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培訓見習學環保 實作中用心體會

培訓見習學環保 實作中用心體會

E-mail 列印
「子華!明天我們要參加慈濟課程研習,衣服幫我燙好,謝謝你,感恩!」高美麗今年參加慈濟的見習課程,她的先生黃子華爽朗的回答:「沒問題,燙衣服是我的強項」,夫妻倆穿著格外筆挺亮眼,一起參加見習。

慈濟見 習委員慈誠研習以「四大志業 八大法印」,即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為課程主題,讓大家對慈濟志業有初步的瞭解。

2024年6月8日上午晴空萬里,是高雄地區年度的見習課程第四次研習,今天的課程為「環保」,除了課堂的講述分享,還特別安排左營地區二十三位見習委員慈誠,於培育功能團隊陪伴下,一起來到「重上環保教育站」進行四個小時的實作,體驗資源回收分類的要領。

從高雄靜思堂出發北行,行經博愛路,穿越高雄巨蛋,於重上路右轉,藏身於水泥森林裡的重上環保教育站矗立眼前。上午七點半,環保菩薩們已不知開工多久了,入口處已堆滿了琳瑯滿目的回收物;有紙類塑膠製品、紙箱、報紙、手搖飲杯、塑膠袋、電器用品等等,環保站區分摺報紙、紙箱、寶特瓶線圈、一般分類、塑膠袋分類、拆解等作業區,大家熟練地實施分類作業。

◎眾生平等 尊重生命

二十三位見習委員慈誠於八點鐘完成報到,區分四組實作,在環保志工的教導下,只見大家埋首認真地分類,塑膠類用剪刀小心翼翼修剪不要的部份,保留可用回收製造再利用,拆解組則由張德和站長說明拆解的要領;就在此時,回收分類組發出尖叫聲,三位女學員驚叫地跳起來,原來有一隻體型不小的大老鼠從容地搖擺身體出現在她們跟前,老鼠的兩隻後腿無法正常行走,只能靠前腳拖曳,所以速度很慢,常駐的環保志工笑說:「牠不怕人,倒是人們很怕牠!」大家束手無措之餘,眼見牠大搖大擺從容地離去。

資深環保志工蔣錦桃是長年駐點的精進志工,走過來巡看女學員分類的狀況,從桶子裡面拿出來物品告訴大家:「便當盒、鋁箔紙盒、還有一般的紙類要區分開來,不可以三樣都放在一起。」讓大家知道要詳細分類。

◎來臺就職 闆娘善行感動她

「伊達」來自印尼,於陳亞屏先生經營的外勞仲介業上班,來臺多年,已能用國語熟練交談、應對,她表示:「在公司上班,老闆娘要求垃圾要分類,大家已養成良好習慣,可回收物也都會先洗乾淨。」她受到老闆娘陳亞屏做慈濟的善行感動,所以今年她來參加見習,也想成為慈濟人。

◎來自鹿野 與鹿野苑不謀而合

人多力量大,第一車載回來的回收物,經過八位學員及四位環保志工共同努力下快速完成。看起來還很年輕的高美麗,已是三歲孫女的阿嬤了,從十九歲即是慈濟會員迄今未曾間斷,生長於臺東鹿野,與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苑」不謀而合,從事媬姆工作的她,於去年(2023年)退休,想為人生下半場好好規劃,於是投入了慈濟大家庭。

她向資深師姊黃美香表明要成為慈濟人,因此報名參加委員見習培訓,也邀請軍人退休的先生黃子華一起參加,獲得先生全力支持,夫妻同修同行菩薩道。首次參與資源回收分類,看到這麼多的回收物,在實作的過程中體會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九點鐘第二車返場,車斗慢慢舉起,緩緩傾瀉,猶如小山丘,重上環保站,每天有四到五車回收,如果這些不回收再利用,將造成環境污染。今天的實作採輪帶式體驗,黃子華輪到了分類回收,壯碩的身軀,精神飽滿;海軍上校退伍的他表示:「非常贊同內人高美麗加入慈濟的團體的決定,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好;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一起參加慈誠見習,未來的慈濟路上夫妻攜手同行。

分配在同一區做回收分類的,她的太太羅惠華是「慈濟教師聯誼會」的一員,也是慈濟委員。宋榮興自公職退休後,受到太太的接引,加入左營社區人文真善美團隊,負責拍照,常常到重上環保站出班執行任務,以前是拿相機的攝影身分,今天實作首次親自做環保,有著不同的感受。體會到若能分類細緻,有利於後端作業,在近距親聞一些垃圾殘留的酸臭異味,讓他對這些大地褓姆的環保老菩薩,不畏髒臭,為愛護環境留一個乾淨的地球而努力的精神肅然起敬。

