蔡源三又指著手上的鐵槌,「成槌原來就是鐵,這個鐵鎚,經過工廠熔化冶煉、一番敲打製造後,變成了有用的工具;人也要經過一番考驗磨難,勘磨、勘操、勘做,就會跟鐵鎚一樣,變得有用、有價值。」用身旁隨手可得的小工具,蔡爺爺說出了一番人生哲理。

◎心靈歸依 生活哲學

在拆解區的另一頭,環保志工吳施秀梨低著頭默默地做分類。「這些都要拆解清楚,鐵就是鐵,鋁就是鋁,還有IC版。」在拆解區承擔把關五金分類是否有分類屬實的她,早期與先生經營「古物商」五金廢料及各種廢鐵、銅、鋁等回收,當退休後,將她的專業發揮在環保站。

一場車禍喪失了女兒,吳施秀梨一直無法走出喪女之痛。一次偶然因緣到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運動,認織了慈濟人進而加入志工行列,「感恩女兒的因緣讓我進入慈濟,並且在環保站裡,找到了心靈的歸依。」秀梨說起女兒依舊哽咽、傷痛,但她已變得堅強,現在日子已過得心安且充實。

不遠處的七十八歲環保志工梁秀美,手中拿著螺絲起子,費勁地撬開插座,要把連接插座的電線剪下,似乎顯得有些吃力,她說:「做這個不是很輕鬆,很多人都不願意做,所以我就跳下來做,做到了現在。」敲敲打打中,梁秀美完成了拆解,也似乎在說著即使再困難,只要有心恆持,都能迎刃而解。多年在環保站付出,也讓她體會到,「人生就是要惜福。」

梁秀美的女兒廖宇華拿著電動起子拆著音響主機,再把裡頭的IC版拆下分解,「我假日才會來做,我是來兼職的。」宇華客氣地說。其實她主要是來陪媽媽,這分孝心讓她來到環保站的拆解區,做著做著不知不覺也就習慣了。雖然只是在不上班的日子來到環保站,卻也成為她生活的日常。

隱身在環保站最深處「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快樂做」四句簡單的話語,說著環保站裡每一位志工的生活哲學;而人生大道理,就蘊藏在做環保回收的日常裡。

圖左 :環保志工梁秀美(左)和女兒廖宇華(右)一起在環保站的拆解區做分類回收。[攝影者:吳美惠]
圖右 :廖宇華利用假日陪伴媽媽到環保站,這分孝心讓她來到環保站的拆解區,做著做著不知不覺也就習慣了。[攝影者:吳美惠]

圖左 :走入高雄靜思堂環保教育站,映入眼簾是一區一區堆疊的回收物。[攝影者:吳美惠]
圖右 :多年在環保站付出,也讓環保志工梁秀美體會到,「人生就是要惜福。」[攝影者:莊雅纓]

圖左 :在圍裙內裹著一條護腰,今年已高齡八十八歲的環保志工蔡源三(左),身體硬朗的在拆解區做分類。[攝影者:王瀅琇]
圖右 :在拆解區承擔把關五金分類是否有分類屬實的環保志工吳施秀梨,早期與先生經營「古物商」五金廢料及各種廢鐵、銅、鋁等回收,將專業發揮在環保站。[攝影者:莊雅纓]
圖左 :環保志工蔡源三指著手上的鐵槌,「成槌原來就是鐵,這個鐵槌,經過工廠熔化冶煉、一番敲打製造後,變成了有用的工具。」[攝影者:黃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