◎夫妻同修 同行菩薩道上

重上環保站為慈濟人黃迺軒無償提供慈濟使用,與妻子胡鳳玲,兩人同樣承擔社區培育窗口,胡鳳玲幽默地表示:「成為慈濟人已有二十年了,一直當個快樂的志工,認為只要配合即可,直到去年新任組長張貽翔師姊誠邀各功能幹事『入閣』設下『鴻門宴』,我心裡明白,因緣到了不能再閃了!」胡鳳玲笑說,稱其為「鴻門宴」,其實是誇飾,在慈濟,承擔就是力量,用心就是專業。

胡鳳玲非常感謝張貽翔讓她有學習的機會,凡年度工作規劃都需參與作業,與社區互愛培育幹部陳淑芳、謝雨容協調聯繫建立共識;凡事以身作則,行住坐臥、言行舉止、行禮如儀,無不影響著學員。今天學員的環保實作,志工林姿秀事前的協調聯繫,現地偵查,實地了解,妥善分配,並由胡鳳玲協調人文真善美團隊,完整記錄,圓滿完成任務,充滿喜悅。

一旁的老公黃迺軒,告訴胡鳳玲說:「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從不會學到會,資深的都會從旁協助教導,勇於承擔就對了!」他也非常感恩,能提供土地成立環保教育,成為人間菩薩招生福地,感恩環保志工經年風雨無阻,為愛護地球而努力。」

貼心的站長張德和為大家準備冰涼的大西瓜,學員於十點鐘身心寬暢,享受著又紅又甜的西瓜。陳鵬旭偕同大病初癒的太太鄭安妤,一起見習,姑姑是慈濟人,目睹姑姑菩薩道上行善,受她的影響,就走進慈濟來學習那分善念,太太生病,體會人生無常,把握因緣,也邀約她一起來參加。

環保是慈濟重要法印,更是慈濟見習培訓必須學習的主要課題之一。環保志工是大地的醫護人員,讓地球健康,能夠呼吸,他們不只資源回收,更推動環保教育,精細的分類,可以回收再製,將無用變成有用,他們不辭辛勞、不畏髒亂,為愛護地球環境無私的付出,時代在變,初心不變,「對的事,做就對了!」

圖左 :重上環保站回收資源如小山丘,種類琳瑯滿目,如不分類就是垃圾,經過分類,則可回收再利用。[攝影者:黃靜梅]
圖右 :林姿秀(手持麥克風者)說明今天實作的編組,各組人員到達定位後,環保菩薩會跟大家說明作業的要領,大家跟著一起做,親身體驗做環保愛護地球的修行。[攝影者:黃靜梅]

圖左 :來自印尼的依達受闆娘陳亞屏志工做慈濟行善感動,她也要學習慈濟的付出無所求的精神,所以參加見習培訓。[攝影者:黃靜梅]
圖右 :分配於資源回收組的學員,於環保菩薩的指導下一起做分類,陳錦桃施姊過來看到學員們將紙類、紙便當盒、鋁箔紙放在一起,委婉地提醒,這三種要分開擺放,讓學員們體會分類如此詳細,爾後回到家裡知道分類的方式了。[攝影者:黃靜梅]

圖左 :黃迺軒(左)胡鳳玲(右)夫妻同修,同為培育幹事,有著共同事務討論,迺軒非常開心能夠提供場地作為環保教育站,接引菩薩共同行善。[攝影者:黃靜梅]
圖右 :黃子華(左)贊同太太高美麗(右)參加慈濟的培訓見習,鼓勵太太既然選擇了慈濟就要把慈濟工作做好,太太也感謝先生的支持,菩薩道上夫妻攜手同行,幸福美滿。[攝影者:邱堅池]

圖左 :宋榮興公職退休的他,於太太羅惠華(慈濟教師、慈濟委員)的接引,承擔人文真善美,發揮所長負責攝影,社區人文真善美窗口蔡銘豐志工的鼓勵,參加培訓見習,期勉自己成為證嚴上人的弟子。[攝影者:邱堅池]
圖右 :埋首於紙箱堆中的兩位男眾,正在整理紙箱,經過整理後的紙箱,可以回收再利用製成紙漿造紙,減少樹林的砍伐。[攝影者:黃靜梅]
圖左 :收工後,環保志工和慈濟志工及見習培訓的學員,大家留下美善身影。[攝影者:黃靜梅]